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给定资料6”中S市对行人道路交通违法的执法方式,经历了“累进式执法”到“现场直接处罚”的变化,请对这一变化评价对象进行评析分析推导出是非好坏的评价。(20分)要求:观点正确体现评价,层次清晰,分析透彻,篇幅300字左右。
9月1日|本周三晚七点我直播讲解2021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解析如何评析“累进式执法”到“现场直接处罚”的变化
这种观点现象评析题是江苏省考的必考必会题型,
出题人要求你对执法方式的变化进行评析
也就是说,你要说明白这种变化好不好,为什么?类似于说,你认为从教育的内卷全民焦虑到教育“双减”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好不好?如果好,为什么?
所以你的作答是一个评价,是非好坏,并且要证明你的评价,即为什么你认为它是非好坏,这是类型题的关键。
很多同学做错这种题,就在于把题做成了对策题,写成了该怎么去做,这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但答非所问。
这种类型题江苏出了很多,经典的2020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分析题答案如何评价张先生和小胡的职业观
另外,细节上需要注意,你要评析的是变化过程,而不是某个执法方式本身,这是有区别的。
做好这类题,要明确
出题人要求你依据材料限定的情况做判断,结论是出题人预设的,你只是复述
出题人对评价的预设体现在对事件背景的描述上,即在某个特定情况下。
也就是说,你要结合材料情况,作答在某个特定情况下,这种变好是正确还是错误?
出题人给你预设的情景是严谨明确的,直接决定了你对这个变化的评价,简单地说,对这种变化的评价应该是既定的。
这就像你女朋友问你某个口红好不好看,重要不是你的判断,而是她的判断。
不要在那里说:“我觉得@#¥%”,俗话说得好:“出题人不要你觉得,要他觉得。”
你的作答要给你明确判断,即是非好坏,并证明你的判断。
好或坏,并结合资料说明为什么好或坏,是你作答的重点。
另外,结合资料就事论事,别乱辩证分析,很多同学的辩证分析,是没事找事画蛇添足。
9月1日|本周三晚七点,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
参考答案
S市对行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从“累进式执法”到“现场直接处罚”的[因为]改变体现了执法者实事求是,科学应变,[所以]是正确的定性评价积极肯定。
“累进式执法”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力图通过市民自律来实现良好的交通秩序[做事逻辑],目的是好的,在实践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肯定积极作用,要实事求是,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问题在于,虽然大部分人能够遵守秩序,但少部分人自律性差,不遵守交通秩序,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具体问题],而且从长期的情况来看,“累进式执法”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具体问题,明确指出两大问题,行人不自律交通不安全]。
正因如此[承上启下],交警采用“现场直接处罚”方式,一旦出现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立即处罚及时纠正,以强化行人道路安全意识[做事逻辑,他律],不仅如此,还通过交通调流引导行人遵守交规[自律],提高出行效率[注意,这是“现场直接处罚”的配合机制,是变化的一部分,一个处罚,一个引导,疏堵结合,题问的是评价变化的对错,而不是直接处罚的对错]。
由此可见,执法方式的改变兼顾了自律和他律,提高了管理水平,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