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供销社:“四轮并驱”链起农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绪颖)近年来,老河口市供销社聚焦农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坚持“补链、强链、延链、稳链”的发展思路,不断在供销供应链网络流通平台建设、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恢复等方面下功夫,加速形成了产供销、线上线下、城乡融合的供应链体系,解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物资流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对接市场难等难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补齐粮油生产链

多元模式“促”发展。积极推动老河口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落地开工,培育农业社会化主体15家,因地制宜打造“保底收益+二次分配”“村集体+公司+农户”“农服联盟+10服务”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在耕、种、防、收等各环节对农田进行科学管理,推动供销粮油生产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系统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面积达30余万亩,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面积6.42万亩,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430万元,服务小农户7100余户,实现每亩节本增收200元以上,已接续申报2024年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

交叉持股“聚”优势。打造区域性为农服务平台,携手湖北供销农服集团、湖北农发种业集团,通过省、市、县三级交叉持股,组建老河口市农垦联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充分发挥湖北供销农服集团在农资集采集配、湖北农发种业集团在种子研发推广、市县两级供销社在组织协调、农服联盟在提供技术服务等各方面优势,通过“种粮一体化”产业模式向农户提供种子、农资、农机、农技服务,定向回收商品粮食,达到“耕、种、防、收、运、加、销”一条龙全过程服务,培育优质粮种基地500亩,每年为全省提供优质小麦种子1000万斤。

二、强化农资流通链

智慧平台“搭”桥梁。引进专业团队打造“老河口市供销社数字运营中心”,加快农资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积极对接融入湖北城乡供应链一体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市级寄递物流供销产业园,整合全市“四通一达”资源入驻园区,打造“供销集配”连锁化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加强系统内农资企业生产、运输、销售、仓储智能化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时监控和有效运用。指导供销社系统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乡镇超市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销售模式,为农资供应、销售提供“新渠道”。

创新模式“注”动能。采取“村支部+供销社+社员”组织模式和“线下引进+线上集单”经营模式,开展农资集采集配服务,打通农资下乡通道。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当地农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及需求的农资产品类型、品牌、用量等信息,筛选出需求量大、品质高的农资品牌,为农户寻找“物美价廉”的农资产品,并积极衔接落实货源,通过“农户在线选单—村级供销社集中下单—供销联盟企业集中配送”流程,开展农资集采集配业务,有效降低农户生产成本10%以上。该模式现已在47个村推广,覆盖全市21%的行政村。

三、延伸经营销售链

线上线下“扩”销路。打造集采集配中心,开发小程序“新供销助农馆”,形成“同仓共配、共线共运、网上采购、线上结算”的运营模式,为农资、农产品销售提供“线上+线下”双渠道,带动我市87类农副产品入驻平台,今年以来,完成46万农副产品交易。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发展“订单农业”,与大型粮油加工及酿酒企业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季末对农户种植的粮食以高于市场价格1.5%进行订单式回收,确保农产品收益,实现服务增值、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强化组织“稳”经营。实施开展“村社共建”“强基工程”等项目,大力推动基层社建设,加强资源资金政策整合,提升乡级、村级供销社以及综合服务社覆盖率。充分发挥供销应急生产生活物资储备中心带动作用,整合基层供销资源,以“四统一”(统一形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模式打造新型村级供销云仓集配服务网点,现已建成村级供销社47个,村级综合服务社50个。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等为农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资、农产品集拼、集采、集配、直销等业务。

四、稳固需求供应链

密织网络保供应。采取“中心+网络”建设思路,编织“地网”,建设市级供销应急生产生活物资储备中心,设置4000㎡农资储备区、3800㎡粮油及日用品储备区,申报为湖北省“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采集配体系试点县。发展日用品市区经营网点328个,镇级经营网点365个,村级经营网点162个。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与10家农资品牌代理商合作,打造10家供销超市、110家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点,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销售主渠道作用,从源头严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供销庄稼医院和农资农家店公示配送信息,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确保农资稳价保供。

THE END
1.详情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计划按照地域和产业建立采购分会,组织开展应急采购、产销对接、品牌培育、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建立稳定可靠的农产品上行渠道,打造直通原产地的采购平台,推动产销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塑造具有权威性、引领性、影响力的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综合服务联合体。 http://shu.china-rad.com/index.php/Home/News/newsDetail/news_id/13664.html
2.浙农27家单位入选全国农资保供平台第一批成员企业行据悉。全国农资保供平台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宗旨,着力促进我国农资产运储销贸各环节紧密合作,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同时,平台接受国家有关部委相关司局的指导,将组织成员企业参与保供稳价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共建、共享,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为稳定农资市场供应、维护价格平稳贡献力量。http://www.fert.cn/news/2024/11/28/5827146151.shtml
3.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正式成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计划按照地域和产业建立采购分会,组织开展应急采购、产销对接、品牌培育、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建立稳定可靠的农产品上行渠道,打造直通原产地的采购平台,推动产销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塑造具有权威性、引领性、影响力的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综合服务联合体。 据了解,http://gyq.jsnc.gov.cn/xwzx/xwdt/2024/12/02161319778.html
4.下基层暨山西省供销社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农资供应启动仪式举行随后,张超宣布昔阳县2024年春季“绿色农资”下基层活动暨山西省供销社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农资供应启动。 昔阳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春季“绿色农资”下基层活动情况,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山西省供销社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农资供应启动情况,并向昔阳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授牌。(李振华)https://jz.sxgov.cn/content/2024-03/13/content_13185945.htm
5.山西:供销发力农资供应有保障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高建军表示,强化集采集配联盟,打好联合合作“一张牌”,要充分发挥山西农资集团网络优势,加强与市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创新农资集采集配运营模式。目前,已达成集中采购意向化肥3万余吨,已联合采购化肥2万余吨,联盟在农资供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http://www.legaldaily.com.cn/Village_ruled_by_law/content/2024-03/26/content_8977432.html
6.陈仓区农资联盟用心服务保障春耕生产当前正值春耕生产重要时节,陈仓区农资供应联盟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宗旨,及时了解群众生产需求,加强农资储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打通农资供应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春耕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进村入户摸清产业结构及农资需求底子,打造“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区有联盟、镇有http://m.baojinews.com/web/news/content/127663
7.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精选十篇)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推式经营体系,有加工型企业+农户物流组织模式、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等;二是基于拉式经营体系,有流通型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期货模式、基于信息共享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rdpon0.html
8.扶沟县供销社练寺农资联盟集采集陪中心隆重开业成立农资联盟集采集陪中心,实行集采集配、带量采购、直供直销,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将“零利润”农资化肥送到千家万户,把最"实"价格作为惠农的标尺,较好地解决了农资贵问题,在保障农民生产需求、助力农民节本增收、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彰显了供销作为。 https://www.hntv.tv/ystt/article/1/1697414100366995458
9.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集采集配)联盟正式成立省社党组书记、主任林国闪出席会议并为联盟秘书处授牌,省社党组成员、副主任邱志向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社有关处室负责人,各设区市社分管领导,省农资流通协会、省福农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省内外农资供应商和经销商代表共50多人参会。 农资保供(集采集配)联盟成立是福建省供销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和供销社https://www.fjcoop.org.cn/news/ssdt/8151.html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0期(总期129期)在线培训课程知名IT科技工作者朱帅:发展区域合作,应对美供应链排华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签署《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提供超500亿美元资金来推动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主要用于补贴及相关税收抵免以鼓励企业在美国建厂,引起舆论关注。 除此之外,近期美国不仅积极筹组“芯片四方联盟”,还领衔18个经济体,举办“2022年供应链部长级论坛”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2.html
11.中国农资行业的改革榜样“浙农现在正在探索多元化发展,但是农资永远是我们的主业。”从郑军的言语中听得出他对于农资行业的深厚感情。 在市场放开后,浙农迅速在省内设立了七个区域公司,通过自营和加盟等多种形式,建立起新型的农资营销体系,实现对接终端的目标,目前仅省内经营网点就达到2000余家,巩固了公司在省内的龙头地位,省内农资供应量达到https://www.zjamp.com/index/news/info.html?newsid=3942
12.搭建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科技兴农行业资讯资讯韩立平表示,2024年,将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全力做好农资供应,加快健全农资经营网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打造区域性为农服务平台;做好粮油和棉花购销工作,提高社有棉花企业稳健经营能力。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