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麦。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到了初中,道法(政治)竟然成了一道坎,被称为和语文类似的一门玄学。
它难在哪呢?从能力上来说,考察阅读能力、关键信息抓取能力、逻辑能力、语言组织整合能力……
问题的直接表现是:
有意思的是,除了道法本身,我们能明显看出来爸爸带娃和妈妈的一个显著不同:
人物背景:
我没看到辽宁的文件,江苏的通读了一遍,能看出点苗头。省一级命题,会对各市的教学有个引领。我觉得历史、道法、地理和生物的变化应该很大。出题的方式越来越灵活,每一道道法,历史,生物,地理简答,都是一个小作文。
新应试模式,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批判反思,探究本质,知识迁移,逻辑,思辨等这些核心素养。简单点说,老高考的好用套路之一是以知识覆盖为导向,大纲知识点就那么多,考察方式大同小异,尽量多刷题,就算不是太理解,基本都见过。
以后,灵活的题,几乎无穷尽,你想都刷到,几乎是不可能的。
1)素养导向,知识与生活联系,知识与知识联系
2)告别死记硬背,到主动应用、主题项目探究。强调了美育。
2.建立整体框架
道法真有用,孩子的人生指南启蒙读物。
让娃把三年的道法书都找出来,不看内容,看目录。然后让娃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每一个大模块是讲什么的,是想告诉我怎么处理谁和谁的关系的?先建立个整体框架,有个大局观。自己总结。
道法相对简单,初一讲小朋友与社会和他人相处的,没啥难度,初二讲法制和国家机构,国家机构这部分小朋友容易迷糊,差异一般在这出现。
3.如何答题(拆解题目)
孩子们经常跳的最大的坑,是不分析材料,就按自己想的答题。道法中最常见。读材料能力才是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
问题要拆解,材料也要拆解。拆解材料可以认为是缩句,题目拆解是扩句。在拆解中,标点符号都能告诉你很多信息。
孩子对考试特点不了解,怎么把材料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清晰,答题能力也不到位。一般就是这几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
两个大模块,一是审材料,二是审题,三是看分值答题。有些综合问题,尽量分类答。
第一、尽量使用规范语言;
第二、语言组织,得是一句完整的通顺话;
第三、答题要针对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自己随意宽展,多看看教辅上标准答案;
第四、比较灵活自由度大主观题参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类的逻辑模版;
第五、有两问或多问的,琢磨几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递进、否定、转折等,要把这个体现出来;
第六、依据题干和材料。
4、真题解析:
“30多年来,一笔笔署名“李记”的匿名捐款寄往受灾地区的困难家庭,但“李记”是谁、在哪里始终是个谜。面对一次次找寻,朴实的老人始终没有露面,直到去世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起。儿子整理父亲遗物时,才发现28张汇款单,捐救总额近6万元。老人没给儿子留下什么遺产,甚至他的安葬费都是儿子们凑起来的。儿子说:“要把每一张汇款单珍藏好,这是父亲的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阅读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儿子为什么说这些汇款单是最宝贵的财富?(8分)”
1)先看到赋分,8分,不是道简单题,至少要分解出4到5个答题点。
2)速览材料,是个老人多年匿名来坚持给灾区捐款,故去后子女发现汇款单这么个事
3)看问题,拆解一下,汇款单,最宝贵,财富?怎么理解汇款单的含义?为什么说最宝贵?财富意味着什么?怎么把材料升华出一种品质?
4)汇款单是老人主动帮助灾区困难人群的行动,反映出老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关爱,匿名是无私奉献。
财富,字面是有价值的物品。这里指老人行为,不但是他价值体现,更有利于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价值观,点亮更多的责任感,让更多人参与到互帮互助中。
最宝贵,说明这种行为对在当今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巨大意义
5)谈谈青少年该去怎么做,我估计8分基本能拿到了。
群友多妈补充:
运用E爸讲的拆解法一个多月,道法昨天第1次月考成绩出来,比上学期末提了24分,试卷后半部分的材料题50分只扣了3分。
关键要学以致用(我是指家长),我是实实在在花了一个周末把九上道法看了一遍,还在书上做了笔记。以下是我整理的总结。
娃政治98分,C爸考研政治不复习能考60多分,复习之后考了80多分。娃妈负责语文英语,爸爸负责小四门。
我和娃基本上是一样,背东西,特别快,但是忘的也特别快。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史地政生,我要求娃背的时候千万不要死记硬背。题目有几个答案,列出来以后,一定要把关键词全部找出来。
关键词也是有关联的,比如说政治的一个题,昨天晚上背的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一小点就是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第二就是从小,人和社区有什么关系,要在社区里有什么作用,创建美好社区;最后再到与国家。从小到大,你只要记住几个关键词,从头到尾串起来,基本上这个答案就出来了。
政治是非常有规律的,无非记住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影响,就是从小到大。背起来很繁琐,就是要记关键词,其他的话就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只要能描述出关键的意思,基本上这个题就可以得分儿了。
就拿这个学案来说,背这个题的时候,比如说网络的双面性,会分为消极和积极。
积极分三个方面,消极又分三个方面。想积极的时候是什么情况,肯定是增进了人与人的沟通,更便捷了。然后,你和国外的朋友聊天,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会带来什么后果,那就增加了人交往的机会。以前你可能见不到,但是现在你可以跟他沟通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第三条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消极影响就会出现在一个方面,网上有很多、虚假的东西,假的,是关键词。
影响你的生活,工作,学习,这三个是关键词。人在社会中都是这三个方面。再一个就是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个人隐私就是关键词。
这个题如果单独问网络的积极影响,会体现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推动社会进步。怎么推动社会的进步?肯定有三方面,第一点就是经济,第二点就是民主政治,第三点就是文化,还有科技。围绕着关键词,把东西就能背的很熟了。
老师给的这个学案里面,画成横线的词就是关键词。如果没有横线的话,你就要找。用123把它圈起来,自己背的时候就能明白了。
2.变题、穿马甲
一个题目不要光拘泥一种问法。这个题可以这样问:
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这是一个题目;
第二,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什么,这又是一个题目;
如何看待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又是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就可以把前面两个综合起来。
还可以问,网络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表现是什么?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一个题目,不是说背一二三四点把它背完就行了,要想分几个方面,一支一支的往上扩。
看来当初找男朋友的时候,真应该考察一下对方政治水平,也来个“考公”标准,考上了才能当老公,老母亲现在不就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