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盲区预警/变道辅助使用的通信类型是()。
A、V2V
B、V2I
C、V2P
D、V2N
答案:B
2.RTK技术是一项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级定位精确的测量方法,这项技术采用
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3.在基于特征的交通标志识别中,一般不作为特征的是()。
A、颜色特征
B、形状特征
C、纹理特征
D、空间关系特征
答案:C
4.能够实现V2X短距离通信的是()。
A、蓝牙
B、Wi-Fi
C、LTE-V
D、5G
5.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位精度一般应控制在()以内。
A、5cm
B、10cm
C、15cm
D、20cm
6.L2级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不配备的传感器是()
A、超声波传感器
B、毫米波雷达
C、激光雷达
D、视觉传感器
7.智能网联汽车最常见的传感器融合是()。
A、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融合
B、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的融合
C、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的融合
D、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的融合
8.不适合作为肓区监测系统传感器的是()o
A、短程毫米波雷达
B、中程毫米波雷达
C、远程毫米波雷达
9.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执行单元不包括()
A、报警模块
B、转向盘操纵模块
C、发动机控制模块
D、制动器操纵模块
10.适合FlexRay总线连接的是()
A、车灯
B、喇叭
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D、电动后视镜
11.智能网联汽车的惯性元件主要是指()
A、摄像头
B、LTE-V
C、毫米波雷达
12.不属于短距离通信的是()。
A、ZigBee
G5G网络
D、UWB
答案:c
13.属于车载移动互联网的是()
AvGPS
B、V2V
G4G网络
D、MOST
14.适合低速CAN总线连接的是()
A、发动机
B、自动变速器
C、主动悬架控制
D、电动车窗
答案:D
15.不属于车载自组织网络通信的是()
A、V2V通信
B、V2I通信
GV2P通信
D、V2N通信
16.不属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是()。
A、移动通信
B、微波通信
C、卫星通信
D、LTE-V通信
17.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
A、6~10m
B、710m
C、8~10m
D、910m
答案:A
18.适合MOST总线连接的是()
B、收音机
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D、电动座椅
19.不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
A、测距传感器
B、转速传感器
C、节气门传感器
D、陀螺仪
20.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可以使用的传感器是()
D、激光雷达
21.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一般必不可少的传感器是()
22.不属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是()。
A、L0级
B、L1级
C、L2级
D、L3级
23.DSRC通信要求车车通信单跳距离可达()o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24.自主式驾驶辅助不包括0。
A、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B、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C、盲区监测系统
D、车道内自动驾驶系统
25.不属于GPS的是()
A、卫星
B、控制站
C、接收器
D、高精度地图
26.GPS定位时要求接收机至少观测到()颗卫星的距离观测值才能同时确定出用
户所在空间位置。
A、3
B、4
C、5
D、6
答案:B
27.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传感器可以是()。
28.不属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是()。
A、近距离超声波雷达
D、短程毫米技雷达
29.行人识别常用的传感器是0。
30.具有定位和通信功能的是()
A、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B、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C、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
D、欧洲空间局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
31.网联式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使用的传感器是()
A、毫米波雷达
B、视觉传感器
D、V2V
答案:D
32.前方拥堵提醒使用的通信类型是()。
33.适合以太网连接的是()
A、激光雷达
B、自动车门
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D、自动空调系统
答案:A
34.不适合LIN总线连接的是()
A、自动门窗
B、自动空调系统
C、电动座椅
D、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5.属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是()。
A、L1级
B、L2级
GL3级
D、L4级
多选题
1.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传感器可以是()o
答案:BD
2.L2级智能网联汽车必须具备ADAS的是()
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C、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
D、盲区监测系统
答案:AB
3.车载式环境感知系统主要包括()。
B、激光雷达
答案:ABC
4.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位技术主要有()
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
B、惯性导航定位
C、激光雷达定位
D、毫米波雷达定位
5.LTE-V通信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支持以下业务()o
DvV2N
6.车载式环境感知系统主要包括()。
A、人工智能技术
B、安全技术
C、测试评价技术
D、标准法规
答案:ABCD
7.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
A、专用通信与网络技术
B、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技术
C、系统设计技术
D、车路协同技术
答案:ABD
8.具备以下ADAS的智能网联汽车属于"级()
A、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9.网联式环境感知系统主要包括()。
A、车轮轮速传感器
B、微机械陀螺仪
D、转向盘转角传感器
10.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使用的传感器是()
答案:BCD
11.车载式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使用的传感器是()
C、超声波雷达
答案:ABC
12.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高精度地图起到了()等作用
A、高精度定位
B、控制与执行
C、辅助环境感知
D、规划与决策
答案:ACD
13.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泊车的传感器可以是()。
14.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A、复杂化
B、异构化
C、高速化
D、低延时
15.适合高速CAN总线连接的是()
16.百度Apollo系统使用的定位方式有()
B、超声波传感器
C、激光传感器
D、GPS
17.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A、环境感知技术
B、智能决策技术
C、控制执行技术
18.高精度地图采集使用的传感器有()
答案:CD
19.属于车载网络的是()
A、CAN
答案:AD
20.DSRC通信支持以下业务()。
A、汽车辅助驾驶
B、交通运输安全
C、交通管理
D、汽车虚拟钥匙
21.智能网联汽车识别车辆的方法可采用()。
A、视觉传感器
22.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以使用的传感器是()
23.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的传感器可以是()。
24.蓝牙通信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
B、车载音响
C、V2V通信
25.智能网联汽车识别交通信号灯的方法可采用()。
GDSRC通信
判断题
1.具有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监测系统的汽车都属于智能网联汽车。()
A、正确
B、错误
2.智能网联汽车一定要有DSRC或LTE-V通信。()
3.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在所有车速下都起作用。()
4.激光雷达是智能网联汽车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5.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识别既可以使用视觉传感器,也可以使用毫米波雪达。()
6.智能网联汽车ADAS对V2X通信系统的最大低延时要求是不超过WOmSo0
7.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只能应用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
达和视觉传感器,其中道路识别只能应用视觉传感器。()
8.所有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系统都是由车载网、车载自组织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
融合而成。()
9.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PA)、有条件自动驾驶(CA)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年
销量的60%以上。()
10.车载自组织网联主要应用涉及安全类、驾驶类、娱乐类和服务类的应用。()
11.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方法与自动驾驶级别无关。()
12.所有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都是基于CAN、LIN、FIexRay.MOSTv以太网等
总线技术建立的标准化整车网络,实现车内各电器、电子单元间的状态信息和控
制信号在车内网上的传输,使车辆具有状态感知、故障诊断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0
13.V2I通信主要特点包括车辆可以通过5G来接入互联网;路侧单元可以对在其
建盖范围内的车辆节点进行信息广播;路侧单元可以准确地捕获其覆盖范围内的
道路状况、交通灯以及车辆状况。()
14.车载自组织网络结构主要分为4种,即V2V通信、V2I通信、V2P通信、V2N
通信。()
15.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只控制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速度。()
16.汽车在驶入深山隧道时,汽车上安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作用还会非常显
著。()
17.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只能应用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视
觉传感器,其中道路识别只能应用视觉传感器。()
填空题
1.车载自组织网络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自主构建的()、()、()之间的无线
通信网络。
答案:V2V|V2I|V2P
2.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等组成。
答案:移动台I基站子系统I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3.根据所用传感器的不同,道路识别分为基于()的道路识别和基于()的道路识别。
答案:视觉传感器I雷达
4.对应美国SAE分级标准,无人驾驶专指()、()阶段,汽车能够在限定环境乃至
全部环境下完成全部的驾驶任务。
答案:L4级|L5级
5.智能网联汽车用毫米波雷达按探测距离可分为()、()和()。
答案:短程毫米波雷达I中程毫米波雷达I远程毫米波雷达
6.汽车AFS照明模式主要有()、()、()、()、()和()等。
答案:基础照明模式I弯道照明模式I城市道跑照明模式I高速公路照明模式I乡村
道路照明模式I恶劣天气照明模式
7.车载自组织网络特点主要包括()、()、()、()和()等。
答案:节点速度I运动模式I节点密度I节点异构性I可预测的运动性
8.DSRC通信系统主要由(车载单元(OBU))、()以及(DSRC协议)3部分组成。
答案:路侧单元(RSU)
9.我国把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划分为3个等级,1级为();2级为(),3级为()。
答案:网联辅助信息交换I网联协同感知I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
10.智能网联汽汽车用视觉传感器分为()、()、()和()。
答案:单目摄像头I双面摄像头I三目摄像头I环视摄像头
11.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系统是由()、()和()融合而成。
答案:车载网I车载自组织网络I车载移动互联网
1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和()。
答案:基于传感器的车载式技术路线I基于通信互联的网联式技术路线
13.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齐由()、()和()三部分组成。
答案:空间段I地面段I用户段
14.高精度地图包含的道路交通信息很丰富,可分为()、()、()和()。
答案:基础信息层I道路信息层I周围环境信息层I其他信息层
15.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由()、()和()组成。
答案:信息采集单元I信息处理单元I信息传输单元
16.智能网联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的导航定位通过()、()、()、()等,获取车辆
的位置和航向信息。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激光雷达
17.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包含()、()、()、()、()、()、()、()、()、()等。
答案:环境感知技术I无线通信技术I智能互联技术I车载网络技术I先进驾驶辅助
技术I信息融合技术I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I智能座舱技术I计算芯片技术I虚
拟测试技术
18.汽车视野盲区主要有()、()包括A柱盲区、B柱盲区和C柱盲区)、()和(),
其中,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是()和()。
答案:前盲区I两测盲区(|后盲区I后视错盲区IA柱盲区|后视镜盲区
19.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传感器主要有()、()、()、()。
答案:超声波传感器I毫米波雷达I激光雷达I视觉传感器
20.无线通信系统一般由()、()和()组成。
答案:发射设备I传输介质I接受设备
21.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的对象主要有()、()、()、()、()、()等。
答案:道路I车辆I行人I各种障碍物I交通标志I交通信号灯
22.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高精度地图起到了()、()、0等作用。
答案:高精度定位I辅助环境感知I规划与决策
23.V2V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车与车之间的链接是();车辆之间的通信可以进行
0,能保证消息的安全正确到达;车辆之间的多跳传输取决于()。
答案:间断性和随机的I多跳传输I路由的选择
24.根据D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将DGPS定位分为三类,即()、()和()。
答案:位置差分I伪距差分I载波相位差分
25.根据信道路径和传输方式的不同,无线通信可以分为()、0、0和()等。
答案:红外通信I可见光通信I微波中继通信I卫星通信
26.视野改善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主要有()、()、()、()等。
答案:自适应前照明系统I夜视辅助系统I平视显示系统I全景泊车系统
27.蓝牙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等……
28.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根据接收数据包的节点数量可分为()、()和()。
答案:单播路由I广播路由I多播路由
29.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0、中国的()、俄罗斯的()以及欧洲空间局的Oo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格洛纳斯(GLONA
SS)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
30.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
答案:无人驾驶汽车
3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要由()、()和执行单元等组成。
答案:信息采集单元I电子控制单元
32.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主要有()的检测方法)、()和()。
答案:基于驾驶员自身特征(包括生理信号和生理反应特征I汽车行驶状态的检测
方法I多特征信息融合的检测方法等
33.惯性导航系统一般采用()和()来测量载体参数。
答案:加速度传感器I陀螺仪传感器
34.GPS/DR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由()以及(电子罗盘)、(里程计)和(导航计算机)等
组成。
答案:GPS
35.汽车ACC系统工作模式主要有()、()、()、()、()和()等。
答案:定速巡航I减速控制I跟随控制I加速控制|停车控制|启动控制
36.5G移动通信具有()、()、()、()、()、。等特点。
答案:高速度I泛在网I低功耗I低延时I万物互联I重构安全
37.目前经典的安全距离模型主要有()、()以及(),均为基于距离的FCW算法。
答案:马自达模型I本田模型I伯克利模型
38.LTE-V通信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路侧单元0)和(基站)3部分组成。
答案:RSU
39.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主要有()、()、()、()和(蜂窝网络())等。
答案:卫星通信网络I无线城域网(XV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
PAN)|4G/5G网络
40.智慧网联汽车V2X通信是指())、())、())、())。
答案:车辆与车辆通行(V2Vl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V2I|车辆与行人通信(V2P
I车辆与应用平台或云端通信(V2N
41.智能网联汽车车辆网联类型主要有()、()、()、()、()等。
答案:CAN总线|LIN总线|FIexRay总线|MOST总线|以太网
42.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5G网络架构,主要包括0、()、()和()。
答案:接入网I传输网I核心网I应用层
43.道路识别的任务是提取(),如()、()等:确定()、0;提取()。
答案:车道的几何结构I车道的宽度I车道线的曲率I车辆在车道中的位置I方向I
车辆可行驶的区域
44.汽车CAN总线有两条:一条用于驱动系统的(),速率达到();另一条用于车
身系统的(),速率为()。
答案:高速CAN总线1500kbit/s|低速CAN总线110Okbit/s
45.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向着()、()、()、()、信息互联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答案:人工智能化I尺寸小型化I成本低廉化I动力电动化
46.L2级功能一般是指己具备0、或()功能,同时文配备()的智能化功能。
答案:自动紧急制动I自适应巡航I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统
47.智能网联汽车用激光雷达按有无机械旋转部件,可分为()、()和()。
答案:机械激光雷达I固态激光雷达I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48.差分全球导航定位系统(DGPS)是在(GPS)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使用户能够从
GPS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精度。DGPS系统由()、()和()组成。
答案:差分I基准站I数据传输设备I移动站
49.自主控制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主要有()、()、()、()等。
答案:车道保持辅助系统I自动紧急制动系统I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I自动泊车辅
助系统
50.常用的通信基站定位技术包括()、()、()等。
法
51.按照定位的方式,定位可分为()、()和()。
答案:绝对定位I相对定位I组合定位
52.美国SAE将车载网络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0、()、()、()和()。
答案:A类低速网络|B类中速网络|C类高速网络|D类多媒体网络|E类安全网络
53.对于多线束激光雷达,具有()、()、()、()等功能。
答案:高精度电子地图和定位I障碍物检测与识别I可通行空间检测I障碍物轨迹
预测
54.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和()等。
答案:碰撞预警I避免交通拥堵I紧急制动警告I并线警告I交叉路口违规警告
55.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交通信号灯识别的流程主要是()、()、()、()、()。
答案:原始图像采集|图像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图像二值化|交通信号灯识别
56.我国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划分为5个等级,1级为(),2级为(),3级为(),
4级为0,5级为()。
答案:驾驶辅助I部分自动驾驶I有条件自动驾驶I高底自动驾驶I完全自动驾驶
57.智能网联汽车可划分为“三横两纵”式技术架构,“三横”是指智能网联汽
车主要涉及的()、()与()三大领域技术,“两纵”是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
()以及()。
答案:车辆/设施|信息交互|基础支撑|车载平台|基础设施条件
5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
超过100km/h时,安全车距为()以上;车速低于100km/h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
少于()。
答案:100m150m
59.自动驾驶汽车至少包括()、()、()、(),比较高级的车型还应该配备()。
答案: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I车道保持辅助系纺I自动制动辅助系统I自动泊车辅
助系统I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60.高精度定位是()的核心关键技术。所谓高精度是指定位精度要达到()。
答案:无人驾驶汽车I厘米级
61.自主预警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主要有()、()、()、()等。
答案:前向碰撞预警系统I车道偏离预警系统I盲区监测系统I驾驶员疲劳预警系
统
62.车载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构建的车与互联网之间的网络,实现车辆与服
务信息在车载移动互联网上的传输。
答案:以车为移动终端I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63.根据通信距离,无线通信可以分为()和()。
答案:短距离无线通信I远距离无线通信
简答题
1.视觉传感器
答案:属于无源传感器、用于特征感知和交通检测、两个摄像头可以生成3D立
体视图'技术成熟、成本低、涵盖整个视野宽度的高分辨率的像素和颜色、单目
双目三目环视摄像头
2.简述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构架?
答案:智慧应用层'数据服务层'技术赋能层、基础设施层、数据采集层
3.超声波传感器
答案:声音导航测距、容易受到干扰、有源传感器中声波频率最低(波长最长)'
对近距离目标检测、用于泊车
4.室内定位的技术有那些?
答案:高灵敏度定位、伪卫星基站定位'蜂窝定位技术'RFID定位技术、WIFI
定位技术
5.蜂窝网络
答案:基于小区定位标识符的定位技术、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基于角度测
量的定位技术、融合定位技术
6.DSRC通信
答案:以IEEE802.11p协定为基础的主要用于单向和双向短程到中程的无线通信
技术
7.高精度地图
答案:一方面精度更高,精确到厘米及;另方面高分辨率和高清
8.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答案: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
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地图
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
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9.LTE-V通信
答案:是面向智能交通和车联网应用'基于4GLTE系统的演进技术,包括LTE-V-
CeII和LTE-V-Direct两个工作模式
10.少线束激光雷达和多线束激光雷达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少线束激光雷达应用于安全防护、地形探测多线束激光雷达应用于自适应
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偏移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交通拥堵辅助
11.惯性导航系统
答案: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软件构件,通过测量运动载体的角速度和加
1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答案:通过车距传感器的反馈信号,ACC控制单元可以根据靠近车辆物体的移动
速度判断道路情况,并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通过反馈式加速踏板感知的驾驶者
施加在踏板上的力,ACC控制单元可以决定是否执行巡航控制,以减轻驾驶者的
疲劳
13.智能网联汽车
答案: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
术,实现车辆与外界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以及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完成智能决
策、协同控制
14.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答案:车辆在非自适应巡航的情况下正常行驶,如车辆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或与前
车及行人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主动进行刹车
1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答案: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2020年完成全部组网
16.毫米波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答案: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前向碰撞预警、盲区检测'变道辅助系
17.V2X通信
答案:V2I、V2V、V2P、360°视觉感知
18.5G的核心技术包含哪些?
答案:无线控制承载分离、先进天线技术'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融合资源
协同管理、灵活移动性管理、网络动态频谱共享'D2D通信和无线自组织网络
19.驾驶员对车辆控制权分几种?
答案:分为3种,驾驶员拥有车辆全部控制权'驾驶员拥有车辆部分控制权、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