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网上商城实现“能采、愿采、必采”
本报讯日前,小额物资、零星工程和小型服务采购将上架海门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江海商城平台,这是该平台于2019年扩容后在采购品目方面的再次升级。统计显示,该平台自2018年6月运行以来,总计共完成采购项目1119个,预算金额达1493.68万元,节约资金118.22万元。
据了解,“江海商城平台”运行以来有效破解了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的难题。为此,今年年初,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门分中心全面扩容商城品目,使上架的商品从最初的几千种扩大到了几万种。作为打造并推出“江海商城平台”的江苏省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一开始建平台起就明确了“能够采购”“愿意采购”“必须采购”的“三步走”战略。即,实现从能够在“江海商城平台”进行采购,到愿意在商城进行采购,再到必须在商城采购的目标。
一是让采购人能够在网上商城采购商品。该平台自2018年6月运行以来,“江海商城平台”进行了两次升级扩容,目前本地供应商有50多家,大型电商有6家,商品数量达几万种,涵盖小额物资、零星工程和小型服务。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货物和机关单位日常用品品目丰富,商品应有尽有。目前商城的商品很“全”,只要采购人想要的,供应商都能提供。
三是让采购人必须在江海网上商城采购商品。要想达到“必须采购”的最终目标,还必须切实发挥出江海商城“监管严”的特点。该市要求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货物,采购人必须在商城采购,并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评价。同时,江海商城在服务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所有区、镇、村等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此外,“江海商城平台”上所有采购项目、所有采购环节、所有合同全程留痕可追溯,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真正实现“线下无交易,网上全留痕”,彻底杜绝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廉政风险,也有利于提高主管部门的监管效率。
据悉,海门市推行的“江海商城平台”的“三步走”战略,是推动政府采购阳光规范操作的必要举措。这样不仅打破了价格壁垒、专供特供、监管困难等问题,也有效节约了政府采购资金,为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奠定了基础。
(张程锦王会祥)
责任编辑:LIZHENG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可以破月、破季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