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视频号、小红书、B站……各大平台的崛起,让很多素人博主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看着众多素人博主通过IP打造,晋升为平台大V,越来越多同学跃跃欲试,想要打造自己的IP,但是又该如何着手呢?本文就来跟你聊聊,IP打造,你需要了解的问题!
以下是直播对话文稿整理,通过15个问题,带你了解:
Q1:什么样的人适合做IP?
从个人层面的话,我们先明确一下IP的定义,IP本质上来说也是品牌的一种,一个个人品牌。品牌是什么?我在过去消费零售从业经历中的定义是“注意力和信任的留存,创造的价值是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按此定义来看,打造个人IP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独特性、利他性、持续性输出。
1)独特性
独特性是指你拥有的让他人能够记忆的特点。其实你会发现,在平台上,只要你能处在两个不同的极端,就都可以成功。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这个人非常漂亮,非常帅,其实你可以做IP,你可以去让人记住;但如果你长得特别丑,特别有特色,其实也很容易火。大家如果在抖音、小红书,其实可以看到有些外观形象不是很好,但是就是因为极其有特色,就能够被人记住。
但这个是外观层面,那如果是专业层面的话,美食、穿搭、营销,你特别有专长也可以。或者你做过十个不同的生意,但是全部都破产了,全部都失败了,其实也有独特性,大家也很愿意看,看你百战归来心不死,大家学习如何踩坑,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间真实。
所以独特性是特色。
2)利他性
利他性是指你这个独特的特点能够对他人产生价值。这里关键是利他vs利己,买家思维vs卖家思维。你输出的IP内容是用户看了觉得站在他角度思考的,是“我得到了什么”,而不是站在你的角度,“我想卖什么”。
3)持续性输出
持续性输出是打造个人IP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并不是一场表演,这要求我们的输出能力持续在线,这个在线不仅是输出的内容,更包括你自己的认知和实战的持续迭代输出。
如果你有一个独特的特长、记忆点,针对这个去持续化输出,持续地输出有利他性的价值,就是有做IP的特色。
Q2:如果我真的没有任何特长,那怎么办?
讲完做个人IP需要具备的条件,那反过来说的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够做IP,其实对于一些说我真的没有任何特长的人,那怎么办?去挖掘。
所以说个人做IP,你要有特点,不管成功的、失败的,你要有一个大家能记住的点,还要输出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并抓住这个点持续不断地输出它,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接地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Q3:企业适不适合做IP?
对于公司来说,做IP更有竞争力。
以前,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商业化的关系。
我之前在小红书的时候也是管理很多的品牌方,大多数品牌和用户之间都是商业化的关系,就是我是品牌,然后我要跟消费者对话,我的产品多好,我要卖给你。但是这种都是基于功能和价格产生的单次购买行为,一次购买结束以后也就拜拜了。
现在,品牌要与用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转化。
通过这个长期信任关系,打造用户三大价值:购买价值、社交价值、传播价值
我们现在经历的是用户时代。用户时代就是我们要站在买方思考下,去经营互相之间的关系,现在那么多去中心化的内容和流量媒体,包括我们做私域,我们去打造的是用户的长期信任关系。因为所有的交易前提其实都是信任,信任才会产生真正的消费者买单。
Q4:品牌如何与用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打造IP
如果是一个商业化的品牌,势必很难去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因为用户在品牌面前一定是有戒备心理的。对于品牌来说,用户总会想着,你是不是盯着我的口袋。这时候,对于公司、品牌来说,打造一个IP形象,就会瞬间从商家的身份转变,让用户把品牌把公司,看做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是一个潜在可信任的人。
品牌IP化案例:三只松鼠
品牌IP化代表性品牌就是三只松鼠,同样是卖坚果,你会发现,各家产品几乎没有差异,为什么大家愿意买三只松鼠的坚果呢?是因为它的这个坚果更好?
品牌利用三只松鼠的这个IP形象,拉近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通常在淘宝购物,一般都是称号“亲”,而三只松鼠是说主人,我为你服务。这个称呼,给你带来什么惊喜?会让人感觉到陪伴的一种形象,一下子很亲切,一亲切就会产生信任,一信任那就会不假思索地产生交易,而且还会带来口碑宣传。让你买东西有这样的一种特殊体验,三只松鼠就是一个代表。
同样,我2年前离开小红书时创业的连锁美妆集合店H.E.A.T喜燃,打造的品牌人格化IP也印证了这个价值。管中窥豹举个例子,消费者会在私域里和我们的人格化IP聊感情生活,这就足以证明他们对我们从商业关系往人际信任关系的转移。
Q5:企业IP相比起代言人风险性更小
所以选择代言人,对于品牌来说,风险敞口越来越大,潜在收益空间却并没有相应提升。作为对策,我们可以去做公司层面的虚拟IP,不会出丑闻、不用休息、不会抱怨发牢骚。所以,如果企业能够做好自己的IP,可以避免外部代言人的一些风险,同时也可以做成一个非常强的品牌形象,让大家记住。
其实有很多传统的大品牌都是通过自身虚拟IP做大的,比如说M&M巧克力,有两个豆子,一个是圆滚滚的,一个是瘦高高的,这两个豆子就是IP形象。大家如果最近看抖音,抖音上有个IP形象叫我是不白吃,它是一个食品的IP,其实设计层面并没有多大的精美度,但是让人记忆度很深刻,变现也很强。
所以说个人IP,公司IP如果能做的好话,一定很有价值。因为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强的核心资产,提升信任度,降低信任门槛,打造用户的信任关系,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去探索的。
Q6:想做IP,但感觉自己不擅长对着镜头讲话、输出内容能力较差、行业经验浅,是不是做起来会没有吸引力?
1)所有看起来成功的IP背后也是经历了成百上千次失败的
我称之为“先数量再质量,先拼命再谈天赋”。
所以说你会发现,当你看到一个事情成功的时候,其实背后可能大家都是做了三件、五件甚至十件事,只不过这件事情成功了,我们将它进一步放大。
2)做IP,重点在于我们要找对方向,不断优化,坚持去做
这个事情就在于我们找到了多个合理的方向,不是盲目地去找十个方向,而是三五个方向是合理的。比如做专业穿搭,可以做针对女生的,针对女生显瘦显高的,或者说如何穿着,有气质的还是不同年龄层的,你都可以做。但是要明确每个方式下,你可以准备至少10到20个不同的内容输出。
比如互动特别高,那这个内容一定是代表了用户觉得有价值,很认同,并且被平台通过,这时候的话你就可以加大力度,单点突破,做大做强。
做内容的时候,不仅要持续,还要多去做测试,很多成功的人背后都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你只有试了以后才有可能知道,哪方面的内容互动频率高,或者是说平台流量支持度会更好,才更有可能成功。
Q7:刚开始做IP,不知道做什么方向,能不能每个方向都尝试一下,看看市场反应?
1)从内容的侧重点上来说,在最开始起盘的时候一定要垂直
另外你去看主页,主页的所有封面都很垂直,都是一模一样的背景,加上十个字以内的标题,这个标题就像我前面说的最难养的四种猫,这个猫粮怎么选等等一些标题,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类似于养猫领域的10万个为什么的号。而且我们的人设也很独特,我们找了一个中年大叔,比起当年都是漂亮小姐姐的情况,突然冒出一个中年大叔,非常反差,很容易吸引用户。
2)垂直的内容能体现专业度,精准吸引用户
但如果说进到你的页面,你会发现它的内容乱七八糟,这篇内容讲的是吃穿,我美食做了个菜。另一篇内容讲的是我养的孩子怎么样健康成长,后天又讲我找到一个美妆产品我怎样化妆显白,或者不假白。那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老是在讲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不是足够专业大概率会打上问号,所以说我觉得垂直更重要。
Q8:IP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
1)我是谁?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明白我是谁?一定要是代表了你的特长、经历、专长的。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我前面讲到的穿搭,我是一个十年的服饰买手,对穿搭、设计风格,以及对整个穿搭知识,会比较有专业度,这是第一个叫我是谁。
2)我面向什么用户?
做IP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自我的选择,千万不要说我做一个IP号,然后我面向所有的用户,我帮大家,我帮中国所有人解决某一个问题,这是不存在的,因为并不存在所有用户大一统的一个需求,所以要有细分人群。
做定位的落地,就是在用户信息触达的过程中,用垂直的力度,打造出目标用户心智中的记忆强度,然后逐步拉动自己在用户心中的广度。力度、强度、广度,顺序不能乱。但往往很多人自然选择是先广度,这是人性,要克服。
3)面向的人群有什么问题?
前面例子说到我们面向的是一群年轻、爱穿搭的女生,那她们有什么问题你要自己去挖掘。
举个例子,大家一定有个问题叫如何穿衣显瘦?
比如我一百斤,我想穿好以后看上去像80斤,比如说我120斤,我穿好以后能不能100斤以内,或者我一米六,我想怎么样穿衣服,一直让人能感觉我自己看上去像一米七一样,显瘦显高,这个需求是非常明确的。
或者还有颜色穿搭,不同的场合该如何穿搭,或者说直男怎么去穿衣服,因为直男一直被吐槽穿衣服没有品位等等的。比如说,如何帮助我的爸爸妈妈穿的潮流一些。
这些绝对都是大家的一些细分需求,但这些细分需求并不代表要全满足,可以先满足一个。比如先满足一个需求,让女生穿的显瘦显高,单单这么一个点,其实就已经有非常多的用户以及潜在的变现价值。
4)我用什么给我的能力背书?
当你把这四个问题,你用四句话写下来。然后把这四句话拼在一起,读一读写一写,再精简一下,这就是你的一个定位。
Q9:如何判断你的定位准不准确,有没有吸引力?
但如果说大家听了你的这四句话说,哎呀挺好的,我支持你,这代表什么意思,他的内心OS就叫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没兴趣。大家都知道,一般说好好好,不说个123的,不说具体的一些反馈的,基本就是代表不认同。
所以找好定位后,你就会很专注未来内容,一开始起不来,你也会不气馁,因为你知道有这群人,只不过也许他们没看到,也许是他们可能对你现在内容还不满意,你就可以去不断调整,而不会去摇摆,今天做做传单,明天做做美食,后天做母婴,到最后都一事无成的样子。
Q10:个人想打造IP,只专精短视频行不行?
一个人的话,那我建议大家先做短视频,尽可能对标合适的品牌或者一些达人号,先模仿,自己演绎,再超越,形成自己的特色,以这种方式去做深入,根据我们前面分了不同类型的这个领域,找准自己的定位。
但是大家会发现,要做个人IP,其实短视频往往比较难去承载你的专业度,因为一个30秒或者最多一分钟的视频很难去将你的专业能力讲清楚。就像我前面回答主持的一个问题,基本上都要十几20分钟,但是我再精简一点,可能也得两三分钟,三五分钟才能说清楚,大家才会觉得比较专业,或者比较有实战。所以说可能你需要花两到三分钟的一个内容,去让用户真的看到你的专业性。后期想要提升IP价值,就需要往其他形式去考虑了。
如果你自己的视频创作能力比较强,所谓创作能力比较强,设备、脚本、团队都没有短板,其实现在做一些中长视频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你吸引用户的完播会弱,但是一旦用户觉得你专业以后,他认可度会很高。
Q11:IP账号在不同平台,是否需要有不同的运营策略、人设定位?
1)IP运营的重点在于内容,不管什么形式都只是一个为内容服务的载体
对于做个人IP也好,还是做公司的整个营销运营也好,其实内容应该会成为非常战略级别的事情。我做了15年左右的消费零售和互联网+,我会发现除了品牌和产品之外,我一直在做的就是内容。
为什么?其实十多年前,我在Nike实习的时候,我也做内容,做的是明星内容,包括一些在论坛、杂志上的圈层内容。后来我做品牌,在宝洁的时候,做微电影,十多年前其实我们就有长视频了,并不是现在才出来的长视频,十多年我们就拍微电影,只不过微电影当时的整个生产周期比较长一些。
我们当年拍很多微电影、长视频,过了以后就开始变成长图文,长图文就是我们的公众号,我们就用长图文建立专业度,然后去吸引用户。然后慢慢地就开始出现短图文,其实最早不是小红书,而是微博,然后慢慢的又开始出来小红书的短图文,商品化、种草型的,再后来开始慢慢出现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现在又开始推一些中视频。
2)找准定位,就可以降低受到平台差异化的影响
我觉得内容形态有很多,不同平台的内容,都有一些战术层面的差异。
不管之后内容平台怎么变,或者说出来新的内容平台,要去做个人IP和公司IP的话,仍然可以用这四小问,都不会过时,也不会受到平台的差异的影响,大家一定要抓住本质,然后去跨越周期。
Q12:不同内容适合哪些展现形式?
穿搭、美食这一类内容,适合做视频化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需要非常直观,并且短平快,甚至新奇特的方式,让大家瞬间产生冲动,产生购买欲。
如果是知识性的内容,比如讲流量、品牌的全域增长、内容创作这种比较专业的,这个我建议还是做图文内容,甚至是长文字的,结合短视频来做,但是核心一定会落在图文,特别是长文上。
比如说像我的公众号,你会看到我其实写公众号写的不多,但是我写一篇基本会5000到1万字,你要让人感受到你的专业。
Q13:做小红书的IP,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认知,如平台规则、推荐算法?
1)什么是多级流量池的推荐机制?
不管抖快、还是小红书,这些平台都有一个特征:去中心化,平台的算法都是属于多级流量池的推荐机制。
2)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推荐,我们该在内容中如何引导用户?
其实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拉互动,抓住人眼球,抓住流量密码。
所以大家在做内容的时候,也不要去平铺直叙地把一个知识点一开始就123讲出来,还是要基于算法去引导。
Q14:如何做好小红书的内容,快速涨粉?
1)专业度
这是作为一个个人IP想做好的最核心的一点,你输出的内容是有价值的、具有专业度的。
2)真实感
你做的东西会让人觉得你不是抄袭模仿的,或者说你真的是基于大家的需求去输出东西,而且你要会有选择地展示真实的自己,不要装,说话的语气要真诚。
3)对标
内容怎么去做,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可以去对标。其他人已经做得比较好的内容,用你的专业度,用你的一些新方式去演绎出来,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个逻辑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较之前火过的内容,或者其他人讲火过的内容,你再去讲,你只要讲的不是一模一样的,你用一个新的演绎方式去解答,以新的角度去讲的话,其实还会有很大概率继续火。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我给餐饮、零售连锁协会和其中的一些企业做顾问,很多的实体门店老板去做IP,你会发现永远就那么两三个问题,大家是最容易火的,比如说该怎么选址,怎么样去引流,其实所有做餐饮的博主、IP号都是讲过这些问题的,但为什么每次大家讲的都愿意看?就是因为大家永远都是对这种熟悉的,且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永远有非常强的一个渴求。
包括前面我讲的穿搭显瘦显高什么的,大家一听都会觉得我听到一个人还不够,我要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所以说内容是可以对标的。
4)人设
人设一定要去做,基于自己的特色去设计,千万不要去创造人设,或者说你去迎合受众假扮一个人设。比如你明明是一个蛮严肃的人,你看短视频上很多搞笑的,很吸引人,比如像疯狂小杨哥,或者什么特别搞笑的人,涨粉非常快,你也搞一个搞笑幽默的,你装不下去的。你自己会很痛苦,早晚有一天会人设崩塌。
就像我前面讲的,很多明星为什么都崩塌,因为几乎99%的明星,专业和美好的人设都是设计出来的,都不是他自己真实的。所以为什么很多明星都会出问题,就是因为他的人设不真实。所以说真实感非常重要,让人感觉就是像身边的人一样,让人容易信任。
5)持续输出能力
你要知道现在的用户,天天都会获得很多很多的内容,你不能高品质地出现,或者说,你出现的次数少,但是每一次出现不能在用户的脑海里面重重一击,在他的心里面基本不会留存下你的印象。
所以我觉得以上是大家如果要去做IP和人设非常重要的,一要有专业度,二要有真实感,三要去对标优秀账号,四要有独特的的人设,五要有持久力,配合好你的定位,坚持下去就可以把内容做好,涨粉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Q15:IP怎么可以变现赚钱?
1)平台的创作者激励机制
但是单单一两个内容还不足以让用户买单,特别是大家如果去做个人IP的话,肯定客单价不会低的。你做个IP,如果是做商品的话,可能会卖几百块,如果是做知识型IP的话,可能客单价真的是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样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直播。
当然,平台现在也在推直播,我们通常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用户的视角看问题,但是第三个视角往往大家会忽视,就是平台的视角。不管是哪个平台,想获得更多的流量推荐,核心就是你的内容能不能让平台获益。
平台获益无非就是三个角度:
②你能给他拉时长、提高日活、月活吗?拉时长就是指观看时长。
当然这反过来又给大家非常大的挑战就是。你不仅要做内容,要做直播,而且直播比视频其实更难,不能提前准备,现场解答问题,更考验你的专业性。
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只要你做的是真实的人设,你的确在这个领域有专业度,你是不怕的,而且越是这样子做,更能展现出你的专业度。
直播也有流量推荐算法,直播留存的人多,互动好,商品转化高,直播也会推荐给更多人。大家为什么现在要点赞,要互动,就是因为点赞、互动数如果高的话,直播会有更多流量。大部分的直播间观看时长是一两分钟,如果能做到两分钟以上,那平台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优质直播间,就会推荐。
前年,我们自己创业做一个连锁美妆集合店的连锁零售,我们做的是本地化直播。通过和私域之间的结合,我们快速拉动用户进店,进直播间,并且快速转化,然后直播间推到整个平台。
当时我们是做了点评的直播,整个点评大部分品牌只有做几十个观看的时候,我们能做到1.5w,半小时观看2w多。
直播整体的观看量,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基于直播的算法权重,通过私域去拉动了直播间的几个权重指标。人数、互动流程、时长转化这几个指标去快速提升,因为平台是机器的,就会因为这些指标,把直播间定义成高效、高质量直播间,然后就会推到更多的相似标签人群,这个过程大家可以去参考。
变现是因为你有传递价值以后的一个结果,我们不能一上来就说我要去变现,核心当然是变现,但前提是内容,大家要记住。
什么是「老曹和他的朋友们」2022互联网人破局计划
这是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创始人@老曹牵头组织的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老曹邀请他的投资人、大厂总监、高管、创业者等在各自领域都有一定建树的朋友,在这个圈子里,与大家交流共创。
近几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问题单靠我们自己不一定能解决。困局之下,不论是谁,都需要抱团,共同突破。
在这个圈子里,不仅有技能提升的经验、职场晋升加薪的探讨,还有副业搞钱的探索、热点趋势的分析,更能加入大佬们的朋友圈,与牛逼的人一同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