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赣南脐橙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解析:如何打造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安远脐橙网

兴产业典型之一。当前,赣南脐橙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有条件有能力形成更先进、高效益、适应性广、产业链完备、农民获得更多利益的产业模式,有条件有能力打造为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有条件有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世界农业产业贡献中国智慧。

1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

赣南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位居全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之首,也是首批“中欧100+100”互认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赣南脐橙在品种选育、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果品销售、贮藏加工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发展脐橙产业已成为赣南人民的自发行为,高质量发展赣南脐橙产业已成为政府、果农等各方共识。

1.1产业生态稳步发展

赣南脐橙现有的几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已初具稳定的产业链,如:安远橙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杨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赣南脐橙母子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公共区域品牌享誉世界的同时,“橙皇”“维鲜”“农夫山泉17.5°橙”等重点企业品牌颇具市场影响力。赣南引进和培育了信丰农夫山泉饮料有限公司、江西果然食品公司等脐橙深加工企业,基本消化了低价值、残次果和未及时鲜销果品的加工需求,提高了果品附加值,提升了产业效益。由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发的柑橘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技术得到积极有效推广,其产品热销全球。

1.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3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12.93万hm2,基本恢复到2012年柑橘黄龙病暴发前的历史最高水平;脐橙产量达到186.49万t,为历史新高。其中,宁都、信丰、安远、寻乌、瑞金、会昌、兴国等县脐橙面积均恢复到1万hm2以上(表1)。各地果农基本认可了黄龙病可防可控的理念,掌握了高效防控技术,2017年以来,全市柑橘黄龙病控制在发病率5%以下的低度流行状态,其中2020—2022年连续3年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图1)。

表12023年赣州市各县市区脐橙种植面积和产量

图12013—2022年赣州市全域脐橙黄龙病发病率

1.3产业基础相对稳定

一方面是将一批产业农民技术人员纳入职业体系。2021年首次完成了赣州市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为突出赣南脐橙特色品牌,专门设置了脐橙农民农艺师和脐橙农民助理农艺师。2021—2023年3年间,共评审出脐橙农民农艺师1158名,脐橙农民助理农艺师890名,分别占农民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总人数的55.12%和63.57%(表2)。另一方面是果园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不断加强。赣州市坚持每年创建一批标准化果园,推行“矮化密植、高干低冠、宽行窄株”栽培模式,推广全园深翻熟化改土、增施有机肥、肥水一体化、果园间作与生草栽培、全园撒施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假植大苗上山、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集成实用技术,不断提升赣南脐橙标准化建设水平。

表2赣州市农民农艺师和农民助理农艺师分布(2021—2023年)

1.4销售模式与时俱进

近年来,赣南脐橙产业坚持以一个县对接一个区域的“主销城市”战略,实行总经销和多点直销相结合的办法,做到超市有专柜、批发市场有专区、社区有直销点,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覆盖全国省、市、县三级城市的市场营销网络。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电商已成为赣南脐橙销售的重要平台,依托电商开启线上营销新潮流,助力赣南脐橙产业焕发新活力。截至2023年12月上旬,以抖音电商为例,赣南脐橙销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289%。安远县组建了东江电商集团,全县脐橙电商有2000多家,约有2万名果农从事电商行业。2023年11月22日,知名电商平台东方甄选”在安远县开展脐橙溯源直播,一天销售20万单。

2制约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2.1产业产品安全令人担忧

企业、私人从网络或外地采购苗木情况时常发生,不少地方未能从产业安全高度进行有效管控,存在新病虫害传入的隐患和苗木种源不安全的风险。柑橘黄龙病统防统治还有薄弱环节,失管果园、门前屋后等零星果树的防控需要进一步强化。未经生产许可、质量不达标的违禁农药、降酸化学品等生产投入品仍存在,果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2.2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凸显

发挥。因异地执法、法律依据缺乏等原因,外出打假维权难度大,对电商平台假冒现象缺乏有力打击手段。以品牌共建共享而形成的产业链各级利益共同体联结不够紧密,缺乏抱团发展的理念;大多生产者仍以初级合作为主,公司、合作社对果农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指导、资金投入、风险承担不够,精品品牌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2.3人才梯队培养“政府缺位”

市、县、乡三级果业技术人员均存在流失、弱化问题。省域内独有的近13.33万hm2脐橙产业区服务管理机构—赣州市果业发展中心果树技术推广站被撤销,现有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受阻,没有上升空间,新的技术人员进不来。有的县市区果业机构级别降低或合并,有的县果业技术人员全部剥离,不再保留事业编人员,专业技术力量严重削弱。乡镇因机构改革撤销了果树技术推广站,仅设果树技术员岗,现大部分为兼职人员。缺乏强大的果业技术队伍支撑,主流技术得不到很好推广,导致脐橙产业难以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

2.4果园设施保障迫在眉睫

在新果园建设、老果园改建公共设施及果园机械化推广过程中,生产用水问题仍未得到保障,机械化水平提升慢。赣南果业最需要予以农机补贴的果业机械包括:果园轨道运输机、水肥一体化设施、果品分选分级设备、挖掘机以及无人植保机等。目前,广泛应用的大疆系列无人机每台仅补贴8000~12000元,只占总价的13.8%~20.1%,其中南康区在获得国家补贴后每台再给予补贴10000元;水肥一体化设备2020年之前列入了购机补贴,但在2021年取消了;果园类小型挖机被认定为工程类机械,没有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

2.5产业标准体系亟待推陈出新

2.6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差距较大

当前赣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都外出务工,果园作业劳力多为60岁以上的农民,且妇女居多,果园用工日益紧张。若干年后可能面临无工可雇的困境。赣州市虽有信丰好人好果合作社、安远的嫁接队修剪队、各县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但是距离果园以技术为核心的全托高质量服务还有较大差距。

3持续推进赣南脐橙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标“新奇士”“佳沛”等世界知名水果品牌,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健全产业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模式,把赣南打造成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3.1高度重视产业安全

3.1.1严控源头苗木安全

严把企业或个人引进推广新品种、生产不安全甚至是带有危险性病害的苗木管理关,建立新品种推广体系和苗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广使用安全苗木,从源头保障苗木安全,加大对不安全苗木生产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1.2严防源头果品安全

建立果园投入品源头控制监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从源头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对发现使用非法投入品的违法现象,全过程追溯、全部参与者进行处罚,特别是源头提供者加重处罚。

3.1.3严禁源头危险性病虫害侵入

3.1.4严堵流通领域重点环节安全漏洞

对脐橙重点流通节点、公共节点进行重点检测、监测并分析,嵌入便捷的公共服务和要素配套。在市场端依法严打,对早采进行严格限制和处罚。

3.1.5加大柑橘种植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定期评估现有保险政策,适时调整优化确保政策实用性。发动果农积极参保,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

3.2高度重视品种的研发和品质的提升

3.2.1重视柑橘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

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种质保存和特色品质保持,加大本地野生柑橘资源的保护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予以长期支持。

3.2.2加大对本地区新品种的研发和储备

激励本土柑橘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探索研究,力争培育出更加优异的脐橙新品种,培育出能延长产品供应期的脐橙新品种。

3.2.3规范引进新品种

3.2.4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或江西省对赣州市全域实施“沃土工程”的支持,坚持实施土壤改良,集成应用深翻扩穴改土、中耕松土、撒施生石灰等土壤改良措施,实施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施足农家肥,增施有机肥和间作压埋绿肥等,

以有机沃土推进果品品质提升。

3.2.5向上争取全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3.3更加重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3.3.1培育不同层次的脐橙品牌

实施脐橙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加大精品区域各类品牌培育,不断丰富脐橙企业品牌。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以生产绿色农产品为目标,在现有赣南脐橙品牌价值力影响下,增加高端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赣南脐橙品牌形象,真正体现优果优质优价,消费端带动生产端升级。根据不同的行业标准,丰富果品种类和级别,如绿色、有机、富硒等脐橙标准。在国内柑橘销量整体饱和的情况下,鼓励企业未雨绸缪做好标准化技术、基地、销售主体准备,创建面向世界的赣南脐橙企业品牌,推进赣南脐橙走出国门,增加国际市场销售份额。

3.3.2精准运用脐橙数据赋能品牌效应提升

深度分析脐橙市场数据,依托安远、信丰建立的脐橙产业数据库,将分散于生产端、过程端、物流端、消费端等各种底层数据整合入库,将脐橙物流信息和可追溯系统深度结合,把脐橙的品质、口感、外观和消费者相对应,分析各个地域消费者习惯,在强化果园产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建立消费者新模型,创建精准营销新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建立第三方信用平台,将本地各类产业主体纳入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出赣州市信用管理评价标准和体系。建立企业品牌价值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投入品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等综合评价,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数,定期发布榜单,提升本地企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3.3保护赣南脐橙品牌市场不受侵犯

3.3.4丰富赣南脐橙品牌文化元素

推进脐橙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产业文化元素。建设脐橙博物馆、脐橙公园、脐橙科普游学观光基地;举办脐橙文化节,通过采橙果、听橙歌、看橙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丰富的脐橙文化;探索将脐橙文化与改革开放文化相融合,深入挖掘赣南脐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事,提前谋划改革开放50周年影视作品,争取中宣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拍摄以改革开放为主题,以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为主线的影视剧,讲好脐橙故事,进一步浓厚脐橙文化并强化“赣南脐橙”品牌宣传,巩固赣南脐橙靓丽品牌名片和美誉。

3.4更加重视科技人才支撑

3.4.1重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支持开展赣南脐橙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强产业科研团队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品种、技术、产品研发储备、承接、积累,培养全产业链人才,特别是鼓励引导青年人员投身到赣南脐橙产业中。

3.4.2重视产业人才体系保障

3.4.3重视校地合作

3.5加快建立现代产业链标准体系

3.5.1强化标准化脐橙园推广

制定标准化建园和栽培管理标准。推进果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果园建设,推广果园机械,提高准入标准,指导果农推行标准化种植,保障脐橙果品安全,建立高效便捷、快速反应果园管理技术服务体系,保障标准脐橙园的全面推广。

3.5.2实行果品品质全域监测

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现代脐橙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产地环境、品种种质、投入品管控、栽培管理、产品加工、贮运保鲜、包装标识、分等分级、品牌营销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建立果品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统筹监管部门力量,创新果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果品安全市、区县、乡镇、村四级监管体系建设。

3.5.3建立产品全过程追溯体系

采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苗木商、种植者、加工者、销售者管理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环境、品种、砧木、产量、质量、投入品使用情况等基本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数字农业、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全市统一的产品安全信息预警和发布平台,建立覆盖原料、生产、包装、物流、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的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强化脐橙产业主体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主体责任,形成产品质量和安全源头全过程可追溯保障机制。

3.5.4构建不同层次区域品牌评价标准

实施区域品牌分层管理,划分不同品牌类型和准入管理规范,进行监督和支持。对区域内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进行评价和推广,提高品牌可持续市场竞争力。

3.6加快健全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6.1建立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模式

以现有农机推广使用为重点,提升脐橙产业生产端机械化作业水平。引进有实力的农机企业,强化新型山地农机技术和装备引进试点,支持果园开展宜机化改造、标准化建园,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升果园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引导、指导果园适度规模开发,引进山地机械化设备如丘陵山区果园多功能作业系统、果树修剪机等。进一步加大果园农机产品购机补贴力度,市级层面应对目前应用广泛、需求旺盛的植保无人机、肥水一体化设施、山地型小型挖机、丘陵山区果园多功能作业系统、果树修剪机、脐橙采后智能分选设备等机械设备给予购机重点扶持,提高整体农机购置补贴扶持水平。建议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采取叠加补贴政策,加快各类适宜农机在果园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3.6.2壮大产业服务链

积极扶持发展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健全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机服务、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果品收购、果品分选、物流配送以及柑橘果园托管等果业服务。实施脐橙产业工人培育计划,将脐橙普通用工不断培育成产业工人,拓宽产业富民的渠道和方式。

3.6.3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

3.7扶持规范农村电商平台发展

不失时机推进脐橙产业融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互联网平台,指导各地与平台企业合作,探索“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经验模式,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培训,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推进以电商为核心的现代营销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果农及果企利用自媒体,通过直播销售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赣南脐橙网络销售和电商企业发展。发挥新型带货平台的优势,让正规的、放心的、安全的购买渠道助推赣南脐橙正品走向国内千家万户、走向世界,融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市场。

3.8支持发展果品精深加工

赣南脐橙产业虽取得佳绩,但仍面临挑战。通过解决问题,有望打造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为中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THE END
1.当下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与突破策略探索农村电商发展的意义 发展农村电商能够极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电商通过线上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对接到消费者,打破了地域限制,电商平台上的价格竞争也促使农民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进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国际市场,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销http://jjdb.sdenews.com/jjdb/jjdb/content/20241127/Articel04003MT.htm
2.关于印发《安远县脐橙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七)营销体系与电商平台建设………57 (八)品牌建设与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62 (九)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66 (十)果旅结合及产业融合建设………70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74 (一)加强组织保障………77 (二)强化资金支持………78 (三)推进科技创新………http://www.ay.gov.cn/ayxxxgk/xxgkzfwj/202304/f3a3da03ef794584b393922d2182146a.shtml
3.农村电子商务电商发展调研报告(通用6篇)而伴随着“互联网+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市场迅速得到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打通农业产销困境的重要通道。 从传统的现金易物到如今的网络线上交易,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化器”,是新经济形势下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战略新产业,在浙江已渐成气候。浙江省为此出台了支持电商发展的《关于深入推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1jox8yg.html
4.农资电商发展现状解析,线上线下融合新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农资电商发展现状及运营策略分析 1、分析电商发展趋势,明确目标受众和盈利模式至关重要,企业需评估自身资源,包括资金、团队和行业影响力,以整合资源,提升平台运营效率,不同电商模式各具优势与劣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式,在农资电商这片广阔的市场中,尽管竞争激烈,但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电商领域http://m.9213.net/7FC46CbA0877.html
5.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未来,王子杰预测,在目前的电商平台之外,拼多多和抖音大概率也要入局,中东电商很快会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至少还有3-5倍的增长空间,另外,快递行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也会加速当地电商发展。 不过,中东电商市场发展相对初级,有巨大的空间,也意味着不小的难度。 首先是政策层面。跨境电商涉及到多项税种,例如,沙特对通过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6.阿里研究院: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docx阿里研究院: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docx,“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阿里研究院 2022 年 4 月 课题组成员 顾问 朱守银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副院长高红冰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8/6015053113004152.shtm
7.农资电商未来发展四大利好你知道吗?南方+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产品市场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而农资电商也将成为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农资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农资企业也正在向电商平台转型。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农资电商平台也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4/c8535499.html
8.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按照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数字农业融资约束问题的主导机构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可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分为四种,具体包括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模式、基于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模式和基于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综合模式。 (一) 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模式 http://www.sfi.org.cn/news_detail/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