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建国.论网络消费文化的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
[2]魏屹东.科学理论中心概念变化的语境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4).
[3]聂平平.公共治理:背景、理念及其理论边界[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5]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6]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前言
简要说明制定本策划书的缘由、企业的概况、企业的处境或面临的问题点,希望通过策划能解决问题,或者简单提示策划的总体构想,使客户未深入审阅策划书之前能有个概括的了解。
(二)市场分析(三)产品分析(四)销售分析(五)企业目标
(六)企业市场战略(七)阻碍分析
(九)公关战略
一、文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文化对营销方式的影响。企业在不同地区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其成败与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文化的印记,因此各个地区的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外来企业的营销方式与这一企业所展现的文化特征有关系。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其营销的方式应该与当地的文化密切联系,通过对文化的展现来实现市场营销,有助于市场营销效果的提高。
2.文化对营销理念的影响。营销理念的确定与企业的营销方式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正确的营销理念不仅仅完善企业的营销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企业在制定营销理念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展示出产品的文化意义,让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有更好的了解,提高当地消费者对企业营销理念和产品的接受程度。
3.文化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在我国加大了文化传播力度的背景下,文化对人们的购买行为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将文化作为营销的重点,掌握好产品之间的差异度,对产品的整体性有一个合理的掌握,根据地区的文化特点在外形和包装上下功夫,用具有文化特色的包装物或者是产品外形来吸引消费者,进而发挥文化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购买。
三、结束语
策划书的基本格式
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策划书的活动目的、及活动的意义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媒体效应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写清资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可以列为已有资源和需要资源两部分。
活动开展
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注意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应急措施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活动负责人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嘉宾、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本策划书提供基本参考方面,小型策划书可以直接填充;大型策划书可以不拘泥于表格,自行设计,力求内容详尽、页面美观;
2、可以专门给策划书制作封页,力求简单,凝重;策划书可以进行包装,如用设计的徽标做页眉,图文并茂等;
3、如有附件可以附于策划书后面,也可单独装订;
4、策划书需从纸张的长边装订;
5、一个大策划书,可以有若干子策划书。
策划书的作用
附:进行一次大学活动的基本步骤:
一、活动若办,策划先行。策划是办活动的脉络,一份好的策划是成功的前提。
二、获得支持。获得领导的认可与支持,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获得大型媒体的支持,你的活动就会变得特别好办,而且多半会成功。
三、组织任务小组,分配人员职责。权责相应,每个人都要非常明白自己的责任。注意,分配任务要以人为单位,而不能说某件事“你们几个做”,这样这件事情基本做不好。有几个方向:指挥中心,外联赞助组,现场工作组,宣传媒体组,现场秩序、礼仪接待组、应急人员。打印出权责清单,让每个人看得明明白白。并且,每天碰头一次,及时汇报进展,以便处理各种信息;
五、组合资源。有很多的道具、物品需要你尽快找到。就像个RPG游戏,你要懂得怎样获得资源,组合资源。
七、现场必须有一个指挥中心,负责及时调度;
八、进行过程中,要有至少一种让所有工作人员沟通的方式。比如手机短信,纸条或手势。
结语
[1]汪涛.包装设计的POP化构想[J].包装工程,2001,(04).
[3]王青剑.论包装设计的移位思维[J].包装工程,2004,(06).
[5]何人可,肖狄虎,袁翔.全球化视野下的艺术与设计专业实验实践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5).
[作者简介]梁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7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必然
(一)传统教学模式凸显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讲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侧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引导和情景操作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兴趣培养。这容易造成学生的应付式学习态度,要考试的就学不考试的就不学,上课画课本找依靠,考试抱佛脚图高分,没有真正认识专业学习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积累的重要性,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以项目模拟实战为侧重点的教学方式探索
(一)项目模拟实战教学的目的
(二)项目模拟实战教学的实施设计
项目模拟实战教学的实施环节可包括项目确定、项目布置、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四个环节。
目的选择和要求制定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补充理论,做到自身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
四、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现代高职教育在课程教学改革上已摸索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但作为教学结构之一的考试手段却在改革上相对滞后。高职教育的考试改革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应向树立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考试观念转化,考试考核重点应从理论知识能力向技术应用能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