近日,中国经济2022年首季报出炉。总体而言,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开局,主要指标增速基本稳定,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方面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菜篮子”产品总量充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对此,在近期《光明日报》(“看好发展前景继续深耕中国”2022年4月24日12版国际新闻)的报道中,拜耳作物科学对中国一季度取得的积极增长由衷祝贺,也更加坚定了持续在华深耕、实现公司中国未来10年的信心。
作为全球农业创新领导者,拜耳作物科学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同时基于在可持续、数字化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种植者提供创新、高效、环保的综合农业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拜耳农资产品配送至上海崇明区
上海崇明岛,被称为上海地区的“菜篮子”,也是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的高地”,拥有约2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7~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农时不等人,因而,拜耳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顺应农户需求,与崇明当地农资供应商一道,服务了大约4~10万亩水稻与约3000亩经济作物(草莓西瓜果树蔬菜等)种植。此外,在松江区主要水稻产区,拜耳协助区植保站做好植保产品供应,提供重点产品预计覆盖约7万亩农田,进一步助力上海保障春耕和粮食生产。
拜耳及时供应农资产品,在上海崇明农场小麦示范现场
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对原料桶外进行消毒作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忠实伙伴,拜耳作物科学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持续发挥在创新、可持续及数字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携手多方合作伙伴深度服务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如《光明日报》报道的,拜耳作物科学:“期待和中国伙伴通力合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农业道路,帮助中国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现代化发展,继续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关于拜耳作物科学
在农业领域,拜耳坚信,种植者渴望创新,促进增长,兼具环境效益,并有助人类发展。凭借领先的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和数据科学的研究能力,拜耳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种植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探索推动创新的数字工具,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深远的变化。
我们相信,每一项对创新的投资也是对可持续性的投资。拜耳致力于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改善小农生活品质。拜耳的长期成功不在于销售更多的产品,而在于为种植者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案,减少水、土地和能源投入,获得丰收。
记者梳理以往通报案例发现,环境监测点遭遇干扰,数据造假花样百出,成为多年来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顽疾。
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