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900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元。
高管简介
公司名片
公司网址:www.dongpin.cn
公司定位:冷冻食材B2B供应链平台
创始人:林志勇
•平台已覆盖5个城市
•现已获得3次融资
•员工目前140多人,2017年内预计会超200人
•累计用户5万+
以下是网经社独家对话冻品在线创始人林志勇:
冻品+互联网专注冷冻食品供应链
1、在冻品生产企业的5年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冻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全国冻品的市场格局,传统的冻品流通效率仍然需要做进一步提升;
网经社:冻品在线发展初期到现在,您和您的团队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网经社:冻品在线在2016年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何?商业模式是怎样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冻品在线于2015年8月18日成立,是一家专注冷冻食品供应链的B2B电商平台。2016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1个城市,到5个城市,发展到福州、厦门、泉州、南昌、宁波等城市,精耕这些城市的同时并开始稳步向全国拓展。
(冻品在线app首页截图)
商业模式主要抓两端:
一端是用户端,我们的用户中小餐饮、社区便利店、菜市场摊主,利用我们冻品在线的APP采购他们要用的冷冻食材。
盈利模式有三个,目前最主要是产品利差的盈利:
第一个是产品利差,我们缩短渠道层级后,有较好的产品毛利空间,如果定制化产品,将比直供还会多出5%-10%毛利空间;
第二个是供应链金融盈利;
网经社:未来,冻品在线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
林志勇:冻品在线围绕区域做大做强,不断精耕市场,区域为王,再不断发展全国市场。未来,冻品在线将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
二、商业2.0阶段:冻品B2F供应链订制平台,数据驱动的反向供应链、定制统采;
精耕城市精耕渠道
网经社:与其他同行企业相比,请问冻品在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
林志勇:冻品流通领域有两大痛点:
对终端来说,存在产品流通层级多(原来流通方式是厂家出来,到一级经销商,二级,三级再到终端),拿到手的产品价格高;另外,大流通的产品不适合小B用户的需求,产品不匹配,不适用;
对厂家来说,传统流通方式的销售出现一些瓶颈,销量滞胀,厂能过剩;厂家想做柔性供应链,苦于没有数据支撑,都是盲目生产,同质化低价竞争严重。
网经社:冻品在线目前的收入结构如何?平台交易量情况?员工规模?
林志勇:冻品在线目前还在高速发展中,2016年下半年刚刚开始扩张,所以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收入主要为供应链的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计划2017年超过10亿自营收入。员工目前140多人,2017年内预计会超200人。今年主要还在精耕城市,精耕渠道为主,区域先为王。
网经社:冻品在线如何保证网络销售商品的质量以及农产品食品安全?网络销售中哪几个环节相对重要?
林志勇:在质量保障方面,我们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优选一二线以上的品牌厂家合作;
2、每一批次进货都必须有检验检疫证明;
3、冻品在线每批次抽检加第三方送检;
4、后续计划给平台销售的产品投保。
网络销售中,供应链优势也是很重要的,全程冷链的仓储配送体系保障,地推能力都非常重要。冻品在线能够脱颖而出,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突出的体现。
用匠心打造农村电商
网经社:近年来,三农电商发展火爆,行业也诞生了众多的企业,为什么这么火?这种火是真火还是虚火?
林志勇:农业电商发展火爆,虽然诞生了很多企业,但远远还只是开始。农业电商是个庞大的市场,从非标准的生鲜,到标准化的冻品;从实物电商,到金融服务等;都有很大的机会。虽然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多模式和企业冒出来,也会有很多企业消失;但整体上,还只是刚刚开始,大部分企业都还在摸索阶段。
网经社:2016年一系列农村电商发展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网经社:您认为目前三农电商行业主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未来的趋势如何?
网经社:传统三农企业也纷纷转型,您认为三农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在哪?
但也有挑战,三农企业触网,不仅仅是简单的当成一种渠道,更多的是思路的改变,以及团队是否创业心态去做好转型,而不是船大难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