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安先生目前在广东务工,在当地驾考未过。3月初,他在抖音刷到南宁盛林机动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林公司)的视频,看到视频中声称“驾考一把过”,他不禁心动。
“3月中旬,我来到南宁,业务员说学费1.05万元,学员要在象州县马坪乡培训,考试时候戴耳机,包过包拿证。”安先生说,3月19日,他与盛林公司签订了《机动车驾驶证居间服务合同》,并支付了6000元首付款。
安先生通过视频联系上盛林公司,现在该视频已删除。受访者供图。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这份合同约定盛林公司需为安先生寻找合适的驾校,替他签订驾考培训合同,向驾校支付培训费用,并提供“驾驶证考试合法、合规的渠道”。公司收取的首付款含代收档案受理费2700元、代收培训费1500元、剩余为居间服务费。培训的地点可能在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也可能在贵州、四川,安先生需完全配合。
学员要求退款未果
签订合同当天,安先生按照公司的安排,来到象州县马坪乡的顺鑫驾校。第二天,他和大约7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一同培训。
四川学员钟先生说,据他了解到,有些学员从去年就已经参加培训,至今没能得到驾照。“我按照业务员的建议,向单位请假4天,结果在象州待了7天都没能考过。”钟先生说,单位为此罚了他2000元。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云南学员盛女士。
3月20日,安先生等13名学员退出培训,要求终止合同并退款未果。
4月6日,安先生再次来到南宁,协商退款事宜,他仅参加了3天培训,但盛林公司只肯退1300元。
律师:要通过合法途径参加考试
盛林公司大门紧锁,招牌上写着“专业解决驾考疑难杂症”等字样。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摄
对此,广西桂直律师事务所律师覃贤达表示,涉事公司在视频中说“驾考一把过”“全程绿色通道”,以及其业务员口头承诺的内容,涉嫌误导。学员支付高额学费,千里迢迢赶考,为的是通过作弊、走关系拿证,出发点就错了。
覃贤达还说,虽然安先生签订的合同中没有规定“包过”,但盛林公司仍要证明居间服务费去哪了,代收的档案受理费、培训费实际支出了多少,要按合理的比例进行退还。另外,提醒驾考人要通过合法途径参加考试和培训,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目前,有关退款事宜双方还在僵持中,安先生已向12345投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