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重塑农业竞争优势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生产、流通组织方式的变革和营销、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为解决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在农村加快布局、各类新型互联网农业公司加速崛起、大量互联网带动的农村创新创业活动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重构,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

互联网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链重组的新机遇,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一方面,“互联网+”正在重构农产品流通链。“互联网+”打破了农产品以批发市场为载体和中间商为主体的多层次流通格局,形成了以电商物流为基础的供需直连、产地协同、销地速达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中心;另一方面,“互联网+”还在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比如,通过智能互联可改善农业生产管理,通过全程互联可强化品质控制,通过用户互联可创造新的体验价值,从而重塑农业生产体系,帮助农业提升效率、品质和品牌。

但也需要看到,由于产业基础能力不足、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产业规则秩序未能合理确立,“互联网+农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竞争力,可在着力加强前端产品质量的控制、中端智慧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后端需求反馈调节机制的建立以及合众创新创业生态的培育上发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将信息技术与生化、理化技术相结合,整合利用遥感、水文、土壤、气象等数据加强产地环境监测,支持特色优势产区以整村、整镇、整县为单位集中连片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分级标准,以分级定价、优质优价倒逼产业升级,通过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引导生产者加强质量控制、改进产品品质、强化采后管理。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的农业专业生产服务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支持生产者联合或集体建设农产品保鲜储藏、筛选分拣、去核(壳)烘干、净化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提高采后产品的品质和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程度,提升其产后延伸发展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第二,建立新型智慧互联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可考虑搭建全国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由当前主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快递公司、电商企业等加载近期流通数据,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全国冷库库点和库容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合理布局新的农产品冷库库点和冷链运输投资,科学制定相应的农产品智能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通过财政奖补、电费优惠等措施支持农产品产区、农业产业园区、重要物流节点等地区的冷库建设和智能化冷库的升级改造,实现智能控温和库容空间的实时监控。通过农产品产地运输专线补助、冷链车投入奖补等政策支持冷链物流企业深入产地开展冷链运输服务,切实改变“有库无链”的冷链流通困局。支持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联盟,将全国联网的农产品冷藏仓库、冷链车的实时库容、流向数据和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协调仓储资源和进行联合配送,科学优化物流路线,通过提升满容率、满载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第三,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综合利用农产品采购、消费需求调查以及电商交易数据,分析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与特征,着眼于新需求的变化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做好产销信息收集和发布,鼓励企业以订单、包销、预订等方式进行前置采购,引导主产区合理规划来年的生产布局,并通过对各区域产量数据的预估和实时市场需求行情,提前对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状况做出预判,及时对接经销商、主销区和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工作。通过推广费补助、新品种创新奖励等措施,支持符合上市要求的农业新品种在电商平台上推广,有效追踪市场消费情况和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对产品的市场检验,并建立与市场销量挂钩的新产品奖励机制,激励产品创新和响应市场需求的持续改进。

第四,支持各类“新农人”的农业互联网创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创业园、农业创客空间、农村电商孵化器等各类农业互联网创业平台,由平台集成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对接服务合作伙伴,形成完善的办公、商务、金融、培训、试验、检验、技术、信息、物流、网络、创业导师、人力资源等孵化服务支持体系。鼓励电商以及细分领域新兴平台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在农村社会的应用创新,促进农村创业者之间的连接互助和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建立起分散农业生产者之间联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形成大量小微经营主体合众创业的有机组织生态,切实支持各类“新农人”利用“互联网+”创业。

THE END
1.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近两年,中央又先后提出“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等相关政策。随着政策的推进,电商助农形势越来越多样化,直播带货、微商、社区电商、短视频、网店等各类农产品电商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部分地区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产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农产品消费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村电商创业持续掀起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2.江苏徐州:“互联网+”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农业电商是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近年来,农业电商发展如火如荼。江苏徐州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电商”模式,开展特色产业线上拓展行动,把牛蒡、银杏等特色农产品、优质工艺品等优势产业链“搬上”网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沙集模式”等一批农村电商集聚区。如今,农村电商已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058493551370275749&item_id=15058493551370275749
3.开创“互联网+旅游+农产品”电商新模式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各个领域,推动社会进入网络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带动农村电商迅猛发展。2017年,陕西省旬阳县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来,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探索出一条“旅游+农业+互联网”的电商发展新模式道路。通过将农业直接和旅游结合的方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直接把农产品推向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ekLBLVE6J6pqyY09wqJ2190110
4.农资电商未来发展四大利好你知道吗?南方+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产品市场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而农资电商也将成为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农资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农资企业也正在向电商平台转型。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农资电商平台也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4/c8535499.html
5.基于互联网+农村的电商发展研究——以农村淘宝为例.docx电商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焦点,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促使农村消费者也能足不出户购买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产品、商品,农村也能借电商平台通往致富的道路,电商对农村消费的拉动和城市获得新鲜农产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2014年开始,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农村电商的重视,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农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28/8106007021006115.shtm
6.农产品电子商务2020第六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将于2020年10月29日-31日在湖北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举办!武汉电商博览会同期举办:第六届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高峰论坛、第三届武汉社交新零售微商大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商务厅 全文阅读 2020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https://m.tuliu.com/tags/618.html
7.“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物流行业知识英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基是农村电商物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大力度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三大强基固本工程,这标志着国家鼓励通过数字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但当前农村电商物流整体面临基础设https://www.gml.cn/Mobile/MArticles/hlwbjxncdswlfzwtjdc_page1.html
8.“互联网+”推动品牌建设重视农业品牌培育和发展新农村网近年来,各地重视农业品牌培育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宣传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并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领域,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多维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一是引入电商平台助力打造优质农业品牌。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村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引入天猫、http://xncapp.cn/article/xiangcunlvyou/wenhualvyou/20231122/10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