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事权,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将教材建设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颁布,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项艺术核心素养,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
音乐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领域,其教材编订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承载着特有的文化使命和教育目的。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方案、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到底应该如何编写?如何体现时代特征?又承担着怎样的教育使命?本文以2024年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音乐》教材为例,从音乐作品选取、音乐课程设置以及音乐实践引导三方面入手,论述该套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总体特征。
一、甄选优秀音乐作品,四大主题单元夯实教材本体
作为承载课标要求的载体,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因此,甄选音乐作品是音乐教材编订的首要任务。
在时代环境下,音乐作品的甄选面临多元复杂的文化情境,为此,本套音乐教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及其世界观与方法论贯穿其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等编写原则。在作品甄选方面,紧紧抓住教材本体规律,确立了纵横交错的多维度选曲标准,在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中进行挑选,最终确定1-6年级音乐曲目287首,7-9年级音乐曲目96首,全套音乐教材音乐作品数量共计383首。
二、突出音乐素养进阶,根据学段差异开展课程创新
在甄选音乐作品的同时,教材建设另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是对各学段学习内容的准确定位。结合艺术新课标对学段的基本要求以及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规律,本教材在四个主题的统摄下将音乐本体、音乐能力作为两条隐线贯穿在每个单元、每节课中(表3)。
三、注重艺术实践引导,探索课程知识与创意实践的贯通
音乐教育的开展不能止于具体细碎的知识讲授。艺术新课标强调的艺术实践、编创能力,都要求以课堂内外的艺术实践去丰富学生的原有经验,促使他们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增进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因此,如何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艺术实践延伸,是教材建设的一大难题。本套音乐教材特别注重音乐实践引导和对音乐素养的全面培育。
首先,在整体理解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本套教材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如8-9年级的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开篇提出了统摄本单元学习的关键问题,敢于提炼“单元概念”,帮助学生持续理解学习内容(图1)。
在每一个单元概念里,又设计了下一个维度的探索性学习任务作为对其进一步的拆解。例如,8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歌”重在理解“民间歌曲的方言、曲调、节奏等,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单元围绕关键问题设计了四个探索性学习任务,探索性的学习过程紧扣艺术新课标提出的艺术实践特点——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并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紧扣十四项具体学习内容。
由上述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可以看出,在贯穿音乐本体的探索性学习之外,本教材还有一条辅线,即通过综合性、创造性艺术实践活动,将学生与学校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大任务是策划一场校内国庆音乐会(图2)。音乐会共有四个板块:“国庆放歌”“民族心声”“戏曲撷英”“青春歌舞”,请学生结合每个单元的探索性学习,依据国庆节的主题进行节目的筛选、策划、组织排练和演出。又如,8年级下册的大任务是征集一个“校园‘乐’吧”的筹建方案。在“校园‘乐’吧”中拟定有四个展厅:“致敬经典”“音乐驿站”“器乐快闪”“长征故事”,同样要求学生结合每个单元的探索性学习任务,进一步开展搜集、设计和展示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体现了学期任务驱动链的形成,始终督促学生将音乐课堂的学习与课后的思考实践联动起来;另一方面,则是潜移默化地将过程性评价始终贯穿在每一个单元,并最终以国庆音乐会展演的方式进行结果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与过程本身也是单元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本套教材的十八个原创剧场,就像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蓄水池”,在以“音乐剧”为载体的任务驱动下,充分突出项目式学习的思路,通过不同音乐剧的开展,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表5)。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2024年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音乐》教材坚持以乐为本、坚持素养导向,按照艺术新课标要求反思与梳理音乐教材建设,在甄选音乐作品、构建课程体系、注重艺术实践三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姿态与立场。当然,教材建设是一个应时而动、守正创新的过程,以上也只是本教材编撰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经验,简要总结,以求教于方家。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是陕西省教育厅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全省教育科学发展的指导、评估和管理;开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政策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指导全省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在全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资源开发、成果推广、教育评价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