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公开招引、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
二、招引组织
本次公开招引由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淮南市教体局组织实施,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进行业务指导,接受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
三、招引岗位计划
四、招引对象及条件
(一)紧缺高层次人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73年4月及以后出生)。
同时符合以下基本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招引岗位对应的教师资格(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或教师资格证书编号证明);
6.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7.近五年内,具有与所报考学科学段相一致的三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淮南市内在编教师;
2.不符合招引岗位条件要求的人员;
3.现役军人;
4.经政府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
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6.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五、招引程序
(一)公布招引信息
2024年5月8日发布公告。公开招引信息通过以下渠道公布:
1.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2.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官网;
(二)报名与预审
1.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招引紧缺性专业人才报名资格审查表;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3.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二寸彩色证件照片(白底);
4.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或教师资格有效证明;
5.学历学位证书;
报名人员因个人信息填写不完整、不准确导致资格预审未通过的,均视为报名无效,由报名人员本人承担责任。
(三)考核方式
1、紧缺高层次人才
(1)资格复审
资格审查贯穿人才引进工作全过程。
资格复审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
(2)面试
待全部测试结束后,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汇总面试分数,根据面试成绩,按照岗位引进计划数1: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入围人员名单(若面试成绩相同,以说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环节。个人放弃入围资格或体检、考察不合格的,在同一岗位中按成绩高低顺序依次递补人选。
若考生成绩均相同,则采取加试的方法(加试方案另行公布)。
(3)面试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
2、在职优秀人才
本次在职优秀人才招引的考核形式为:笔试、面试。
(1)笔试
①笔试科目和内容
笔试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所有考生均需参加。
笔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
③笔试成绩计算
笔试每科满分为120分,按《学科专业知识》占60%、《教育综合知识》占40%合成笔试成绩。考生有一科无成绩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④笔试成绩公布
(2)资格复审
(3)面试
③面试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
④面试成绩计算
待全部面试结束后,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汇总分数,根据报考人员的总成绩(总成绩=笔试合成成绩×30%+面试成绩×70%,在统计过程中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按照与公布的招引岗位计划数1: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入围人员名单(若出现总成绩并列的情况,则依次以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笔试中“学科专业知识”成绩为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环节。个人放弃入围资格或体检、考察不合格的,在同一岗位中按成绩高低顺序依次递补人选。
⑤面试成绩公布
(四)体检、考察
1.体检参照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引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有关要求执行。体检费用由个人自理。
2.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考察主要对应聘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学业成绩)以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
(五)公示与聘用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6〕13号)等规定,招引单位须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聘用人员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