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流量图,也就是面积图,是敏捷项目管理的一种工具,可以有效跟踪和预测项目交付。
控制图主要用于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图用于确定一个生产过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它和燃尽图一样,可以帮助团队预测交付节奏,而连续的流程图则有助于识别瓶颈。这些指标和工件使每个人都着眼于宏伟目标,加强大家对团队未来工作交付能力的信心。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控制图中有三跟同样的线,分别为:
在控制图中,如果数值平均值超过了UCL和LCL,均代表过程失控或者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
速率表是Scrum团队在Sprint期间完成的平均工作量,以故事点或小时数来衡量,对于预测非常有用。产品负责人可以使用速率表来预测团队通过积压工作的速度,该报告会在多次迭代中跟踪预测和完成的工作——迭代越多,预测越准确。通过Velocity表可以从总体上分析团队的开发速度是否正常、迭代计划是否合理以及对于剩余的Scope是否有交付的风险。
其基本原则是:
用户故事地图最早是作为敏捷管理中的一个概念而存在,故事地图将产品的待办事(Backlog)从简单的列表模式变为一张二维地图,以便更好地对用户故事进行规划。
用户故事地图作为敏捷管理中的一种需求梳理的便捷方法,是基于用户需求已经初步收集完成的基础上,由产品经理、敏捷教练组织团队成员召开需求梳理会议,在会议上确定史诗和故事的优先级之后,协助团队将待定的故事进行编排的工具。
产品路线图是一个高级战略文档,它描述产品开发的一般阶段,主要目的是将产品的愿景与公司的业务目标联系起来,它记录了产品的执行策略和总体目标。
看板是丰田公司在19世纪40-50年代开发的一个及时(JIT)生产调度系统。它是通过卡片或者信号来请求(需求信号)其他独立系统中(供应方)生产流程的必须部分,以此控制和减少库存。
如今看板已被广泛应用于敏捷中,通过使用看板中的卡片、列和持续改进来帮助控制工作流。通过看板可视化地直观显示项目情况,方便团队成员随时查看每项工作的状态。可以帮助团队意识到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能直观查看到工作流程中各阶段正在进行的工作数量和状态,并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KanoModel(也叫Kano分析模型、狩野模型)是产品需求分析时会用到的经典模型,用于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它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它能够进行系统的需求梳理,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提高效率。Kano模型将潜在需求分为四类:
通过运用MoSCoW排序法,项目团队能够清晰地梳理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这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关键任务得到优先处理,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其基本原理在于,针对一个问题(鱼头),列出产生问题的大要因(鱼骨主干),从大要因继续深挖,列出每个大要因产生的中要因,中要因再挖掘小要因,如此一层层挖掘分析下去,直到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行动的步骤。
备注【PMP资料包】,获取资料
关键字:PMP考试,项目管理,敏捷知识点,PMP考纲,PMBOK,sc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