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电脑(ENIAC)的诞生:1946年美国
二、四个发展时代(按照使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电子管(真空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千个电子元件以上的芯片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集成10万个以上电子元件的芯片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三、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冯.诺依曼
四、计算机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实体)
硬件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软件:程序+文档
软件的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软件是硬件的灵魂,计算机系统的最大能力还是由硬件决定的。
五、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有判断能力、高度自动化
六、分类(按大小规模分类)
1、巨型计算机
2、大型和中型计算机(银行与大型企业)
3、小型计算机
4、微型计算机:PC个人计算机
七、计算机大小规模虽然不一样,但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却是基本相同。
八、微型机的种类与发展
1971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四位)美国Intel公司
1、分类
①按微机生产厂家及微机型号:IBM-PC及兼容机,PS/2,非IBM公司的苹果机及麦金塔机
②按微机所用处理芯片分类:Intel和非Intel
③按微处理器芯片位数分类:最有标志意义的是芯片的位数,现在所用的都是64位
2、发展:按字长来划分年代的(5代)
第五代微机:64位,只要是奔腾(Pentium)
3、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PC机
九、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速度、字长、存储器容量、存取速度
1、计算机的速度:主频、运算速度、存取速度(内存>硬盘>光盘>软盘)
2、字长:计算机一次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计算机中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数据。
二进制:由0和1组成,逢二进一,即1+1=10
字长越长,运算速度和效率越高
3、存储容量
位bit:最小单位
字节Byte:基本单位1B=8bit
1KB=1024B1MB=1024KB=1024*1024B
1GB=1024MB1GB=1024*1024*1024B
1个英文=1B1个汉字=2B
十、计算机的应用领域(6个)
1、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领域:人事管理、人口统计、仓库管理、银行业务、文献检索、预订机票,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会计电算化。
2、科学计算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5、计算机通信
6、人工智能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实体)
冯诺依曼硬件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CPU
2、内部存储器:由于内存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所以它的存取数据的速度比外部存储器要快得多.
分类:
ROM只读存储器:断电后,内容不丢失
RAM随机读写存储器:断电后,内容丢失
3、外部存储器(软盘、硬盘、U盘、光盘)
①软盘
种类:3.25英寸和5.25英寸
容量:1.44MB
盘符:A:,B:
必须经过格式化才能使用
磁盘存储容量=盘面数*每面磁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存储容量
当软件盘露出小孔,处于写保护状态,软盘的数据只读不能写
②硬盘
特点: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不易损伤
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
盘符:C:、D:、E:
③U盘
种类:无驱型(WIN2000)、加密型、启动型
④光盘
特点: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便宜
种类:只读光盘CD-ROM、只写一次型光盘CD-R、可擦写型光盘CD-RW只读光盘CD-ROM
技术指标:接口标准、数据传输率、缓冲区大小
数据传输率:X表示单倍速=150KB/S
52X=52*150KB/S
只写一次型光盘CD-R:只能写一次信息,写入后只读取而不能修改或删除其中的信息。
可擦写型光盘CD-RW:允许用户多次读写
四、输入设备:把人类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1、键盘: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组成:字符键、功能键(F1)、光标键、控制键(CTRL、ALT)
2、鼠标
分类:机械式和光电式
3、扫描仪:把图片、文字扫描到计算机中
分类:手持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工程扫描仪、胶片扫描仪
4、音频输入设备:话筒和音频卡(声卡)
5、视频输入设备:摄像机、录放像机
6、触摸屏
五、输出设备
1、显示器:
种类:CRT纯平和LCD液晶
性能:
分辨率:1024*768表示水平方向有1024行,垂直方向有768列
点距(最小像素的直径):0.31mm、0.28mm、0.26mm、0.25mm
点距越小,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好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程序+文档
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管理、维护计算机资源
应用软件: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
系统软件的组成:操作系统最为重要,它是所用软件的核心。
1、操作系统OS:用于管理、操纵、维护计算机各种资源并使其正常高效运行的软件
主要功能:CPU管理、存储器(内存)管理、输入输入设备管理、数据和程序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不能运行。
MS-DOS,windows(图形界面,多任务,多窗口),OS/2,UNIX
2、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将人类高级语言编译成机器语言可以识别的目标程序
把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处理的核心数据管理问题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工作的总称
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甲骨文,DB2
4、网络软件
组成:网络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
最终决定网络使用方式与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还是网络软件,尤其是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Netware,Unix,Linux
5、诊断程序和工具软件
病毒防治软件(杀毒软件)是工具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
电子表格软件:EXCEL,LOTUS1-2-3
图形处理软件:Autocad,3DMAX
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ware
程序设计语言
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属于过程性语言)
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通用语言和专用语言
通用语言:C、Delphi、JAVA
专用语言:用于某一领域LISP,PROLOG
过程性语言:
非过程化语言:FOXPRO,第四代语言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一、定义: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议下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