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药监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国情农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持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充分认识农药是现代农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预测,2015年全球人口约为73.49亿人,2030年和2050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上升至85.01亿人和97.25亿人。近年来,全球可耕地面积一直维持在14亿公顷左右,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耕地面积的增长空间极为有限,甚至存在减少的可能性。为满足未来粮食需求,只有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而在农林业生产中,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1/3,使用农药,能有力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当今,全球农业均已使用农药,但每年仍有1/4的农作物损失,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若不使用农药,损失将翻番,有的甚至绝产绝收。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大国和农业大国,但人均耕地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粮、棉、油、糖、果、菜、茶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由于生态条件复杂,中国又是一个农作物有害生物多发国,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高达上千种,常年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百余种。近些年来,全国每年农牧林的病虫草鼠害等发生面积在90多亿亩次,其中病虫害发生面积占70%以上。频繁发生或大规模发生病虫害,会造成农牧林生产重大损失,施用农药是目前快速、高效、简便和必要的防治手段。我国常年防治各有害生物的面积在100多亿亩次,有效地保证了全国农牧林生产的安全,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000多亿公斤,挽回棉花损失15亿公斤左右,挽回油料损失36亿多公斤,还挽回数量巨大的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损失。本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年年丰收,粮食连续十几年增产,农药的使用功不可没。农药对草场和林业生产保护的意义也很大。

未来我国的人口将持续增加,老龄化加重,农业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使用农药更是必不可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农作物病虫害呈频发、重发趋势,加之国外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的数量剧增,频率在加快。因此,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的使用,对确保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农产品供给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农药产业发展迅猛已是全球农药生产贸易使用第一大国

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是农药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能生产500多种有效成分的原药和制剂。目前,我国有各类农药生产企业2,500家左右,农药年产能(实物量)500万吨以上,年总产量(折百量)150万吨左右。一半的农药生产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占1/3多,西部地区不到1/4。近些年,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5省农药产值占全国2/3以上。农药剂型种类齐全,除乳油、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毒饵、烟剂、气雾剂等常规剂型外,还大量生产水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以及飞防使用的超低容量制剂。但我国农药企业正处在由仿制为主转向仿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过渡阶段,目前我国登记的600多种(有效成分)化学农药中,85%以上是国外农药企业所创制的。

与世界其他国家农药行业的高度集中比较,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数量多,绝大多数规模偏小。目前登记农药的生产企业有2,300多家,呈小、散、多局面,登记农药品种(有效成分)660多种,农药产品3.5万多个,相同品种的产品太多。农药行业发展累积的深层次矛盾非常突出:重复建设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社会资源浪费、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未形成;农药污染物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对生态环境极为不利,农药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绿色农业生产的需要等。因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入进行农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3、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农药对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作用

人们使用农药的目的,是利用其毒性杀灭侵害人类利益的其它生物。因此,不合理使用农药会产生农作物药害、人畜中毒、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食品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近百年,由于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剧高毒农药还大量存在,农民使用农药的技术水平低下,又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及必要的装备,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农药中毒,农药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不可掉以轻心。

传统的长残留高毒高风险农药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也带来严重威胁,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埋下隐患,因此,农药的减量控害、合理利用、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3.1农药负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在农药大规模应用之初,着重于农药的毒性及有效性,研发上强调杀虫、杀菌及除草的功效,却往往附带着损害农作物本身,也一并将有益的昆虫或微生物等杀灭,甚至对土壤及水资源环境造成危害。长期大量不加节制地滥用化学农药,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病虫草抗药性上升,农药残留增加和病虫害再增猖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大量农药残留物积累于土壤中,流失到水域中,散发在空气中,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一些土壤、湖泊、河流、地下水和沿海海洋,甚至空气受到污染。现在农业化学物和其它污染物已经超出自然净化的负载能力。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两成,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等的有机污染,其恶果是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伤害有益土壤生物,致使土壤地力肥力严重下降。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其中有1/10以上的耕地低于0.6%。不仅综合治理难度大,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还使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迅速产生,农药的浓度越用越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我国主要农业害虫很早都产生了抗药性,最典型的是棉铃虫,上世纪90年代,在华北棉区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农药广泛应用,甚至滥(乱)用和过度使用,杀伤了大量病虫天敌,诸如某些土壤微生物、天敌昆虫、蜂类、鸟类、蛙类、蛇类等数量锐减,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目标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使害虫大发生频率增加,大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3.2农药负作用造成农产品质量不安全

3.3农药负作用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农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3条途径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危害人身健康,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调查报告称,农药残留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粮食、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长期累积在人体内,可以诱发基因突变,致使癌变、畸形的比例和可能性提高,对人体内的酶和生殖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农药毒素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会损害大脑、肝肾、心脏、生殖系统等器官功能,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诱发疾病,甚至造成青壮年不育不孕。调查发现,经常接触农药的农民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比那些没有接触过农药的人高出90%。欧美一些国家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受到农药等化学物污染农产品,对人身,特别是对胎儿和婴幼儿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4、必须加大农药监管力度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举措的有效实施

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了,为了更好加强农药的监督管理,已将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全程监管职能划归农业部门。因此,全面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是农药监管的当务之急,当前重点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做好法律赋予的四项加强农药监管的行政许可工作,即农药登记许可、农药生产许可、农药经营许可和农药登记试验许可,在源头上把好农药监管关。国家在管理上“减政放权”,大力推行政府“放管服”时期,增加和加强农药的行政许可,说明国家和政府对农药监管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要更加扎实地抓好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和支持农药生产企业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研制、生产高效低风险的农药品种。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尤其是限用农药定点经营的规范行为;农药经营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犯罪行为等。加强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的指导与监管,开展农药安全使用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在用药关键时期,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检查农药使用情况。

4.1提高农药产品登记的科技水平,从源头管理上把好准入退出关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认真执行农药登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药产品登记数量,要增加农药登记的科技含量,提高登记门槛,严格审查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产品,严格限制混配制剂产品登记。鼓励使用低毒低害助剂和已登记产品优化配方或剂型,及时淘汰有毒有害助剂和落后的配方或剂型。加强和完善登记后再评审制度,建立健全农药退出机制。对已登记15年以上的农药产品,尤其是对前几年大量突击由临时转正式登记的农药产品,开展全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评价,加快淘汰对农产品质量、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产品。对已知的有较大危害或较大风险的农药产品,不予延续登记,及时采取撤销登记、禁限用措施,还要督促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对现有高毒农药产品,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加强风险评估,有序退出,加快淘汰。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风险小农药和生物农药登记,支持小宗作物用药登记。

4.2依法加大农药市场整治力度,从农药生产经营上把好质量关

杜绝低质劣质的农药产品进入市场,杜绝无证无资质的生产经营者进入农药行业,必须持续开展农药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无证生产销售农药、制售假劣农药、非法经营使用禁限用农药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农药违法人员禁业制度。实行属地管理、检打联动,专项整治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推进网格化监管。

加强农药产业调控,促进农药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关停和取缔生产简陋、环保条件差的众多小农药作坊和加工点。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风险的落后产能,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好生产关。引导农药企业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提高集中度,降低环境风险。

严格执行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依法及时公开抽检结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强农药经营场所、经营人员、经营行为等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依法撤销经营许可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

4.3持续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从农业生产环节上把好使用关

国家农业部门从2015年开始,组织开展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有利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学选药用药,减少农药用量是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绿色防控减量步伐,用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利于大幅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还要努力改进施药器械,提升植保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雾化和沉降度,减少跑冒滴漏,提高防治效率。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精准对靶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指导农民严格遵循农药安全使用准则,按照安全间隔期施药。继续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科学植保、绿色植保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专业化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绿色植保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结合,注重用药安全,实现农药减量,节本增效,保证防治效果,保障农田生态安全。

4.4加快低毒低风险农药替代长残留高毒高风险农药步伐,以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为引领把好品种关

加大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风险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长残留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的力度,是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的必然要求。近20年以来,国家已禁用了22种高毒农药,高毒农药产品登记的比例从2007年的35%降到了2017年的2%以下。农业部门的有关决策显示,将继续加大力度,强化各项措施,加速高毒农药退出,对现有的12种高毒农药,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多措并举”的原则,2年内禁止使用2种,5年内逐步禁止使用剩余10种。

与此同时,国家加快了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推广应用。从2011年开始,农业部门就开展了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组织专家制定低毒低残留主要农药名录,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使用。还大力发展生物农药,为农民种植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提供保障。我国已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102个、产品3,500多个,分别占农药登记的16%和10%,每年仍以4%左右的速度递增。据统计,我国生物农药年产量(实物量)达到近30万吨(包括原药和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8%,生物农药防治覆盖率10%左右。

要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药残留限量制定和减量控害为统领,全力助推质量兴农,以淘汰高毒农药和使用低毒低风险农药为重点,全面贯彻绿色兴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助力。

THE END
1.河北省农药信息网我站参加2024年农药药情信息技术交流会2024-11-20 农药登记试验业务工作交流会在北京举办2024-11-18 关于公开征求《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2024-11-18 农药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技术培训班在安徽合肥举办 2024-11-18 河北省农药检定监测总站党支部 迎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nyjds/nyglgzdt/
2.中国医药信息网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审议通过2025年版《中国药典(草案)》2024-11-27 国家药监局批准盐酸佐利替尼片上市2024-11-20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2024-10-19 数据要素赋能药品智慧监管——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2024https://www.cpi.ac.cn/zx/xyzl/
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质检部门连续退运了多船美国玉米,因为从中查获未经中国批准的MIR162转基因玉米。 ? 分析师和贸易商称,中国国内玉米库存充足,加上禽流感疫情导致动物饲料需求放慢,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也可能促使中国拒收美国玉米。 ? 一位德国贸易商表示,(中国取消美国玉米订单)意味着大量美国玉米需要在亚洲http://scnycxtd.com/cdfmzj_nky/f/main/index?id=9710df80-953e-4911-95ae-eb1d9bec2be4
4.中国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说明打开浏览器,搜索“”中国农药数字监管平台” 点击第一个“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 桌面上显示“该网站不是私密网站”,点击忽略警告,继续访问。 平台通知页面,点击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视频教程。 点击教程链接。 观看教程具体讲解,(系统资料下载,临时账号申请,系统安装等),请完整观看视频教程,学习怎么操作农资进销存管理https://www.meipian.cn/1gnt92ig
5.云南农药数字监管平台上线神州信息助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农药平台1月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神州信息(000555)处获悉,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投资、神州信息承建的“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近日通过专家验收,正式上线。该平台是全国首个省级落地、首个全省联通、首个兼容历史数据的农药平台,也是农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成果。 https://wap.eastmoney.com/a/201901281035560014.html
6.《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全文完善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制定实施方案,综合利用物联网、3S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农药登记数据、市场执法监管数据互通共享,优化农药市场监管,为基层开展农药执法监管提供支撑服务。推进高毒农药追溯系统建设,强化农药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设电子追溯码体系,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7.农药大数据系统1、中国农药数据监管平台的作用和重要性 2、中国农药进口数据 引言: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农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的使用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药效果,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了农业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697843.html
8.云南建成农药数字监管平台试运行效果良好经济云南频道云南网讯(记者 张蕊)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强化对农药生产、经营、监管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水平。2018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投资建设了“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目前已通过专家验收,正式上线试运行。 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由农药基础数据平台、农药信息查询系统、农药监督服务https://yn.yunnan.cn/system/2019/01/07/030172164.shtml
9.农药电子台账首选品牌农资电子台账数字管理平台农销乐(乐销药)是首屈一指的农资软件提供商,已成功帮助中国10万农资店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帮助您了解每个客户、每种产品的收益、哪个产品卖的最好,经营细节一目了然,让农资生意变简单!农销乐农药电子台账是一款农资管理软件系统,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农资电子台账、农https://www.nongxiao123.com/news.html
10.潍坊市农药监管追溯平台台账使用关系图.PDF潍坊市农药监管追溯平台台账使用关系图 登录平台网站注册企业账号 下载客户端(电脑端、手机端) 修改密码 添加企业人员 维护库存 (添加农药产品) 添加进货台账 操作销货台账 经营许可申请 1 潍坊市农药监管追溯平台 农药经营单位台账使用指南 (2018.6.11) 一、申请平台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502/8031006116002021.shtm
11.安徽省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全名单)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方晓东,游利兵,梁勖,余吟山,鲍健,朱能伟 3.城市路网移动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法与综合监管平台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完成人:康宇,刘文清,曹洋,尤坤,王小虎,李泽瑞 二等奖(5项) 1.便携非正交3D坐标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 http://m.yz-sme.com/nd.jsp?id=936&id=936
12.湖南长沙食品安全工作亮点调查食品安全品牌建设资讯开福区潮宗街提质改造后成为长沙又一条网红街道,针对街道上的小餐饮问题,当地监管部门联合阿里集团、中国电信等第三方平台,试点推进“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实现外卖小票与食安封签“一次打印、一次使用、一餐一签”,避免了餐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通过在餐饮店内安装摄像头,将视频信息连入“饿了么”APP,让消费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13710
1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检查的通知中国农业监测预警三、紧盯关键领域,加强互联网经营农药监管 互联网经营农药要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要加强对拼多多、抖音、快手、微信、淘宝、天猫、京东、一亩田等电商平台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电商平台对农药经营商户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依法查验其农药经营许可证和与所售农药相对应的农药登记证,监督农药经营https://dev.agri-outlook.cn/portal/article/index/id/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