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早上6点,随着群消息提示声此起彼伏,一线上答题群已经热闹起来。
小苏所在的答题平台上不同的学段报酬不同。小学各科目一道题1.5元,初中各科目一道题两元,高中各科目一道题2.5元。
“拿到题后,必须用专用答题纸作答,在答题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格式,不仅要求答案正确更要写完整详细的解析,每道题要有至少一处红笔标记和几处有效标注,包括知识点、易错点、做题方法等。”小苏说,“答完后,还要用固定的扫描软件拍照上传,在审核时如果没通过,那这单就相当于白做了,而且还要再扣一道题的薪资。”
此外,由于平台对于活跃度、正确率等方面都有要求,如果未达到标准就很容易被封禁账号,被迫结束兼职。于小明就是其中一员。在刚刚成为答主的一周之后,于小明的账号被封了。平台给出的理由是:“作答数据太差。其中,审核不通过超过两次,且错误率大于50%,账号永久封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网上浏览发现,吐槽的答主不在少数,放弃兼职的人更是不胜枚举。究其原因无外乎,抢不到题目做;平台对于答主题目审核严格刁钻;以及薪资待遇随着答主人数的增多越来越低。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在无数个被孩子作业“打败”的崩溃夜晚,家长们抓住拍照搜题软件这根“救命稻草”,把难题转交给了答主。
小程以前经常辅导妹妹做功课,但妹妹升入初三后,他觉得吃力了,“我和妹妹相差10岁,很多知识也忘记了。一些简单的题还能勉强做做,遇上难的题我还不如她。”小程看到妹妹有时候会直接拿着手机搜答案,甚至为了完成作业一道一道题拍下来直接抄写。
今年寒假,老杨就察觉儿子不对劲儿,“过年期间孩子一直玩儿得很疯,但是临开学的时候作业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而且正确率还很高。”通过悄悄观察,老杨发现了儿子的秘密。
每次在写作业的时候,儿子总是把手机放在一旁,一边写作业一边拍照。发现秘密的老杨把儿子大骂一通,并没收了手机,“这不就是抄作业吗?投机取巧!根本不是看解题思路,只是为了尽快解决这道题,写上就完了”。
安可最近抢不到题了。
去年10月,安可通过中介成功拿到了答主账号,开始做高中英语的题目,每成功提交一道题目可以赚3.5元,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赚了3000元。
“其实我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不是太好,但是每次做题的时候我都会积极查词,尽可能保证正确率,这样就有机会分配到更多的题目保证收入。”安可说。
在山西一所中学教语文的韩老师说,她现在布置作业很少会布置有思考性的题,“一些只要有稍微难度的题,学生就是搜题搜答案,这样做和不做没有区别。”即使这样,她也常发现一些抄答案的现象,一问学生很多都是拍照搜的。
韩老师认为,搜题平台的本意是好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解决家庭作业的问题。但是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很多学生不够自觉,依赖上了辅助工具。“这样,家庭作业起不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照抄的后果就是成为知识的‘搬运工’”。
因此,韩老师在家长会上多次提醒家长,尽可能少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还要做好监管工作。“老师如果无法得到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准确反馈,就无法及时纠正他们在学习中的易错点。从这一点来说,网络搜题害人不浅”。
长期以来,拍照搜题类产品又被称为“抄作业神器”的争议不断。有媒体指出,拍照搜题产品增加学生“求懒”系数,甚至成了学生应付作业的“帮凶”。
但事实上,拍搜类产品已经与中小学生生活密不可分。今年3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与作业帮联合发布《陕西省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大数据学情报告》。报告显示,陕西省学生用户每日人均拍搜次数为7次;初中用户每日人均拍搜次数最多,达到8次;高中用户每日人均为6.2次。在各学段拍搜总人数中,小学人数占比最多,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