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质监部门扎实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在扎实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山西省太原市质监局不锈钢产业园区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太原市阳光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以及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归档等情况进行了检查,以确保生产安全运行。刘晓霞摄
近日,河北省平山县质监局积极开展“质量和安全年”宣传活动,以提高群众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意识,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图为该局质监人员正在街头进行宣传。李彦波摄
一场任务包干会几多分量压肩头
□本报记者杨荣坚
3月30日下午4时45分,辽宁沈阳市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张林春气色凝重地走出会场,在刚刚结束的“质量和安全年”工作会议上,他的处室作为活动办公室部门,直接牵头的任务就有9项之多,在全部28项分解任务中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与他前后脚走出会场的监督处处长毕曙光、食品处处长郭赢晨同样若有所思,他们在会上领到的任务从“任务分解书”的字面上就能解读出个中沉甸甸的分量。这是记者在沈阳质监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看到的一个场景。
沈阳市质监局在国家质检总局部署“质量和安全年”工作后,深刻领会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活动平台效应对于开展全年工作的有力促进作用,该局领导班子立即着手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力求在解决问题见实效上下工夫。在全面部署全年工作的同时,将涉及全局的重点工作分解成6个大类28项任务指标,分别落实到部门,并由责任部门牵头参与部门和各分局分工合作,按分解指标要求确保落实。通过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围绕质量宣传、质量提升、质量安全、质量整治、质量服务、质量建设,力争达到: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政府监管体系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主体作用普遍加强,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基本杜绝,群众对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和谐、优化结构的作用有效体现。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得到了参会企业的积极响应。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路远达说,作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国家大型企业,我们深知中国制造质量信誉平台对本土企业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从心里拥护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并愿乘此东风,让我们生产的机床质量再上新台阶。
“约谈机制”谈出安全
福建沙县质监局着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
本报讯(江东马鸥飞)“面对执法人员刚开始很紧张,以为将受到指责和处罚,可是约谈开始后,发现执法人员只是帮我一起分析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建议,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探讨,企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也找到了。”福建沙县一家小吃配料企业的负责人回想起第一次被约谈的情景时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和沙县质监局执法人员约谈结束后,他们积极进行了整改,并主动邀请监管人员进行复查指导,企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这是福建沙县质监局启动食品安全监管约谈制度后的一个情形。近年来,沙县经济快速发展,小吃配料、板鸭加工等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迅速增加,食品安全监管压力进一步增大,如何通过有限的执法力量对众多企业、小作坊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是摆在质监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针对以上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沙县质监局于近期启动食品质量安全约谈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据了解,企业一旦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日常食品安全巡查中发现企业质量监管水平下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二是企业产品在比对检验、定期检验或监督抽检时出现轻微问题尚达不到行政处罚要求;三是在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处于C级的企业,或B级以上等级存在下滑危险,需提请企业加强管理的;四是特色产品、风险企业,如板鸭、小吃配料、黄酒加工企业等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便会约请食品安全重点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交流,与企业一起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企业尽快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食品监管的有效性。
沙县一家酒厂的产品在一次监督抽检中被发现微生物不合格,沙县质监局并没有简单地进行处罚后就结束,而是针对微生物超标的问题,该局负责人多次带领执法人员和邀请的质量专家深入企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查找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最后终于在灭菌环节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帮助企业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采取该措施后,该厂的产品在多次抽检中再也没有出现微生物超标的现象。
沙县质监局负责人表示,约谈机制的建立,改变了质监部门以往发现问题、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的单一监管模式,充分利用质监系统技术上的优势帮助企业整改提高,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的互动,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整改更加主动和积极。据统计,在今年一季度约谈的20余家企业,整改率达到100%,整改的有效性也在90%以上。
浙江天台落实企业责任保安全促发展
本报讯(范婷婷)近日,浙江省天台县质监局围绕“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积极推进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该局努力争取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政府名义下发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并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采取分行业(电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教育系统等)、分片(一个或若干个乡镇、街道)的方式,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300多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据了解,该局旨在通过深入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实现特种设备使用企业“三个明显提高”的目标,即企业主动登记和报检率明显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明显提高、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率明显提高,进一步探索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湖北黄冈排查建筑工地监管建材质量
本报讯(南英)为加大对建筑工地所使用建材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近日,湖北省黄冈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这次检查的主要对象为建筑工地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砖等建筑材料,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都仔细地对这些建筑材料的进货验收、材料送检、厂方证照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登记。检查中,执法人员还耐心细致地向工地负责人、技术人员宣传了《产品质量法》等涉及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各单位严把原材料进厂关,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贵州沿河联合警方打假查封问题产品
本报讯(崔卿记者刘艳)日前,贵州沿河自治县质监局与当地警方联合在该县县城端掉一个有毒有害豆腐皮生产窝点,当场查获用在豆腐皮内的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吊白块”(次硫酸氢钠甲醛)一桶,当场查扣豆腐皮生产原材料及其成品价值2.5万余元,豆腐皮生产机械设备4台。
据介绍,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县城月亮岩有家豆腐皮生产点生产的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该局立即派人调查,执法人员在加工现场查获“吊白块”25.1公斤,涉嫌含“吊白块”成品60件,每件10公斤,原料黄豆500公斤。经初步调查发现,该加工作坊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工人均无健康证,生产的产品未经过质量检验,使用的加工工具多数是自行制造的简易工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后,执法人员将该加工点的成品、原料、机器设备进行扣押,并将产品送遵义市质检所进行检测,检验结果显示,该成品中含有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成分,且含量较大。收到这一检验结果后,该局与当地警方联合将该加工点进行查封。目前,正对该案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云南宣威强化农资监管确保春耕生产
本报讯(冯锦记者傅小冰)为确保春耕生产,扎实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云南宣威市质监局日前对该市辖区内所有乡镇开展了拉网式的农资执法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宣威市质监局以复混肥、磷肥等为重点检查产品,针对化肥种类繁多、名称各异,广大农民难以辨别的情况,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宣传、讲解怎样从标识上、化肥的外观上简单识别化肥的好坏,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等法律法规及强制性规范要求,现场受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投诉举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好农资产品市场,确保春耕生产安全。
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下乡进村26村,抽取农资样品60余个,查办假冒农资货值9.95万元,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受理投诉举报10余起。
广西桂林进村入户打假护农惠农见效
本报讯(伍艳玲吕耿记者庞彩伟)近日,广西桂林市质监局深入开展了“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切实做好“护农惠农”和“打假保生产”工作。
截至目前,各级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849人次,深入58个村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共检查农资产品500多个批次,抽取农资样品193个,免费检测样品42个批次,查办农资案件17起,查获假冒伪劣化肥27.7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3万元。
山东临沂落实生产责任做好安全工作
本报讯(刘英)为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近日,山东临沂市质监局在全市系统打响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春季战役。这次战役的重点:一是认真开展人口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二是加强对化工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四是认真开展重点隐患设备、重点监控设备的检查整治工作。
行动中进一步明确了质监系统监察、检验、执法和区域监管机构各自的职责,针对到期设备较多、部分机电类特种设备未登记的状况,向各县、区局下发隐患督办函14份,督促各县、区局和特检分院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登记、检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注册登记设备769台,已检验设备1159台,受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138起,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45次。目前全市特种设备数量达到19854台,作业人员12682人,特种设备检验率达到98.5%。
河北承德打击假冒伪劣护航家电下乡
本报讯(祝飞魏爱新)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日,河北承德市质监局重点打击借家电下乡之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翻新废旧家电产品和伪造冒用家电下乡标识等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该局对全市农村消费类电器产品共重点检查36个乡镇,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的重点产品是彩电、冰箱(柜)、手机、洗衣机、热水器、电脑和摩托车类,检查经销彩电、冰箱(柜)、洗衣机、热水器的门市32家、经销手机的门市42家、经销电脑的15家、经销摩托车的12家。
贵州遵义重点走访督察狠抓特设安全
本报讯(记者欧阳维民刘艳)日前,贵州遵义市质监局出动所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主要企业进行走访,时刻绷紧特种设备监管这根弦。
据了解,此次主要走访对象为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及重点监控危险源,同时,要求各基层县局走访对象不少于10家。据监察人员介绍,在这次走访中,发现了两个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一是一些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其特种设备技术参数不稳定,容易造成隐患;二是一些企业降薪裁员,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强,甚至人员缺位。因此,每到一个企业,监察人员都要找到分管领导、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及操作人员进行耐心的沟通交流。为使监管部门与企业拧成一股绳,共保特种设备安全,该局还对近两年来该市的特种设备安全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