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11.20
一、
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并给予改正)
1、劳动法是保护劳工之法,劳动保障是劳动法的宗旨和使命,因此,劳动保障的对象即是劳动者。
2、劳动合同条款凡是与集体合同条款不同的,一律无效。
3、集体合同对其终止后仍存续的劳动合同,不再有约束力。
4、凡是提供了劳动的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6、劳动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的,这个合同可以不予执行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享有劳动自由,意味着双方可以排除国家法律的强行性规定,自由签订劳动契约。
8、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工。
9、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实行酌情赔偿原则,而不是要求赔偿全部实际损失额。
10、凡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具有就业资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劳动权2、最低工资标3、养老保险4、劳动法基本原则5、劳动执法
三、不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的是(
)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2、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
B、刘某与—家外资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按月支付,后该外资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停发刘某3个月工资,声称三个月后连本带息补发
C、张某与某建筑工程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试用期内感觉体力不支,萌生辞职念头
D、李某因工负伤,治疗期满伤愈出院后欲到一家工作条件较好的单位工作
3、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是(
A、劳动合同因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
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
4、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企业法定代表人
B、地方工会
C、基层工会小组
D、职工推举代表
5、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A、外勤人员
B、出租车司机
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
D、铁路巡检工
6、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但仍享有工资支付请求权的三种情形(
A、
法定休假日
B、
婚丧假期间
C、
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
D、
公休日
7、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下面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A、某砖厂女职工董某怀孕期间,厂里安排她简单打扫清洁卫生,不再做搬运工
B、某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便要求每个职工每天加班1个小时,怀孕达6个月的女职工刘某也不例外
C、某公司通知其女职工周某,鉴于她的孩子已满13个月,公司决定恢复她“三班倒”的工作制
D、某矿山女职工肖某被安排到井下工作
8、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劳动监察机构及劳动监察员享有的权利(
A、调查权
B、决策权
C、处分权
D、检查权
9、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调解原则适用于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
B、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行调解
C、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
D、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
10、用人单位在劳动方面的刑事责任有(
A、重大安全事故罪
B、违章冒险作业罪
C、妨碍执行公务罪
D、强迫劳动罪
四、
辨析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
2、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五、简答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共16分)
1、
2、工资请求权的特点有哪些
3、劳动合同的效力?
六、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6分,共19分)
1、煤矿决定招收井下作业工人50名,其中有20名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拿出事先
试分析:(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行为?为什么?
(2)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有违反法律情况?为什么?
(3)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某公司以“末位淘汰制”作为本公司规章制度,要求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问题:某公司这种做法有没有法律依据?为什么?
3、胡某与某私营皮革制造厂签订了五年期劳动合同。其中约定:劳动过程中出现伤残,责任自负。1995年8月,胡某在操作机器时,因皮带断裂而砸伤左手,住院治疗20多天,需交往院费、手术费、药费等人民币共计52,760.80元。出院时,该厂只支付治疗期间工资,医疗费用全部由职工自理。为此,胡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该厂支付其全部医疗费用。
试分析:(1)本案该如何依法处理法律根据是什么
(2)劳动合同中规定“伤残责任自负”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如何作出裁决
劳动法试题(三)答案
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并给予改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并给予改正)
1、是宪法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劳动者权利,是劳动者这一特定角色主体享有的,是一种利益、资格、能力、自由。
3、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或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或这会获得的物质帮助或补偿。
4、为劳动立法所确认或在劳动法制中蕴涵,体现和指导劳动法制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并对违反法律行为进行惩处的活动。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D;2、ABC;3、BD;4、ACD;5、AB;6、ABC;7、D;8、B;9、AD;10、ABCD。
四、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被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社会关系(1分)。
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1分)。
区别:范畴:前者属于经济基础。后者属于上层建筑(1分);产生前提:前者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产生。后者是将劳动关系纳入法律调整范畴(1分);内容:前者具有从属性。后者具有权利义务关系(1分)。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1分)
联系:主体双方合意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和制约。(1分)
区别:主体:前者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后者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方式:前者双方合意,平等协商。后者合意并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程序;目的:前者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后者明确劳动基准规范;内容:前者必备法定内容,可约定内容。后者明确劳动基准;效力:劳动合同只能高于或等同
于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前者双方有违约都承担责任。后者只适用用人单位。(3分)
3、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年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等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物质帮助或补偿。商业保险是指公民就人身或财产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当遭遇风险时获得救济。(1分)
相同:属于保险的范畴。都具有抵御灾害、风险,转移风险的作用。(1分)
(1分)
(2)工资请求权的转让受到限制(1分).
(3)优先支付工资的权利.
(4)工资请求权的救济程序特殊性,先仲裁,不服仲裁再诉讼。(1分)
3、劳动合同效力是指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1分)主体适格: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劳动能力、人身自由;(1分)订立程序经要约和承诺;(1分)双方合意;(1分)形式合法;(1分)内容合法;(1分)
2、没有。根据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有法定三种情形:劳动者过错、非劳动者过错、经济性裁员;(3分)也可以由双方在符合法律规定范围内约定解除劳动合同。(2分)公司以末位淘汰制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公司只以自己利益为重,违反劳动法规定。(1分)
3、(1)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胡某的住院费、误工费及因公伤所产生的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公伤应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因工负伤医疗费。(2分)(2)无效,用人单位以此来免除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2分)(3)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决支付胡某的因公负伤所需的费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