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典典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科目一、科目四考试的答题要点,一起看看吧!
①答题中所有题一个原则——安全,因此怎么做安全就怎么做。
②判断题中遇到紧急情况所有过激行为都错,比如急踩(用力踏)油门(制动),急转方向,选择题中类似的答案都错。
③能让行的都让行,能帮助的都帮助,能避让就避让,只要不抢、不急都对。
④抢救伤员一个原则先救人,救人一个原则先止血。
⑤无标志无灯无警路口,按照让右路——让左转——让直行的顺序判断。
⑥车辆变换位置都要开转向灯,唯一一个不开的就是进环岛(转盘)。
⑦红色是禁令、黄色是警告、蓝色是指示,三种颜色都没有是辅助。
⑧禁令对禁止、警告对警告、指示对指示,相同就对,不相同就错。
⑨黄灯亮与黄灯闪烁只一字之差。“闪烁”确保安全,“亮”不准通行,但越线的可通行。
⑩远光灯、近光灯的考题只能使用近光灯,不准使用远光灯。
只有冰雪道路是下坡先行,其余都是上坡先行;如果出现两个上坡先行,就选字多的。
有省选省,无省选县。
户籍地对户籍地,暂住地对暂住地。
以上是理论考试的答题技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能快速学以致用,通过考试!
补税,是否可以拯救驾校?
驾培行业经过了十年井喷式发展,再加上2015年后驾考新政的实施,发展火热被其他领域的投资人或投资公司盯上且快速涌入,成都驾校数由之前的69所迅猛增加到目前的108所,据说还有近30余所新增驾校还在申报或待审核中,驾校间的争夺、教练员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2015年前的"挂靠"服务费收入每个学员可以达到300-700元不等。而现在相互杀价到150元左右,个别甚至更低。这个费用里包括:员工工资、土地租赁费、社会事务费、场地建设维护和营业税等,几乎是赔本赚吆喝,有的甚至连吆喝都有气无力。驾校如果关门不招收学员吧,或许还要少亏一些,但也临近于死亡。继续收学员总想维持不死,希望冬天快点结束,春天早一点来临,等等看别的驾校是否先倒下去,然后自己可能还有一线生机而苦撑下去。
而我们的教练员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嫌麻烦的在各驾校间游走串连,哪家便宜就报哪,驾校间串收、串报学员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风险的"利剑"却时刻悬挂在每位校长们的头上(成都驾培"7·16"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血的案例)。但校长们又无可奈何,唯一办法就是一降再降,求的就是薄利多销,其实也等于是慢性自杀。
行业协会也在着急,从2015年12月28日"三亚会议",到2016年的"3·15"会议,青城山"7·1"会议,在会员们的强烈呼吁下,协会努力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会上所有校长信誓旦旦订立了自律公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加之成都周边地市州巿场的影响,会后还是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盘,置自己签定的白纸黑字而不顾,继续通过低价格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也有部分信守公约的校长坚持按会议精神,不随意降低价格,最后的结果是连学员都收不到。
从车管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有的驾校车辆数仅几十台,月招收学原量高达几千人,而有的驾校车辆数几百台,却只收了几十个人。反差之大,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教练员收取的培训费税费标准如何核定?承包经营的个体教练员应缴税费是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还是由驾校在收报学员时代收代缴?个体教练员应缴税费包含哪些项目?由于过去税务部门缺乏对驾培行业税收工作的辅导,成都驾培行业的生长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经营主体复杂混乱,所以如果按照简单的处理办法一杆子打死,那么对行业的生存将是毁灭性的。更为急迫的是,下一步挂靠经营模式的税费应该如何界定?按照现有驾校的收费水平和税务部门要求的征税标准,已经属于"倒挂",现有驾校收的学员越多,可能面临未来的补税风险越大。不收,立刻死亡!收,慢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