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危化品及应急救援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气体的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二是()燃烧。
A、动力B、稳定C、蒸发D、混合答案:A
2.为了便于使用和储运,通常将气体用()储存在钢瓶或储罐等容器中。
A、降温法压缩后B、加压法液化后C、直接灌装
D、降温加压法压缩或液化后答案:D
3.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为()。
A、表压
B、绝对压力C、大气压力D、残压
答案:A
4.应急救援队伍要进行(),并要有记录和档案。
A、日常教育
B、定期整顿C、专业培训答案:C
5.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呼叫救护人员B、进行人工呼吸
C、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答案:C
6.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其余为非毒物。
A、低毒物B、非毒物
C、毒物
D、无毒物答案:C
7.灭火人员破拆建筑物内部构件时应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时做好()准备。
A、火情侦察B、出水灭火C、战斗展开
D、启动预案答案:B
8.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GB30000.9-2013)是指热不稳定性液体、固体物质或混合物,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强烈()。
A、放热中和反应B、放热分解反应C、吸热分解反应D、吸热聚合反应答案:B
9.下列属于有机腐蚀品的是()。A、硫酸
B、硫化钾
C、三氯化锑D、甲醇
答案:D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的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采取()措施。
A、手动报警
B、人工报警
C、自动监测报警答案:C
11.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该用下述()方法。
A、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B、不超过50℃的温水浸泡C、不低于60℃的热水浸泡
12.救援起重气垫适用于()的起重,并能用于普通起重设备难以工作的场合,特别适用于营救被重物压住的遇难人员。
A、规则重物B、不规则重物C、圆形的重物D、方型重物
答案:B
13.消防斧头是()用锻造的。
A、铝合金
B、合金钢
C、铸铁
D、复合材料答案:C
1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氢气泄漏时,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B、氯气对人体的眼、呼吸系统黏膜有刺激作用。
C、液氯钢瓶搬运时要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胶圈,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以及附件破损。
D、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都会发生爆炸。答案:D
1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被人践踏B、窒息
C、烧伤D、砸伤
16.()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A、爆炸B、闪燃C、自燃D、着火答案:A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厂房最近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B、扑救有毒气体火灾时要戴防毒面具,且要站在下风方向。
C、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燃烧爆炸。
D、黄磷应保存于水中,二硫化碳要用水封贮存。
18.QZ19A型号的直流水枪其射程与()因素有关。A、压力、流量
B、压力、流量、水枪倾角
C、流量、水枪倾角D、压力、水枪倾角答案:B
19.建筑火灾疏散安全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A、保证建筑中领导在火灾时的安全
B、保证建筑中部分人员在火灾时的安全C、保证建筑中所有人员在火灾时的安全D、保证建筑中临时人员在火灾时的安全答案:C
20.下列选项中易溶于水的物质是()。
A、汽油B、柴油
C、丙酮D、苯
答案:C
21.照明器材按携带方式分为三种,不包括()。A、手握式
B、移动式
C、车载式
D、个人携带式答案:A
22.依据()(GB/T29639-2013)等的要求编制(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A、生产经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C、生产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答案:B
23.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A、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答案:A
24.高压下能加剧氮气对钢材的()作用,使设备机械强度减弱,导致物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