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电商双十一大促即将到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打折促销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啦,你想好买什么好物了吗?由于每年的大促都会提前开始,所以不要等到当天才去想入手什么,一定要提前做好打算。小编为您整理了购买跨境电商商品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指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并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或“直购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等方式运递进境的消费行为。
——操作指引——
下单前
1.购买额度:
(1)额度: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年度交易限值:单次交易限值人民币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人民币26000元。
2.风险须知:
购买前请认真、详细阅读电商网站上的风险告知书内容,结合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做出判断,同意告知书内容后方可下单购买。
下单时
1.需提供什么信息:
提供本人真实有效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收件地址等。
2.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超过5000元单次交易限值但低于26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且订单下仅一件商品时,可以自跨境电商零售渠道进口,按照货物税率全额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交易额计入年度交易总额,但年度交易总额超过年度交易限值的,应按一般贸易管理。
3.购买范围:
属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内且限于个人自用。
下单后
1.明细查询:
2.用途限制:
对于已购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得再次销售。
——常见问题——
Q: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税款的纳税义务人是谁?代扣代缴义务人又是谁?
文件依据:《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
Q:跨境电商企业还是跨境电商平台承担商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责任?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1号);《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
Q:跨境电商企业对消费者的提醒告知义务具体是什么?
Q:跨境电商平台消费纠纷处理的先行赔付责任是怎样的?
A:跨境电商平台应建立消费纠纷处理和消费维权自律制度,消费者在平台内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平台须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履行先行赔付责任。
Q:购买跨境商品后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跨境电商个人额度会返还吗?
A:消费者与企业协商退货后,退货企业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申请退货,并且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45日内将退货商品运抵原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相应税款不予征收,并调整消费者个人年度交易累计金额
文件依据:《海关总署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退货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海关总署2020年第45号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