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题库(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45题)1.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A)。A.符合标准B.穿戴舒适C.外形美观D.便于更新2.焊机二次回路线的接头可采用(C)方式。A.搭接B.缠绕C.压接3.PE线必须使用()电线,N线使用(D)电线。A.绿色、黄色B.绿色、黑色C.绿黄双色、绿色D.绿黄双色、蓝色4.生产性粉尘中主要常见的类型是(B)A.矿物性粉尘B.混合型粉尘C.化学性粉尘D.动物性粉尘5.企业单位(A)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B.技术负责人C.安全部门负责人6.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7.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D)。A.浇水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D.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8.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依法追究(C)。
2、A.经济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9.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A.呼吸道和皮肤B.食道和皮肤C.呼吸道和食道10.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B)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A.2B.10C.3011.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A)。A.符合标准B.穿戴舒适C.外形美观D.便于更新12.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A)。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C)和胸外心脏挤压。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14.“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D)要素的内容。A.应急响应B.目的与意义C.应急策划D.方针与原则15.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A)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16.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安全阀、压力表。(C)A.电表B.温度计C.水位表17.职业病指
3、(B)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18.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C)。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C.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19.绝缘电阻检测,电焊机每(B)至少进行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必须进行一次,移动电气设备应每()进行一次。A.半年、季度、半年B.半年、季度、季度C.季度、季度、半年D.季度、月、月20.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C)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A.县级B.市级C.省级21.离岗_C_个月以上者,须重新进行车间、岗位安全教育。(C)A.6B.5C.322.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A)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上的缺陷D.环境的缺陷23.安全生产
4、“五要素”是指:(C)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24.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B.立即用布抹干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25.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B)。A.17类B.20类C.21类D.142类26.创伤急救原则上是(B),并注意采取措施。A.先固定,后抢救,再搬运B.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C.先搬运,后抢救,再固定D.先固定,后搬运,再抢救27.(B)是安全检查中最有效的工具。A.安全会议检查法B.安全检查表法C.仪器检查法D.自查与互查28.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B)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A.2B.10C.3029.下列叙述中,(B)不符合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要求。A.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B.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C.矿山建
5、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D.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只要经过验收程序即可投入生产和使用30.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伤害是指(C)。A.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等B.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3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B)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A.1米B.2米C.3米32.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B)。A.教育和考核B.教育和培训C.培训和考核33.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C).A.意识B.能
6、力C.意识与能力D.知识与态度34.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B)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生活区B.工作场所C.设施设备D.生产区35.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C).A.意识B.能力C.意识与能力D.知识与态度36.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是(C)。A.事故百分比B.临界重要度C.结构重要度D.关键重要度37.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C)。A.安全认证B.安全评估C.安全预评价D.监督管理38.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C)。A.实际操作演练法B.讲授法C.自学提高法D.读书指导法39.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D)A.5倍B.10倍C.15倍D.20倍40.浙江省
8、碍物。A.1.2B.1C.0.8D.0.5二、单选题(5题)46.2023年安全生产月是第(A)个安全月,活动主题是(A)A.22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B.16安全第一,以人为本C.21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D.20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47.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C)方法。A.马上用水冲洗B.去医院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48.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A.上部B.中部C.根部D.火苗的外围49.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其表示的含意是:“(B)”之意。A.生产安全B.劳动安全C.人身安全D.劳保安全50.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24小时三、单选题(10题)5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