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顶名车业务,到手3万,落地三包,不用还”
……
威胁猎人研究发现,在汽车贷款欺诈场景中,一些黑产以汽车租赁公司、运输公司、网约车公司或个人有汽车使用需求为由,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赚快钱需求的客户实施“顶名购车”贷款欺诈行为,且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黑产诱导客户操作“顶名车贷”并支付客户一定的好处费,即所谓的“顶名费”,实际用车的公司或个人最终把车辆处置获利且中断后续还款事宜,而客户成了实际“背债人”,但其自身并没有还款能力和意愿,最后又是放款的金融机构承担资金损失风险。
本文基于威胁猎人对“顶名车”欺诈产业链的研究,客观呈现其中的客户招募手法、欺诈流程、风险特征等,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风控策略提供参考。
一、“顶名车”贷款欺诈手法分析
二、“顶名车”贷款风险特征总结
三、“顶名车”贷款风险案例
四、威胁猎人金融贷款反欺诈服务
1.1目标客户招募
1.2“顶名车”贷款操作流程
“顶名车”业务贷款操作流程与融车欺诈流程基本一致。黑产召集目标客户后,会让客户先在客户所在地申请车贷预审环节,客户预审通过后,再让客户到操作城市办理车贷面签流程。
与“融车”不同的是,客户实际到手金额非常少,仅为总贷款金额的5%至15%不等,甚至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一旦后续实际用车的公司或个人不还款后,客户则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逾期风险极高。
威胁猎人通过对黑产的操作手法、操作流程等进行风险分析,对“顶名车”贷款的风险特征做出概况总结,主要涉及本案件风险画像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该“顶名车”业务是以所谓的“担保公司”在银行支付了担保费、有内部关系为由,忽悠、骗取客户信任,从而操作购车贷款业务。客户操作汽车贷款后,车辆由“担保公司”保管并使用,后续由“担保公司”代还款,客户本人不需要还款。“担保公司”只会代还3至6个月,后续不再还款,该车贷直接逾期处理,并让客户拒绝还款。实际上所谓的“担保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贷款担保,只是获取客户信任的一种说辞。在客户申请贷款时,这个所谓的“担保公司”是不会在贷款流程中签字的,只是借助“担保公司”给客户进行一系列的包装及打点车商关系。
被诱导操作“顶名车”贷款的客户一般还款意愿和能力都比较低,贷后逾期风险极高,最后只能是放款的金融机构承担风险。
威胁猎人聚焦金融黑灰产攻防对抗领域,通过覆盖各类情报渠道源,主动获取大量信贷黑产/黑中介数据,基于欺诈特征分析模型自动化提取目标欺诈群体特征,同时结合数字风险应急响应中心(DRRC)专家的深入分析,为金融机构构建从最新欺诈风险感知、业务/风控策略指引、到恶意贷款群体定位的信贷反欺诈闭环。
白户:通常指那些信用记录较少或没有信用记录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个体,由于没有过去的借贷历史,使得银行或贷款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在黑灰产产业链中属于物料类,常在TG、推特、potato上售卖。欺诈者可能会利用这种“白户”的身份来进行信贷欺诈,比如通过虚构信用资料或伪造文件申请贷款。这种策略使得他们能够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缺乏对其信用历史的了解的情况下,获得信贷,这些参与背债的人也被称为“白户背债人”或“职业背债人”。
花户:指频繁申请信用卡或贷款的人。这种行为可能会被金融机构视为风险较高的特征,因为频繁申请信用卡或贷款可能表明该个人的资金需求较为紧迫,或者其信用管理存在问题。“花户”通常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显示大量的信贷查询记录,这可能会对其未来的信用申请产生负面影响。“花户”也可能被黑产用于信贷欺诈,如“债务重组”中,黑产通过前期垫资帮助用户还清债务,再让其背负更高额度的贷款。
融车:常指以虚假信息或欺骗手段来获取汽车贷款或租赁的行为。黑产通过“包装”个人信息、财务状况、就业状况,以非真实购车需求绕过风控并获得汽车贷款,再把车辆处置套现,即“融车套现”。另指一种伪装交易的手段,即通过虚构的汽车销售交易来欺骗贷款机构。例如,以虚构的汽车买卖合同为依据,申请贷款或租赁,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汽车交易发生。
高炮:指高利贷,其特点是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砍头息"是指在贷款时预先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利息,例如借款1400元,实际到手可能只有1050元,被扣除的部分就是砍头息。
三包:在背债业务中,黑产前期会垫资承担背债客户到黑产指定城市的车票、机票费用及操作背债期间的吃住费用,黑产称为“三包”,实际黑产会在结算时扣除相应的“三包”费用。
金融贷款欺诈系列报告
原标题:《【信贷欺诈】车贷欺诈产业链之“顶名车”欺诈手法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