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蔬菜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倡导绿色消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今后库尔勒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仍是20xx年蔬菜生产工作的重点。此外,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防治蔬菜病虫害方面,蔬菜组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库尔勒市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1900亩,西甜瓜面积5200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13000亩,年总产量12万吨,年总产值1亿元左右。全市已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辣椒、西芹、油白菜和黃瓜、豇豆、西瓜、西葫芦、茄子、莴苣、四季豆已相继通过了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保证了市民吃上新鲜菜、放心菜。目前,23个蔬菜品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日光温室的建设标准已制定完毕。

蔬菜种植形成了以英下乡7500亩温室为中心,辐射全市的种植格局。主栽品种有西芹、辣椒、黄瓜、番茄、油白菜、生菜等,蔬菜年产值1亿元左右。春季果菜3月底4月初即可上市。蔬菜基地各片已形成各自的“拳头产品”,如英下乡的辣椒、奶牛场的食用菌已是远近闻名;英下乡哈尔东村有特色的西甜瓜、水果黄瓜;恰尔巴克乡哈藏其村苦瓜、冬瓜等效益高,汉族队虽然种植水平有限,但莴笋却是他们的主产区;兰干乡仍以小拱棚为主,盛产韭菜、香菜;上户镇的豇豆、西甜瓜种植水平也不断提高。今年地暖技术在温室蔬菜生产中也得到推广。“菜篮子”建设已呈良性稳步发展,生产的各类鲜菜远销内地及新疆各大城市。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名优特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名优特蔬菜从生产到产品形成完全符合目前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五颜六色的彩色辣椒、果实累累的樱桃西红柿、美观小巧的礼品西瓜等开发引进的许多新型蔬菜品种色泽鲜艳,外形新颖,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不断推向市场被大家认可,成为高档蔬菜。这些蔬菜的开发推广对增加蔬菜花色品种、繁荣市场、丰富菜篮子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种蔬菜在库尔勒市发展较为缓慢,种植面积小,品种单调,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宣传和消费引导。为使我市特种蔬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特菜种植水平,满足市场供应,我们积极发展库尔勒市已有特菜品种,引进新品种,加大培训力度,宣传特种蔬菜有关知识,把名优特蔬菜高效栽培技术作为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类特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便更好地推广。主要技术措施:(1)选择适宜的名优特蔬菜品种。(2)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合理安排好茬口,适时播种、育苗。(3)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特性,加强栽培技术管理。(4)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严格控制病虫害发生,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按照绿色蔬菜生产要求强化各项措施。

2、温室果菜地暖供热栽培技术示范主要技术措施:(1)选择条件适宜的标准温室。(2)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埋管深度,确保栽培床耕作层的土壤温度,同时通过对加热管间距的调整和设置保温层,较好地解决了温室内栽培床土壤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3)选择效益好喜温的蔬菜品种。(4)合理安排好茬口,适时播种、培育壮苗。(5)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特性,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管理。尤其注重科学调节温湿度。(6)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严格控制病虫害发生,按照绿色蔬菜生产要求强化各项措施。

3、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今年主要引进的蔬菜新品种有:番茄——超越、雪粉、果粉、金鼎1号;黄瓜——生命1号、世纪王、博耐11;苦瓜——华绿王、大肉王;西瓜——金星1号、无籽西瓜等。在生产技术方面,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广使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今年主要应用了地暖栽培新技术,在英下乡温室中运用地暖技术种植果菜,冬季育苗没有受到阴天低温危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要做的工作

1、重茬严重英下乡哈尔巴克村四川菜农习惯于一年两茬种植,常年种植芹菜、辣椒,病害不易控制,产量逐年下降。恰尔巴克乡汉族队接茬种莴笋,病害非常严重,甚至打药也无济于事。

2、新生病虫不断增加番茄根线虫病、莴苣菌核病以及青枯病、炭疽病都有所发生。因此,必须做好种子、土壤消毒等工作,从源头杜绝病虫传播。

3、今后蔬菜组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大力度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在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到服务到位,在春茬菜收获后,及时清园、晒棚,为秋延、越冬蔬菜做好准备。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根据区农业局安排,受聘于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以商州区夜村镇杨塬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为重点,紧跟其它设施蔬菜建设项目,大力推广设施蔬菜栽培先进技术,推广蔬菜优良品种,改进设施蔬菜栽培茬次,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有力促进了杨塬绿洲基地及我区设施蔬菜大发展,品质大提升。截止目前,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实现基地全覆盖,高标准工厂化育苗已成为发展趋势。现已涌现出秦土地、竹沁园日光温室群及秦土地、佳骞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在生产管理上,实现了大水压盐、高温闷棚、生物反应堆、合理轮作倒茬、二次还芽、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技术培训上,实现生产环节阶段性跟进衔接;在病虫害防治上,以绿色防控为主。

一、主要工作

(一)参与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任务分解及奖励办法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为了高标准、高起点、有步骤、有规划的实施好我区设施蔬菜建设,配合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自身生产实践,为“十二五”《商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使任务分解到各镇、办,同时以政府文件出台了奖励办法,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作用

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帮助各基地加强蔬菜生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扭结,把分散、松散的社员、菜农联合起来,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销售中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抱团闯市场,聚集合理促生产,抵御风险增效益,同时使菜农全方位掌握了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基本技能,有力促进我区蔬菜产业化进程。

(三)积极参加市农业局职业农民技术员培训工作一是积极参加各类设施蔬菜技术培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菜农的技能和素质,提升我区设施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响应市局号召,积极参加商洛市组织的商洛市委党校职业农民技术设施蔬菜培训班。

(四)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

该项目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蔬菜园每栋温室可增产1000公斤,可增值XX元。今年主要推广应用了九项设施蔬菜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一是多功能无滴棚膜降湿防病技术;二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三是防虫网阻隔防虫技术;四是粘虫板诱杀技术;五是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六是温室、大棚大水压盐高

温闷棚消毒管控技术;七是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八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九是设施蔬菜产品分级初包装、保鲜技术。

(五)配合省农科院协作实施项目

1、参加了陕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调查,具体调查了番茄、茄子、西葫芦、甘蓝、西瓜、甜瓜、黄瓜、萝卜、胡萝卜等的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技术需求等。

2、全国鲜食番茄保护地粉果组(A)品种区试,测试品种12个,其中全国鲜食番茄保护地粉果组9个品种,省农科院3个,试验已完成,试验报告也已上报有关单位。

(八)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

一是主编教材,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二是主要培训了番茄、茄子、黄瓜等新品种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温室棚体消毒管控技术,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特别是针对去年番茄TY病毒大发生,今年推广了抗TY病毒新品种祺玉、雪莉、威士顿、奥帝等,并进行了多次栽培技术培训。三是方法灵活多样,开展各类示范,现场培训设施蔬菜技术指导员500人次,培训菜农XX人次,发放各种技术材料2万余份。

二、明年的目标和措施:

(一)工作目标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700亩,大中小棚面积1.2万亩,蔬菜总产量80万吨,总产值3.2亿元。

(二)任务和措施

1、继续完善提升杨塬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

2、配合搞好沙河子张村佳骞省级标准园和杨塬区级标准园建设,按时完成标准示范园建设任务。

3、建设金陵寺竹沁园示范基地,将传统钢架大棚扩规上档,发展日光温室群体生产。

4、以荷兰瑞克斯旺、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国际种子公司为依托,大力推广蔬菜优良品种。

5、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为依托,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标准园建设,新增标准园2个。6、区试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7、继续做好设施蔬菜技术培训工作。

果蔬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农业部门关心和支持下成立,是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蔬菜宅配、餐饮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果蔬有限公司,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环境和过程,全程监督生产,同时可以让消费者亲手参与果蔬的种植、采收过程,了解农业新产品、新技术。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位于镇大村委会村小组,投资建设共占1000多亩山地,拥有签订合同职工6人,季节性临时工人563人,总资产达639万元。20xx年1月公司成立后,公司提供的水果采摘有柑桔、杨梅、枇杷、李子、桃子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

公司生产的各式优质果蔬均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进行种植,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蓟马板、黄板、蓝板,果蝇诱捕器和银黑地膜等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物理防治设施进行病虫害防治管理,种植过程中主要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确保种植出安全、优质的果蔬。

在新的一年里,公司管理更加规范、精细,水果的品质和产量将得到大幅的提高,预计公司全年销售水果200多万元,公司的收入稳步提高,使得果园得到了巩固和壮大。

二、公司定位——当好当地生态农庄的代言人

本公司创办的宗旨:以帮助农户发展无公害产品直线供应给消费者为目标,建立一个庞大的三赢(消费者赢、农户赢、大自及社会赢)的良性循环有机生态产业链,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休闲旅游有面结合,既延伸了农业产业,又活跃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堪为“四季常绿,水常清”的生态园,为消费者脱离城市的喧嚣烦杂、摆脱紧张繁重的工作,提供了一处恬淡悠闲的“世外桃源”。公司涵盖农耕文化、农业观赏、采摘体验及乡村旅游休闲,计划于5-10年内建成为我县生态公司示范点,成为当地集农业知识普及与亲身实践为一体的生态公司“代言人”,实现生态优良、设施完善、风气文明、产业发达、村民富裕的远景目标。

三、依靠科技、强化服务、规范发展

根据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我公司于20xx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办理了相应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做到了机制健全,职责分明、制度完善、有章可循。

我公司先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技,举办多期科技培训,并多次组织公司工人参观科技示范果园,通过培训和参观,极大提高了工人们的科技意识,使用频率杀虫灯、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得到普及推广,对改善水果的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还注重强化服务,将果蔬种植与当地的生态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公司的经营内容及方式、游玩线

路,并强化服务将公司的生产过种向消费者进行开放,提供观光采摘、农耕体验、餐饮服务、果蔬宅配服务,使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使公司不断规范发展壮大。

四、公司效益及运营模式

总体来讲,本公司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共178户,水果种植面积6324亩,20xx年我公司的总销售收入为127万元,真正实现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取得三丰收。

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坚持自主管理,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以责任为纽带,不断创新,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管理之路,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农共生发展的产新型高效农业。

果蔬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虽然在创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一些好方法,积累了一些好经验,但仍属巩固发展壮大阶段,仍然存在规章制度的执行难、科技、服务的不足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发展中不断改正,把公司做强做大。

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经济;抓蔬菜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很好,为了便于上级领导检查我乡工作,现将我乡××*年蔬菜生产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思路

年初,我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导思想,依据本乡实际,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兴乡,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认真加强对蔬菜产业化的引导,依托本乡“四季春蔬菜、花卉批发市场”,紧紧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种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调动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乡“三线十基地”全面开发,为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开好局。

二、围绕目标,完成各项指标

党委、政府凭借发达的交通优势,充足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及传统的蔬菜种植习惯,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变指导为引导。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强化扩大温棚保护地栽培,舍得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标:

(1)、蔬菜面积---发展到1.1万亩,效益2800万元

(2)、蔬菜单项人均收入----550元

(3)、张关亩等6个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温室大棚、小弓棚面积5500亩,占蔬菜面积50以上

(5)、蔬菜种植收入万元以上的户,450户以上,4000元以上的户,20xx户以上。

(6)、蔬菜科技户1500户以上,培训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实现蔬菜基地10个(张关亩、崔老家、蒯庄、贾烟墩、胡老家、高庄、李汉楼、田庄、袁村寺、张庄)

(8)、推广先进生产模式15个

(9)、引进新品种69个

(10)、先进技术普及率90

(11)、优良品种覆盖率100_

三、“三线十基地”蔬菜高效开发

乡党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线十基地”建设,沿g310国道、203省道、虞贾路,黄金十字架,重点抓基地建设产业化。目的是较快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种植模公文写作式:

(1)、以张关亩村为中心的1500亩温室大棚无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为中心的1200亩无公害“春包菜(番茄)---秋黄瓜”模式

(3)、以袁老家为中心的3500亩优质“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庄为中心的高架山药、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为中心的“大葱---花菜”模式

(6)、以高庄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汉楼为中心的山樱椒模式

(8)、以贾烟墩为中心的“啤酒大麦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张庄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庄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黄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显著地增加了我乡菜农今年的经济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建设

1、围绕领导决策搞好科学规划,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三期工程建设,在原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350万,硬化二条街道,建造3排门面楼,新开发50亩的停车货场,使大市场的日蔬菜吞吐量达300吨以上。

2、实施“市场推动”战略,促进基地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种植品种和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形成了具有较高外向市场份额的大白菜、黄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结构,拓宽了销售渠道,使我乡的蔬菜走出家门,销向全国,面向国外。

五、典型经济效益:

1、××*村是我乡的蔬菜专业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亩,人均0.8亩地,97年刚刚解决温饱。近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温棚发展到480架,人均蔬菜单项收入达20xx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乡的秋黄瓜近年已主导了商丘大市场及周边县市场,但在秋涝之年是如何获得丰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实际上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入秋以来,阴雨绵绵50多天,多种庄稼地都形成内渍外淹,不同成度的绝产减产,一般常规管理的黄瓜很难忍耐50天的低温、阴雨,减产9成或绝产,但崔老家村的几百亩秋黄瓜却另一番青枝绿叶、硕果累累的景象。原因是在乡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前期重化控、中期重保瓜、盛瓜期重根外喷肥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局面。亩效益3000元以上;崔福明等科技意识强的户,亩产5000元以上。

3、崔老家村卞庄组菜农张益常,投资3500元建温棚一座,占地面积0.42亩,采取五种五收种植模式“冬蕃茄、套种西瓜、辣椒、丝瓜、豆角”,当季收入9600元

,冬接丝瓜茬种茄子1100棵,收入11000元。

4、胡老家村李电池组菜农代氷建四口人,六亩地,其中四亩蔬菜,建两座温室,修复1.6亩大棚,采取规模种植(全部蕃茄),“抢早抓巧,精细管理”,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

5、张关亩村高建华5口人,5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玉米----套香菜”模式。上半年番茄收入16000元(良种良法)

6、韩春生4口人,3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白菜----秋香菜”模式。春茬番茄实行三层覆盖栽培,收入12500元。

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支柱产业高效益

以乡科技站、农技站为依托,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蔬菜新品种69个,经过试种示范,推广稳定了45个有价值的品种,如大白菜种:日本夏阳、南韩四季王、青杂三号等;番茄种:金棚一号,以色列148号等;辣椒:洛椒98a,湘研16、砀椒1号等

西瓜种:黑金刚2号、黑宝等;

甘兰种:金春早8398等;

黄瓜种:津优1号、津春2号等;

芫妥种:泰国耐热芫妥、昌龟杂交芫妥等;

豆角种:天子三尺绿、春条901等;

推广的新技术35项:

(1)、温室大棚多层覆盖技术;

(2)、中、晚熟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3)、西瓜嫁接抗重茬技术;⑷、西瓜近地面薄膜覆盖栽培技术;⑸、黄瓜“浸瓜保瓜技术”;⑹、无公害生物农药应用技术;⑺、配方平衡施肥技术;(8)、几种瓜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等;(9)、吡效隆高效座瓜技术(10)、农药混配防病治虫新技术等。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给我乡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

七、今后打算

1、强化科技意识,转变干部作风,,“转变权力作用,发挥知识作用”,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

2、突出支柱产业唱好蔬菜重头戏,形成一村一型的财源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明年增加面积20xx亩,提高效益人均80元。

3、巩固沿线开发蔬菜示范高效园成果,乡主要干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力争年年有突破。

4、增加科技投入,办好每月二次的蔬菜科技培训班,做到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家家都能靠蔬菜致富。

5、办好搞活四季春蔬菜花卉市场,向基地要资本,向市场要效益。

6、明年计划建成保鲜库一座(500吨以上),通过冷贮和加工,增加反季节市场份额,走产鲜加保鲜节能增效的路子。

为了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蔬菜业健康快速发展,市蔬菜办公室充分发挥蔬菜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采取多种措施,严把蔬菜产品质量关,取得一定成效。据五一前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全市蔬菜基地、批发市场、超市100个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合格样品97个,超标3个,合格率97%,目前我市蔬菜供应的安全性总体状况良好。

一、蔬菜安全整顿工作基本情况

(二)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监控,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市政府将蔬菜质量安全工程列入了十项民心工程的内容,实行重点实施、重点督导。各级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全方位抓好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措施的落实。在产前重点加强蔬菜投入品管理,春种前,农业执法部门在重点蔬菜产区进行了1次拉网式检查,对违禁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进行清查,净化农资市场,确保了蔬菜生产投入品安全。产中主要是解决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问题,大力推广抗病抗虫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有效的防治了番茄ty病毒的流行,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药剂防治次数,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产后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健全产品检测体系,海南的毒豆角事件以后,我们分别对批发市场、超市等进行质量抽检;对流入我市的药残超标的豆角全部予以下架处理。青岛的毒韭菜事件以后,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韭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市的韭菜基地进行了统一登记,并落实了质量监管负责人,以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

(四)加强蔬菜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蔬菜生产者整体素质。围绕提质量、保安全、增效益的整体目标,市蔬菜办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帮助菜农掌握最标准、最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从而全面提高我市蔬菜生产整体素质。市蔬菜办举办了品牌蔬菜创建培训班,培训人员200余人,主要对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业务技术骨干,乡镇科技人员、种菜大户等进行了培训,提升了他们的品牌创建意识,各县市区也通过各种形式深入一线对菜农进行培训。重点推广了co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有机无土生态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棚卷帘机及微滴灌等一批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技术推广面积达80%以上。据调查,co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使每个黄瓜大棚增产30%以上。全市优良品种的推广率达到了95%以上,蔬菜生产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农民的组织化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单元造成技术参差不起,制约(资/料来.源,于:gzu2学;习/网gzu2.com了标准化技术的顺利推广。

(二)缺乏名牌蔬菜产品支撑。在全国、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数量与农产品生产总量相比,比重较低,三品认证比例低。一些如西瓜、庆云香菜、紫芽香椿等传统品牌开发力度不够,黄瓜、西红柿、法国西葫芦、越冬盖韭等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导产品数量多但没有形成较高的知名度。

(三)优质优价机制还没有形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药的危害性,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加大蔬菜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的宣传力度。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派出精干技术人员队伍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活动,向菜农宣传蔬菜安全生产知识和实用新技术。

(二)抓标准化生产,强化源头治理。在全力推进10万亩品质蔬菜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积极开展菜农培训,通过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标准化操做规程上墙等措施,使菜农科学生产、安全用药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完整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积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加强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三)抓集中整治,杜绝安全隐患。一是积极与农业执法、工商管理联合行动打击出售违禁农药行为,规范农资市场,加强投入品使用监管,禁止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二是在农药经营环节上,全面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监管责任制,突出抓好经营店制度建设,管好进货渠道,同时加强经常性的检查。三是对于农药违法案件,要严格依法处理。

(四)抓产品检测,确保产品安全。要以形成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追溯平台为目标,以定期和不定期对蔬菜产品进行检测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抽检、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搞好例行监测、基地自检和销前抽检。各蔬菜生产企业、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要建立检验检测室,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对生产企业和标准化基地每年开展三次例行监测,对蔬菜批发市场每天进行不定期销前抽检,建立检测档案,完善检测手段。生产基地要认真开展自检工作,做好检测记录,建立自检档案。

(五)抓名牌蔬菜创建,实现优质优价。优质优价是发展品质蔬菜业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通过品牌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形成优质优价机制,才能使形成发展品质蔬菜业的长效机制,从而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和消费。要通过引进国内外名优特稀优良品种和本地特色蔬菜的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种优势;通过加强标准化技术推广、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重点环节监督监管,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达到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大力宣传,广泛推介、举办节会、强化市场营销等形式,做到品牌知名。通过开展名牌蔬菜创建活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不断注入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务、设施等现代化要素,使各种要素向蔬菜产业聚集,努力把传统品种、老品牌做强,把主导品种、新品牌叫响,把打造成名牌蔬菜集聚地,进而促进蔬菜生产的集约化、设施化、品牌化和现代化。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滇池流域实施“四退三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大加快滇池流域蔬菜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基地转移建设的力度和步伐,根据《**市XX年**市蔬菜花卉生产工作意见》,我市蔬菜花卉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县(市)区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狠抓农产品质量,大力推广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设施化生产,全市蔬菜、花卉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现将上半年情况总结如下:

一、蔬菜花卉产销基本情况

(一)蔬菜产量、外销量同比下降,综合价格稳中有升。

据农业生产部门统计:XX年1-6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0.55万亩,同比增2%,生产总量95.73万吨减5.7%,生产产值13.05亿元增15.6%,外销量70.01万吨占总量73.1%。播种面积、生产总量、外销量分别占年计划的55.1%、43.5%、44%。今年以来蔬菜总体产销顺畅,价格稳中有升,综合平均价达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来的霜冻,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灾价影响较大,绝收面积近2万亩,上市总量同比减少5.1%。受灾蔬菜主要是外销品种,因此外销同比减少4.6%。

(二)花卉产销势头良好,产业增效明显。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减,新增基地向**东北部转移

一是XX年以来,滇池流域呈贡、官渡、晋宁、西山、盘龙、嵩明等县区实施“四退三还”工作,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产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转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区外的**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等县区,这些县区目前新增蔬菜面积15500亩,新增花卉面积5524亩。二是通过项目促进标准化建设,以项目带动基地转移,XX年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蔬菜项目安排在晋宁、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产区实施,花卉项目安排在石林县实施,蔬菜项目从XX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标准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入户培训、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开始进行生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三个县区的蔬菜生产面积近万亩蔬菜生产。花卉项目,目前实施进展顺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

XX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目前已安排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10.8万亩,主要品种有:生菜、荷兰豆、浅水藕、甜椒等十余个品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36795人次,推广黄板3.4万亩、性诱剂920亩、生物肥料8.9万亩、生物农药7.4万亩、引试新品种139个。推广无公害蔬菜45.3万亩,产量83.7万吨,分别占年计划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无公害生产,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保护环境。

(二)狠抓项目的实施

切实抓好XX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支持蔬菜、花卉项目的落实。为做好我省XX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东川、嵩明、石林等县区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已于3月10日上报国家农业部和财政厅。

(三)抓好产销调研分析工作,促进产销对接与顺畅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要求,努力营造蔬菜花卉招商引资的优质软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蔬菜、花卉涉及面广,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四退三还”的实施,滇池周边蔬菜花卉面积逐步外移,新区的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薄弱,部份地区栽培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加大了蔬菜花卉生产工作的管理难度。

(二)蔬菜、花卉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快,生产与市场营销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分析。

(三)原来每个月召开一次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及时将产销动态进行分析,便于加强结构调整和播种指导,蔬菜供求趋势分析,由于今年经费支持较少,不能按期进行培训和分析,希望局里考虑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打算

(一)加强无公害蔬菜认证基地的管理,加大蔬菜标准化推广力度,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加大黄板、生物肥料、生物农约的推广力度,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生产过程登记制度,基地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二)加强蔬菜花卉生产的管理,各县(市)区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加强目标任务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灾害工作,雨季即将来临,加强引导,疏通沟渠,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市场调研与信息服务指导工作,促进外销。

(四)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客商、公司、企业的合作,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和订单生产,扩大蔬菜的外销。

一、20xx年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及特点

1.蔬菜病虫害发生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庆市蔬菜面积逐年扩大,20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与20xx年相近。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次,较20xx年的万亩次增加%;其中,病害发生面积万亩,较20xx年的万亩次减少%,虫害发生面积万亩次,较20xx年的万亩次增加%。

2.病虫害发生特点

①.20xx年气候特点:

②.20xx年病虫发生特点:

20xx年蔬菜病虫害发生总趋势为中等发生,与20xx年发生程度相近,病虫害并重发生,虫害重于病害;秋季以病害为主。由于3-6月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病害发生,今年瓜类霜霉病、茄果类疫病、茄果类灰霉病发生程度较20xx年稍重。虫害以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斑潜蝇、红蜘蛛、夜蛾科害虫、豆荚野螟等为主,其中,蚜虫、螨类较20xx年偏重发生,夜蛾科害虫较20xx年偏轻发生;部分地区蜗牛和福寿螺为害严重。

二、20xx年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一)、病害

1.苗期病害:

以立枯病和猝倒病为主,主要发生在辣椒、番茄、黄瓜等品种上,近两年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较20xx年前有较大幅度增加,20xx年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面积万亩次,与去年相当;一般病株率为2-10%,重的达20%以上。秀山县2月17日对茄子苗床进行普查,发病苗床占40%,发病株率为%(%);3月18日普查,发病苗床占20%,发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高个百分点。重发原因主要是育苗期低温、高湿,种子、苗床消毒措施不力。

2.霜霉病:

霜霉病为常发性病害,农民防治较为普通,全市防治面积万亩次,较去年增加万亩次。防治药剂主要有:%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农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但后期由于生产价值不高,农民防治较差。

3.番茄早、晚疫病:

由于番茄价值较高,农户的自防意识较强,主要防治药剂有:托布津、多菌灵、可杀得等。

4.辣椒疫病、茄子疫病:

辣椒疫病和茄子疫病近来在我市辣椒产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今年二种病害发生分布不均,近郊菜区中等发生,部分远郊菜区发生较重。长寿区今年辣椒疫病为中偏轻发生,但部分辣椒地采用地下水灌溉较其他辣椒地重,病株率为3-15%,而其他菜地一般为3-6%左右。万盛区辣椒、茄子疫病属中等发生年,5月下旬-6六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株率为2-40%,平均21%,7月零星发生,病株率为0-20%,平均%。因5-6月份气候不好,很难施药防治,主要用%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喷雾防治。秀山县辣椒疫病始病期偏早、盛发期偏迟,前期流行缓慢,后期发生危害较重,呈中等偏重发生格局,全县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4月8日发现中心病株,较20xx年显著偏早,其病株率为%(%),较20xx年高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的倍。4月下旬至6月中旬病害发展缓慢,危害较轻。6月下旬病情急剧上升,为病害流行始盛期,较20xx年偏迟10-15天,其平均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高个百分点,病指为,是去年的倍。7月上、中旬病害呈持续上升的态势,高峰期(7月13日)平均病株率为%(%),较20xx年盛发期(7月18日)高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的倍。20xx年辣椒疫病病情消长情况见图3。

秀山县茄子疫病属中等程度发生年,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面积万亩次。3月28日调查病株率为%(%),病指为();5月上旬病害开始流行,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偏低个百分点;病指(),为20xx年的%;5月中旬为病害流行始盛期,峰日(5月18日)病株率为%,病指为;病害流行高峰期出现在6月18日,较20xx年(5月中、下旬)偏迟,高峰日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偏低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的%。田间病情消长动态见图4。

5.茄果类灰霉病:

近年来随着蔬菜基地向远郊发展,茄果类灰霉病在远郊蔬菜基地发生为害较为普通,苗期和成株期均有为害,以番茄灰霉病、茄子灰霉病和辣椒灰霉病为主。

秀山县植保站2月17日进行苗床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40%、0,平均病株率分别为%(%)、%(%)、0;3月18日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75%、0,平均病株率为%(%)、%(%)、0。分别较20xx年3月偏低、、个百分点。4月13日调查,番茄、茄子、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分别为%(%)、%%(%)、病株率为%(%),病指分别为()、()、()。

秀山县番茄灰霉病为中等程度发生年。4月中旬普查,病株率为%(%),病指为()。5月上旬病害流行始盛期普查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偏低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的%。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初为病害流行高峰期(与20xx年相当)。高峰日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偏低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同期的%。茄子灰霉病为中等程度发生年。3月18日调查病株率为%(%%),病指为();3月28日病情有所下降,病株率为%(%%),病指为();病害流行初期4月中旬调查病株率为%(%),病指为();5上旬病害流行始盛期调查病株率为%(%),病指为();普查病株率为%(%),较20xx年同期偏低个百分点,病指为(),为20xx年的%。

为有效抑制当前我县蔬菜价格偏高的问题,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县政府决定在我县开展平价肉、蔬菜销售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进展顺利,取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将平价肉、蔬菜销售工作总结如下:

2、合理布局,设立平价牛羊肉、蔬菜店。牛羊肉、蔬菜实施平价,降低销售价格,涉及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从关乎民生的目的出发,我局按照县政府的决定在居住人口和平时消费比较集中的县农贸市场、天马副食品市场各设了1家“平价蔬菜店”,在县城“家世界”超市设立“平价牛肉店”1家、旁边设立“平价羊肉店”1家。要求平价肉店中的牛、羊价格比市场零售价降低15%;平价蔬菜店中蔬菜价格比市场零售价降低20%。给予经营户平价牛羊肉下调15%的部分、蔬菜下调20%的部分予以政府补贴。同时,对平价销售牛羊肉每公斤补贴1元、蔬菜补贴0.5元的销售费用。

4、扩大宣传,从正面引导居民消费。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宣传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成效,连续对平价肉、蔬菜工作进行宣传,稳定了群众价格心理预期。同时,发放张贴《xx县销售平价牛羊肉、蔬菜的公告》到社区,向社区居民宣传牛羊肉、蔬菜市场价和平价的差别,让广大居民真正了解和明白政府平价优惠政策,认识当前我县牛羊肉、蔬菜供应价格总体水平,正确引导社会消费。

5、进展顺利,居民满意。自“两节”开展平价牛羊肉、蔬菜店活动以来,每天确保不少于120公斤羊肉、蔬菜:白菜、土豆、辣子、西红柿各70公斤、牛肉不限量进行销售。开展平价牛羊肉、蔬菜店这一措施,有效的抑制了我县牛羊肉、大众蔬菜价格过高的态势。使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了平价牛羊肉和平价蔬菜,深受欢迎和好评。

截至目前,我县实施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开展第一阶段:元旦春节1.5个月(20xx年12月22日-20xx年2月6日)45天,共投放平价牛肉6463.12公斤;羊肉5400公斤;蔬菜12600公斤。政府投入补贴132607.14元。

二、存在的问题

平价牛羊肉、蔬菜店的实施,尚不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其效果还不能起到平抑整体市场菜价的效果。

三、20xx年的打算

2、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努力使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工作家喻户晓,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平价购买活动。

3、扩大平价牛羊肉、蔬菜店。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减少环节、利民惠农”的原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和支持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全县有条件的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平价牛羊肉、蔬菜店,让平价牛羊肉、蔬菜店成为我县小区居民购买蔬菜的首选处,让绝大部分居民每天都能在家门口买到价廉物美的新鲜牛羊肉和蔬菜。

4、对参与平价牛羊肉、蔬菜店实行轮换制。以保证每个参与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的商户都能平等、公平的进行销售。对个别销售量少且菜品质量差的经营户及时更换或暂停参与平价销售。下一阶段将在中秋节、肉孜、库尔班节等重大节假日实施平价销售。

荷藕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以荷藕为主的水生蔬菜是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县水生蔬菜产业一直稳步发展,但前年洪涝灾害对全县水生蔬菜生产的影响较大,加上近二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势头较好,我县水生蔬菜生产的完全恢复和快速发展仍有较大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县提出了"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依靠科技,增加收入"的要求,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稳定了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

尽管不断上涨的粮食行情和今年夏秋季节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我县的水生蔬菜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全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克服了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和任务。

1.努力协调水生蔬菜面积的落实。

今年我县水生蔬菜计划面积为12万亩,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实的难度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县及时召开了全县水生蔬菜生产工作会议,了解各乡镇水生蔬菜发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并与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同志和部门进行充分交流,帮助他们排查可以长藕的洼地,同时对病情较重的水稻田和鱼塘进行改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使得全县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据调查,今年全县共种植水生蔬菜13.3万亩,比去年少1.2万亩,降幅为8.3%;其中荷藕面积为8.6万亩,比去年少1.3万亩,降幅为13.1%;慈姑面积为3.1万亩,比去年少0.1万亩,降幅为3.1%;菱角面积为0.5万亩,比去年增0.1万亩,增幅为25.0%。尽管面积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年初的计划指标相比,增加1.3万亩,增幅达10.8%,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2.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新品种、新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动力。今年我县重点抓好了射阳湖镇莲藕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园和望直港镇荷藕科技生态园这两个园区的建设,先后在园区内建立了近3000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方,大力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示范等工作,为全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储备了技术。我县先后从苏州、金湖等地区引进了苏州紫花芡实、五月红菱等新品种,全县共发展菱角5000多亩,芡实3000多亩。在抓好新品种引进和示范的同时,我县还在望直港镇荷藕科技生态园示范区开展藕慈复种、藕田养鱼、生物防治地蛆、无公害标准化种植、质量全程监控等技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周边农民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县水生蔬菜产量的提高。尽管今年夏秋季节天气等因素对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但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我县的水生蔬菜产量基本保持了稳定。据调查,今年全县13.3万亩水生蔬菜,总产量达21万吨,比去年低2.3万吨,降幅为9.8%;平均亩产为1580kg,仅比去年低40kg,基本上维持了去年的产量水平。

3.积极推广莲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我县的荷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已逐步成熟。为了使荷藕及其产品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我县在荷藕生产中大力推广“无公害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同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锐劲特”,有效地控制了荷藕的农药残留,从而促进了我县荷藕生产的无公害化。同时与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手,实行原料基地备案制度,对农残和重金属由原来的出口产品检测前延至基地环境和原料的检测,全县共检测水、土样本和原料样本104个,合格率达100%,并因此对出口产品实行免检,不仅全年为各企业节省检测费用300多万元,也提高了通关速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成本。

4.继续推进荷藕产业化进程。

我县共有荷藕加工企业40多家,荷藕经纪人组织49个,形成了苏中、荷仙、水泗3大荷

藕批发市场,荷藕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今年我县继续积极推进荷藕产业化进程,促进荷藕生产、流通、加工三者更紧密的结合。一是协助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全县共签订荷藕生产订单3万亩以上,同时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作,对出口加工企业实行质量建设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基地产品实行标识化管理。我县会同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生产基地进行严格检测,对检测合格的基地统一编号并备案,发给协会统一印制的标识,农户凭此标识进入企业销售,并随生产线运转直至出口,发生因农残、重金属超标等质量问题,凭此标识进行质量追踪。三是实行荷藕生产的全程质量监控,基地农户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质量安全。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为使荷藕等水生蔬菜的新品种、新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我们积极参加送科技下乡、科普早市等活动,加强产业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全年共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2次,参加科普早市活动3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xx多份。为扩大我县荷藕这一产业的影响,我县还以***x县荷藕行业协会名义组织20人参加了省电视台综艺频道《非常周末》栏目的现场节目录制,并于2月26日播出,历时2个多小时;组织蓝宝石、华贵、富田、莲顺等企业集中在《江苏经济报》上宣传一次。此外“江苏莲藕展新姿”还以省协会名义在《江苏农村经济》上宣传一次。

一、先简单的回顾蔬菜从筹备、启动、和顺利进展

二、流程的健全完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下半年主要对蔬菜各岗位职责的完善、业务流程、采购谈判能力、蔬菜现场管理、损耗控制、采购技巧、商品毛利核定、蔬菜配送、熟食加工、新品开发、促销商品组织、蔬菜早市的实施、供应商和联营商整体实力的评估分析、以及市场的洞察能力…….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通过以上的学习之后蔬菜采购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同时通过对两大卖场的改造升级后卖场布局和动线比以前更合理流畅了,调整后卖场形象、人气、销售和毛利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更加提高了超市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一年的运作蔬菜采购人员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

1、在原有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完善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

3、加强损耗控制降低采购运营成本严格控制采购、加工、配送、门店陈列和日常维护等每个环节的流程来操作将损耗降到最低,因为每降低1元钱的损耗就等于多为公司增加了100元的销售。

4、供应商、联营商的优化,20xx年要对部分联营商进行优化,引进实力较强的联营商和供应商实行联营加自采模式,通过联营加自采模式来提升门店的商品价格形象。

5、加大商品的自采力度以及促销宣传力度,通过自采力度的加强真正做到优化、量化、差异化经营。加强商品促销品牌年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金色华联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农业经济总量第一市”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全面小康,五年挺进百强”的总体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活动,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高端化,蔬菜工作进展较好。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xx年上半年滨海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96万亩,设施蔬菜面积8.57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3万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户3961户,蔬菜总产量达53.977万吨。省道327高效农业示范带新建东坎盘洋、东坎孟杨、滨淮双树、现代农业园区套稍村等五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坎振线新建东坎兴庄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328线新建通榆腰庄设施蔬菜基地,同时在五汛三顷路沿线、蔡桥官尖各新建1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20xx年上半年全县种植四青蔬菜2万多亩,建成四青蔬菜生产专业村60个,目前正在落实5200亩西兰花种植。

二是园艺科技展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我县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在东坎镇新安农业示范园建设园艺科技综合展示平台,示范园引进西甜瓜、丝瓜、草莓、茄子、青椒等23个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度锐苗床淋溶剂应用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应用技术5大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组织农民300多人次参观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邀请滨海电视台报道2次。

三是科技入户工作全面开展。今年我县园艺科技入户按照“规模相对稳定、产业结构调优、指导服务进村、信息快捷入户、质量大幅提升、示范效应显著”的原则,突出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在全县12个镇区100个村共遴选出示范户1000户,确定《农家致富》手机报用户600名,在全县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选择园艺科技入户一村一品2个,分别为天场绿杨村、东坎新安村。目前园艺科技入户工作已全面展开。

四是蔬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农产品质量建设项目,加大蔬菜标准园建设力度,完善蔬菜标准化生产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蔬菜生产基地,围绕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葱蒜类蔬菜,突出豇豆、豆角、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蔬菜产品9个。

一是整体效益不高。由于从去年开始秋冬春连续干旱,不仅增加了蔬菜种植成本,也对蔬菜高产产生影响。同时,今年叶菜类蔬菜价格大幅下降,我县甘蓝、萝卜、芹菜等出现滞销情况,虽然经过多方努力部分化解了滞销情况,但仍然对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三是种质管理需加强。我县蔬菜品种选育良莠不齐,既增加了种植、管理难度,也不利于形成产业优势,尤其是设施栽培和加工出口的专用品种主要依赖引进,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同时,良种繁育体系十分薄弱,蔬菜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较为混乱。

四是种植制度需优化。我县蔬菜种植主要以一年两熟为主,间套种比较少,复种指数低,导致全年平均效益下降,而比较效益更高的立体种养殖模式几乎为空白。渠南地区水网密集,非常适合发展水生蔬菜、家禽、水产混合立体种养殖,却长期忽视自身优势,生搬硬套渠北旱地蔬菜的种植模式,导致该地区成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盲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突出四青蔬菜基地扩张。依托海大公司在废黄河沿线的现代农业园区、东坎、界牌、樊集、八巨、八滩、滨淮、滨海港等八个镇区,培植60个“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每一个村种植“四青”特色蔬菜500亩以上,其中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通过“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逐步在面上推开,确保面积达15万亩。

二是突出设施农业规模拓展。确保全年新增9000个设施蔬菜种植户,新建10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新增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建成县有万亩、镇有千亩、村有百亩的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消灭设施蔬菜空白村。

三是突出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蔬菜产业发展坚持适度规模性,结合高效镇村创建,建设特色产业镇村,积极发展合作组织及农民经纪人队伍,搞活市场流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及附属产业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赢局面。

上半年,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强化各项服务措施,高起点定位,快节奏推进,全方位落实,全区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日常工作顺利完成

1.基地建设上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占全年规划面积50%。其中,种植商品蔬菜10万亩、越冬蔬菜9万亩,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2万亩。

2.技术培训完成技术培训20000人次,发放技术手册5000本,推广蔬菜新品种15个,新技术5个。

3.病虫防治上半年由于风调雨顺,总体病虫害源基数低,未形成大面积危害,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100%。

4.蔬菜信息检测今年上半年蔬菜丰产又丰收,莴笋、白菜、萝卜、菠菜、马铃薯等产量、价格一路向好。前期莴笋出地价1.6元每公斤,目前马铃薯均价在1.6元每公斤,

甚至高达2元每公斤。

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从政策上加大了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力度,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如为平溪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5种海椒品种进行试验。改善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如将永才专业合作社纳入农发项目进行申报。

6.项目推进目前20xx年粮经复合项目正在努力推进,同时正在申报20xx年粮经复合项目。

(二)重点工作推进迅速

1.平溪园区提升改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试验与推广两个方面,投资概算1080万元。目前两家施工方已开工建设,其中连栋温室大棚区已完成平整场地,停车场已进入施工中期,预计10月份全面完工。

2.院地合作年初,与省农科院园艺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落实了11个合作子项目,包括15个品种,5项新技术,目前正处于试验示范阶段。3.冷链物流该项目占地面积16.369亩,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投入资金459万元,现已建成600平方米初选储存及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冷藏库、围墙、场地等附属设施,正在加紧完成电力安装,确保下半年投入使用。

4.农超对接与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永隆、810等超市,蜀门市场、东城市场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了固定蔬菜摊位,并协助金田公司正在抓紧建立蔬菜鲜销直销门店。

5.农发项目规划申报成功申报省级财政500万元的农发项目,目前正处于规划实施阶段。

6.供澳蔬菜基地落实6月份以来已经落实50个供澳蔬菜基地,目前正在进行环境测评和经营主体资质申报。

(三)特色产业有亮点

1.魔芋产业上半年在汪家、小安、文安发展魔芋10000亩,在小安打造了5000亩核桃魔芋套作示范基地。

2.山葵产业在曾家、李家新增山葵种植面积20xx亩,川葵在朝天已初具规模。

二、下半年打算

(一)发挥项目效益,改善基地条件。利用“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项目、扶持“菜篮子”项目、现代农业标准园创建等项目的实施,不断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已建蔬菜基地,开辟新建蔬菜基地建设规模。

(二)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配合农机管理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适合我区曾家山地形特点、耕作模式要求的,多功能、复合型农业机械。

(三)继续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力量。一是健全完善基地乡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对合作社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开展农资配送、集中苗、生产管理、统防统治、科技推广、农机作业、产品初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四)抓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配合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完善冷库建设,发展预冷、仓储、冷链运输,使其尽早投入使用,拓展蔬菜销售空间,构建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新型市场营销方式。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农业旅游和两区同建两大主题,立足“提质增效”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推进品质蔬菜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实现新突破。通过一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蔬菜生产形势很好,成为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年份。

一、今年工作亮点

(一)促项目

去年7月份以来,我县共承担上级财政扶持性资金640万元,主要包括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食用菌产业建设项目、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全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全市绿色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等,目前已全部完成,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促进了我县蔬菜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上半年,重点承担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食用菌产业建设项目,由山东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XX县天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齐河益生园菌业有限公司、XX县高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个主体具体实施,新建、扩建四大食用菌产业园区。今年5月份,项目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绩效考核小组的绩效考评,被评为全省优秀等级。

(二)上园区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实施了“百园兴菜”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招商引资助推园区发展。广泛开展蔬菜产业招商引资活动,借助外力培植龙头型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齐河绿康蔬菜生态园、宣章美东XX区、晏城高桦食用菌公司、荷盛源莲藕种植园区、山东康瑞食用菌扩建项目五大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总占地面积达到20xx亩。齐河绿康蔬菜生态园,一期项目将建设高标准砖混结构阴阳棚40个,实现蔬菜和食用菌的同时生产,在园区设施设计、茬口安排、市场切入等方面,均走在同行前列,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新的温室棚型结构的新亮点。山东康瑞食用菌扩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食用菌生产的全部自动化,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食用菌全自动化生产基地。二是对传统蔬菜园区进行升级改造。以现有传统园区为依托,进行更新换代,改造升级,提升园区档次,膨胀园区规模。截止目前,全县新增蔬菜标准园区5处,各类规模蔬菜产业园区累计发展到100处,1000亩以上蔬菜园区累计发展到11处,“百园兴菜”工程已基本实现。

(三)搞服务

(四)创品牌

(五)宣传质量安全

为切实做好蔬菜产品安全工作,我们三措并举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蔬菜产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积极与电视台、齐河报等新闻媒体合作,加大蔬菜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的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县食安办活动,接受群众咨询,宣传蔬菜安全常识;深入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政策和知识,主要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广泛宣传蔬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接受群众咨询服务1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xx多份,提高了生产者对发展品质蔬菜的认识、消费者选购健康品质蔬菜的能力。二是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通过印发技术标准、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促进蔬菜生产者严格按技术标准规范生产,并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产品准出等档案,从源头和细节管理上,保障蔬菜产品的安全。三是加强蔬菜产品抽检力度。结合市里抽检,对生产企业和标准化基地每年开展三次例行监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不定期销前抽检,同时鼓励生产基地认真开展自检工作,做好检测记录,建立自检档案。逐步形成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追溯平台,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抽检、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搞好例行监测、基地自检和销前抽检。截至目前,蔬菜质量抽检平均合格率达98%。

采购工作技巧多,唯有工作总结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下面是超市蔬菜采购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先简单的回顾生鲜从筹备、启动、和顺利进展

下半年主要对生鲜各岗位职责的完善、业务流程、采购谈判能力、生鲜现场管理、损耗控制、采购技巧、商品毛利核定、生鲜配送、熟食加工、新品开发、促销商品组织、生鲜早市的实施、供应商和联营商整体实力的评估分析、以及市场的洞察能力…….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通过以上的学习之后生鲜采购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同时通过对两大卖场的改造升级后卖场布局和动线比以前更合理流畅了,调整后卖场形象、人气、销售和毛利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更加提高了超市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通过一年的运作生鲜采购人员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

一、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及特点

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庆市蔬菜面积逐年扩大,20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0.5万亩,与20xx年相近。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511.43万亩次,较20xx年的504.53万亩次增加1.3%;其中,病害发生面积150.71万亩,较20xx年的154.00万亩次减少2.2%,虫害发生面积334.82万亩次,较20xx年的317.16万亩次增加5.3%。

二、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以立枯病和猝倒病为主,主要发生在辣椒、番茄、黄瓜等品种上,近两年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较20xx年前有较大幅度增加,20xx年发生面积29.69万亩次,防治面积28.32万亩次,与去年相当;一般病株率为2-10%,重的达20%以上。秀山县2月17日对茄子苗床进行普查,发病苗床占40%,发病株率为3.2%(0-14.0%);3月18日普查,发病苗床占20%,发病株率为4.0%(0-2.0%),较20xx年同期(0.5%)高3.5个百分点。重发原因主要是育苗期低温、高湿,种子、苗床消毒措施不力。

霜霉病为常发性病害,农民防治较为普通,全市防治面积36.58万亩次,较去年增加3.59万亩次。防治药剂主要有: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农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但后期由于生产价值不高,农民防治较差。

秀山县茄子疫病属中等程度发生年,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3月28日调查病株率为1.3%(0-2.0%),病指为0.23(0-0.4);5月上旬病害开始流行,病株率为17.0%(8.0-26.0%),较20xx年同期偏低9.5个百分点;病指3.95(1.6-5.2),为20xx年的85.9%;5月中旬为病害流行始盛期,峰日(5月18日)病株率为37.3%,病指为8.27;病害流行高峰期出现在6月18日,较20xx年(5月中、下旬)偏迟,高峰日病株率为55.3%(4.0-62.0%),较20xx年同期(63.3%)偏低8.0个百分点,病指为12.13(0.8-23.2),为20xx年(15.97)的76.0%。田间病情消长动态见图4。

秀山县植保站2月17日进行苗床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40%、0,平均病株率分别为7.2%(0-18.0%)、2.0%(0-6.0%)、0;3月18日普查,辣椒、茄子、番茄灰霉病发病苗床分别为80%、75%、0,平均病株率为4.7%(0-10.0%)、9.2%(0-34.0%)、0。分别较20xx年3月偏低14.5、10.3、8.0个百分点。4月13日调查,番茄、茄子、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分别为6.7%(0-12.0%)、4.0%%(0-10.0%)、病株率为9.3%(0-18.0%),病指分别为1.67(0-3.0)、1.0(0-2.5)、2.33(0-4.5)。

5.其它病害:

其他病害如茄子黄萎病、姜瘟、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毒病等在我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北碚区黑腐病秋冬季在莲白、花菜上发生,病株率为1-16%。

(二)、虫害

1.蚜虫:

由于蚜虫发生普通,农民防治该虫能力较强,20xx年蚜虫防治面积100.33万亩次,较去年增加5万亩次;主要药剂有70%艾美乐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5%多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等。

2.小菜蛾:

防治小菜蛾与防治菜青虫同时进行,但由于小菜蛾抗性较强,防治难度要大一些;20xx年防治面积59.94万亩次,较上年增加8.14万亩次。药剂防治用10%除尽悬浮剂800-1000倍、1.8%的爱诺虫清乳油20xx-4000倍。

3.菜青虫:

与小菜蛾混合发生,发生程度年度间无显著差异,20xx年属中等发生,春季重于秋季;发生面积82.33万亩次,较上年增加2.04万亩次。万盛区5月下旬进入为害高峰期,有虫株率为40-100%,平均70%,较20xx年偏轻;百株虫量为40-1840头,平均542头。7月下旬后,在秋莲白上百株虫量一般在230头以下,轻于去年。长寿区菜青虫于2月27日在渡舟油菜田初见成虫,比去年初见期3月6日早7天。北碚区春秋两季的发生量与去年相差不大,3-5月有虫株率14-100%,百株虫量22-670头,百株卵量30-850粒。7-11月有虫株率2-50%,百株虫量2-120头,百株卵量2-28粒。渝北区今年属中等偏重发生,为害高峰在4月至5月中旬;3月17日调查莲白有虫株率为12%,百株虫量为22头;3月24日调查有虫株率为20%,百株虫量为52头;4月16日调查有虫株率为76%,百株虫量2880头;4月28日结球期调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1008头;5月14日调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1360头;5月中下旬菜农的施药控制,虫量下降较大;5月23日调查,有虫株率为100%,百株虫量为222头。

农民防治菜青虫较积极,20xx年防治面积91.32万亩次,较上年增加4.2万亩次。防治药剂一般选用:10%除尽悬浮剂800-1000倍液、1.8%的爱诺虫清乳油20xx-2500倍、5%锐劲特悬浮剂1000-1200倍。

4.螨类:

20xx年防治面积57.56万亩次,较上年增加6.8万亩次。农户防治主要用药:虫螨克、扫螨净、杀螨灵等药剂。药剂防治用1.8%虫螨克乳油20xx-3000倍或15%扫螨净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5.斑潜蝇:

20xx年防治面积19.04万亩次,较上年减少2.16万亩次。防治药剂主要用1.8%集琦虫螨克1袋(5毫升1袋)兑1喷雾器水或30%阿维杀单可湿粉1袋(15克)兑1喷雾器水或50%潜克可湿性粉剂亩用6-10克或22%除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6.夜蛾科害虫:

近年来为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主要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主,为害作物较多,以葱、白菜、小白菜、丝瓜、藤菜、红苕等作物上为害重。20xx年发生面积为32.46万亩次,较去年略偏轻,属中等发生年,局部地区中偏重发生,防治面积33.40万亩次。我市夜蛾科害虫发生规律是以局部地区发生重为特点,特别是大渡口区跳蹬镇,多年来种植大葱,每年5-6月受甜菜夜蛾为害十分严重,有虫株率1-98%,百株虫量为1-475头。万盛区6月上旬调查小白菜上有虫株率60%,百株虫量230头;秋季发生重,7月下旬开始零星发生,8月中下旬有虫株率10-80%,平均46.7%,百株虫量10-700头,平均230头;9月是为害高峰期,下旬莲白有虫株率10-20%,平均17%,百株虫量260-1240头,平均607头;10月中旬莲白采收初期经防治后残虫量为350-630头。防治白菜上夜蛾幼虫亩用奥绿1号加20%唑磷10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长寿区属中等发生年,在藤菜和萝卜上发生为害较重,有虫株率为21%左右,百株虫量为8-35头,多为斜纹夜蛾。

20xx年防治面积33.40万亩次,较上年减少2.45万亩次;农户防治次数较多,使用的药剂种类也较多,如杀虫双、辛硫磷、乐斯本、除尽等,但防治效果不太理想。

7.其他虫害:

近年来蜗牛、田螺为害蔬菜越来越严重,为害取食窝笋、白菜、豇豆、四季豆、黄瓜、小白菜等蔬菜的幼苗,造成断苗缺窝。也取食油菜、玉米、小麦苜蓿、蚕豆、豌豆等植物的嫩叶和真叶,造成产量损失。万盛区从2月中旬开始调查蜗牛、田螺的为害发生情况,2-5月有一次发生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干旱期,常隐藏在土壤下或植物根部,分泌薄膜,封闭壳口,暂时不吃不动。但8月上旬遇连阴雨天气,又恢复活动至9月份起,又大量活动为害,与我区蔬菜生产育苗盛期相吻合,主要为害窝笋、莲白、小白菜、韭菜、豇豆、红苕。蜗牛在蒲公英上、韭菜地长期栖息、为害,只要有蒲公英、韭菜生长的地方,在下雨后的潮湿天气就能找到蜗牛。发现的蜗牛种类主要有:灰蜗牛、同型巴蜗牛、华蜗牛、折缘毛华蜗牛;螺丝种类有:细钻螺(长锥螺)、琥珀螺、福寿螺(金宝螺、苹果螺)。

三、20xx年蔬菜病虫测报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在蔬菜病虫测报防治工作中,全市各区县植保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搞好蔬菜病虫测报工作,积极应用推广蔬菜病虫防治新技术,大力宣传无公害蔬菜综合防治技术,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xx年全市蔬菜病虫防治面积523.64万亩次,较20xx年的513.26万亩次增加1.99%,其中病害防治面积140.76万亩,比20xx年略高,虫害防治面积361.63万亩次,较20xx年341.75万亩次增加5.5%;通过防治工作,全市挽回蔬菜损失20.3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健全和完善蔬菜病虫测报网络,搞好蔬菜病虫预测预报,指导全市蔬菜病虫防治。

万盛区认真按照重庆市农技总站的要求进行系统调查和汇报,同时编发《病虫情报》共2期指导全区蔬菜病虫防治工作。北碚区历来把蔬菜病虫害的测报列为植保工作的重点,在全站仅有2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由1人专门负责,抓主要品种主要病虫害的测报工作,突出重点。认真按《重庆市蔬菜病虫测报办法》的要求、做到定点定期开展系统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按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为制定蔬菜病虫防治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根据蔬菜病虫发生动态,及时编发《北碚植保信息》,提出防治意见。全年共印发有关蔬菜病虫防治的植保信息3期计300份。为进一步搞好全区的蔬菜病虫防治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渝北区积极做好病虫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发放病虫情报5期,印发资料220余份。

2.采取多种形式,配合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大力宣传蔬菜病虫防治技术,开展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

今年,植保、土肥、农技合为重庆市农技总站后,重新建立了重庆市农技推广网,测报防治科及各区市县植保站及时将有关蔬菜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在网上发布,指导全市蔬菜病虫防治。20xx年全年网上发布各种蔬菜病虫发生防治信息30余篇。同时还在《科技兴农报》、《农家科技》、等报刊杂志上刊登病虫情报及防治技术,扩大宣传范围。近年来随着病虫可视化预报工作的不断开展,蔬菜病虫防治也将逐步进行可视化预报,如万州区制作的《菜青虫发生防治可视预报》播出后,受到了广大菜农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进一步加强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推广,科学指导蔬菜病虫综合防治。

我市1999年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以来,我站一直将推广防治新技术放在首位。20xx年首次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近几年来,频振式杀虫灯技术一直作为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控制性技术在全市推广。20xx年,全市新推广频振式杀虫灯550盏,防治面积达到3万多亩;使用区普通反映诱杀害虫效果好,减少了防治次数,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对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我站还试引进了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夜蛾科害虫,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今年,我站结合市科委项目《重庆市蔬菜夜蛾类害虫灾变规律研究》(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合作),对甜菜夜蛾在我市蔬菜上(主要是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进行了频振式杀虫诱杀夜蛾科害虫调查及初步的药效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数据。

各区市县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指导当地的蔬菜病虫防治。北碚区引导菜农科学用药,掌握防治适期,各类病害掌握在发病初期,虫害掌握在低龄幼虫和点片发生阶段喷药,逐步纠正菜农乱用药、滥用药现象;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杀虫灯灭虫。广泛宣传无公害技术,向广大农户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甲胺磷、甲基1605、呋喃丹、氧化乐果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对推进蔬菜无害化生产进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万盛区常年检查指导青年、金桥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病虫防治工作;植保服务部按“安全有效,自觉拒绝‘高毒、高剂量、高残留’用药的基本服务要求进行技物配套服务;开展了以防治蜗牛、夜蛾幼虫等为主的多种蔬菜病虫防治试验示范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4.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检查工作,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为了在全市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我站积极配合市主管部门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检查和指导工作。今年分别到巫山县、奉节县、巫溪县等远郊蔬菜基地进行了检查,在蔬菜病虫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等方面对基地进行了指导,对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蔬菜病虫测报经费严重不足,测报手段和设施较落后,严重影响到测报数据的准确率。测报人员的专业测报技术水平不高。

2.防治工作经费不足,不利于病虫防治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3.基层农技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病虫防治技术到位率低,防治技术宣传力度不够。

4.部分菜农文化素质偏低,接受科学技术知识较慢,不能正确掌握有效防治适期、用药种类和防治方法,病虫防治效果受到影响;有的地区乱用药现象仍然存在。

五、二00五年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气象部门天气趋势,结合当前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历年病虫发生情况,预计20xx年蔬菜病虫发生趋势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虫害发生重于病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

1.蚜虫: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左右。

2.菜青虫、小菜蛾:混合发生,发生程度为中偏重,发生面积合计为130万亩次左右。

3.夜蛾科害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发生面积30万亩次左右。

4.斑潜蝇: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左右。

5.螨类:包括红蜘蛛和茶黄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左右。

6.霜霉病:以黄瓜霜霉病和白菜霜霉病为主,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中偏重发生;合计发生面积40万亩次左右。

7.疫病:包括番茄早晚疫病、辣椒疫病等,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左右。

8.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软腐病:蔬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左右。

9,其他病虫害:主要有豆荚野螟、烟青虫、苗期病害等,发生面积40万亩次左右。

THE END
1.农资供销网农资供销网,农资供销网 以农资产品交易为核心服务,内容全面涵盖化肥、农药、饲料、种子、种苗、农机、农具、农膜等农资分类产品和资讯信息,是全国农业信息化重点项目,为中农兴业网团核心网站之一。,最大的农资交易平台http://nzgx.org/
2.抢农资网每日秒杀 · 平台补贴 · 暂无秒杀活动 12月3日秒杀500g蜗杰 蜗杰-6%四聚乙醛-颗粒剂 ¥ 3.50 岭南农资补差价 差多少拍多少 ¥ 1.00 1元*1件 月售11366 百农思达-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除草剂: 杂草非耕地一年生阔叶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玉米田冬小麦田花生田棉花田大豆田春大豆田夏大豆田https://www.qiangnongzi.com/
3.金农农药网中国农药网络平台5000+新品引爆东北农资年终采购!第37届黑龙江植保会邀您共赴长春! 2025中国成都畜牧业博览会邀请函 2025北方奶业大会暨第七届河北国际奶业博览会 2025第五届河北农机装备暨零部件博览会邀请函 2025年第十二届重庆国际新型肥料农药产业博览会 2024中国西部畜牧业(重庆)博览会 http://www.agrichem.cn/
4.农资网农资网,农资网是一个提供农资信息的平台,包括农资产品介绍、市场行情、技术服务等内容,为农资生产商、销售商和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nzwl.org.cn/
5.191农资网您的农业生态伙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191农资网同样重视这一点。在选择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时,将严格遵循环保标准,以确保所提供的一切产品都是符合当地法规、环境友好且安全可靠。同时,也鼓励消费者采用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等环保措施。 社区互助平台 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式社区互助平台,191农资网鼓励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此平台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81306.html
6.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产地价格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惠农网供应大厅汇聚中国各产地农产品供应商,每日更新农产品产地报价,以及各地价格行情,产地报价更真实更实惠,是国内专业的农产品买卖交易平台。https://www.cnhnb.com/supply
7.农产品批发平台那个好?农产品批发采购平台在这里由绿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非常方便且全面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平台,不仅具有丰富的功能还有贴心的服务以及详细的货源介绍等等,满足各种人群的采购需求还有实时更新的农产品行情咨询等等,上手容易,至于哪款平台比较好,首先第一款就是一亩田农产品批发,功能全面受到众多用户一致好评,还有快农批app,操作简单详细的分类贴心的http://www.downcc.com/k/ncppfapp/
8.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11月2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5个点。 11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22个点。 11月2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04个点。 11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8个点。 11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昨天持平。 11月20日:“农产https://ncpscxx.moa.gov.cn/
9.农产品价格网让农业市场更加透明高效首先,“农产品价格网”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的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最新价格动态,不再受地域限制。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决策依据,让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 https://www.kbtob.com/nong-ye-zong-he/454692.html
10.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 farmer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信息化技术在https://www.l0dm1h3tk.cn/cha-ye-zi-xun/494205.html
11.2025年种子农药化肥采购项目采购结果公告(4)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5)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6)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7)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8)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9)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10)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11)种子、农药、化肥农资入围 四、采购方联系方式 http://ygcg.gzggzy.cn/hw2/238308.jhtml
12.湖南省农科院网上农资超市良种销售公司湖南省农科院网上农资超市良种销售公司在长沙市芙蓉区注册成立。在法人周小姐经营下,我公司以其他的模式经营辣椒良种; 黄瓜良种; 番茄良种; 南瓜良种; 茄子良种; 冬瓜良种; 苦瓜良种; 丝瓜良种; 菜薹良种。湖南省农科院网上农资超市良种销售公司办公地址为湖南 长沙市芙蓉http://www.likuso.com/city312/33573.html
13.廉政风险防控措施2023年10月版院信息化办公平台填报政府采购申请 各团队按需采购 团队向所办公室提交采购申请 个人申请 签订供货合同 团队内部询价比价 2 万元≤总价< 电子产品移交院资产管理 科;其他资产自行处置, 处置收入 上缴 相关资料中心办公室存档 填写资产报废申请表,电子产品同 时填写《报废电子产品移交清单》 http://newbiotech.jaas.ac.cn/zlxz/art/2024/art_4ef142fdcfb143b4b0c02c61e24d5f7e.html
14.诚信农商网诚信农商网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建,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经纪人、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新农商指数、诚信档案、供应信息、求购信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溯源系统、网站联盟、价格行情、价格走势、农业新闻、农业资讯、农业科技、http://drace.xns315.com/
15.农资销售平台技术也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乡村特色产业通常是以农产品为主,利润率普遍不高,企业研发投入意愿不强,研发资本投入更是不足。迫切需要科研院所根据财政资金项目适当设置相关的产业研发项目,如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研发等。 此外,产业发展最终要得到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这就涉及到品牌打造的问题。乡村特色https://www.gongxiaonongzi.com/
16.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农业农村部已派出工作组赴10个省份调研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农资打假排查整治举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农科院质标所近期设置热线电话,受理春耕生产期间公众反映的违法线索,并及时转请属地有关部门跟进查处。下一步,还将举办农资打假下乡进村活动,督促各地加强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讲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79299
17.工作完成情况通报表(全文)1.完成农业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招投标工作,制定出台《市农局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2.到长阳老巴王公司开展农业农村电商调研。 3.对农科院四岗基地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 4.完成XX省农业市场信息委托业务项目报送工作。 https://www.99xueshu.com/w/ejhvp7bf5y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