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宋学敏通讯员曹雪峰孙永泉潍坊报道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诸城市财政局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贵、烦”等问题,突出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新路径,指导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公司驻诸城办事处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助农投入力度,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度,被省财政厅授予“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潍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司法局授予“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潍坊军分区授予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明确靶向,携手山东农担搭建为农服务平台
创新推广按揭农业模式。按揭农业是诸城市推进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财政和国企“搭台”,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登台唱戏”,按照“企业融资+建设基地+提供技术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揭经营——企业回购+实现利益再分配”的运作模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生体,有效纾解农业产业融资困境。
支持构建支农担保体系。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按揭农业发展,诸城市财政局和省农担诸城办事处通过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对贷款利息贴息45%以上、对风险用户承担80%的担保责任、拓展农业保险范围等措施,全面构建起支农担保新体系,破除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在保8.4亿元,累保14.3亿元;2021年度实现“鲁担惠农贷”新增担保715户、8亿元,列潍坊县市区第2位。
引进落地“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为保障金融机构投入按揭农业的信贷资金及时支付、即时监管,诸城市引进了省农担下属子公司——鲁担(山东)城乡冷链产融公司的智慧服务平台。此平台在依托自身的金融服务平台基础上,同步嵌入农业种植基地所需农资、气候、技术的实时更新、随时服务,在保障信贷资金精准通达、安全高效的同时,也为农业产业实现线上化、可视化、溯源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智慧化服务,进一步拓展农担、金融支农服务的新内涵。
聚力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惠农信贷产品
创新设立“按揭农业贷”。诸城市财政局和省农担诸城办事处积极协调诸城农商银行,针对按揭农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资金需求,在准入门槛、授信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多个方面加大突破力度,开创了“为农业经营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的信贷模式,即“按揭农业贷”。潍坊市第一笔“按揭农业贷”300万元,在枳沟镇玉皇社区落地,破解了现代果业发展资金难题。
试点发放“粮食规模种植贷”。借助鲁担产融公司大田托管智慧服务平台,引导诸城农商银行为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国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全省第一笔大田托管“粮食规模种植贷”100万元,由市财政对办理鲁担惠农贷的新型经营主体,实行担保费全额补贴;另外,对镇街区新发展的粮食规模化经营项目,按每亩60元标准进行一次性奖补。
吸引金融机构踊跃参与。为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诸城市选取相州作为整镇推进试点,制定粮食规模化种植整体推进方案,利用农担贴息担保政策贷款,依托社区农业公司,统筹解决粮食仓储、烘干、晾晒、设备购置、农机具停放、道路等配套设施,保驾护航粮食安全生产,拓展粮农增收新渠道。截至2021年底,已吸引农商银行、齐商银行、农业银行3家银行参与,共计授信合作社17个、总额度3100万元,完成发放贷款595万元。
全面推广,突出优势产业助农实现共同富裕
据介绍,诸城市将在粮食、茶、果品等优势产业上加大推广力度,探索走好“财政和农担引导、信贷资金先行、农资和技术跟进、质量和安全共保、集体和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新路子,把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更多、更精准地注入按揭农业这片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