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7月底,连接郑州市惠济区和焦作市武陟县的惠武浮桥(即武惠浮桥)引路被人毁坏,路面上种了上百棵树,浮桥通行中断。惠武浮桥公司的员工将树移栽别处,受到惠济区林业部门的行政处罚,一名员工也被湿地保护区派出所拘留。(详见大河客户端12月15日推送报道《我租的地里谁种的树移栽之后反被拘留》)
争议也就此突出水面。一方面,浮桥中断已近半年,不仅两地居民通行受阻,武陟县农业产业发展亦受到很大影响。为此,焦作市交通运输局日前专门致函郑州市交通运输局,请求帮助协调解决浮桥通车事宜。
另一方面,浮桥项目长期存在的噪音和环境污染,导致群众长年投诉,且尚未取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手续。黄河保护和滩区治理指挥部决定由黄河农牧场终止与浮桥公司的租赁合同。
浮桥断行、经济受损,焦作交通局函请恢复浮桥通行
12月21日下午,武陟县詹店镇东厂村村支书何光辉告诉大河报记者,自惠武浮桥断行之后,包括东厂村在内,武陟县11个位于黄河滩区的村庄都受到很大影响。
“一千多斤菜,一个三轮车就拉完了,走浮桥不收费,几十分钟就能到(郑州)毛庄蔬菜市场,一天能来回两趟。”何光辉说,蔬菜种植是东厂村的一项重要产业,但从今年夏天浮桥断行之后,村里的蔬菜销售遇上难题:如果绕行最近的花园口黄河桥,也要多出来四五十公里,不仅运输成本增加了,一天最多也就来回一趟,除去油钱就不剩啥了。“现在这600亩地,都没人愿意承包了,村里经济快被耽误完了”。
此外,村民的务工也几乎全部停了。何光辉介绍说,此前,村里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去对岸的惠济区务工,这是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浮桥断行半年来,村民们几乎都窝在家里,没有收入。
“对俺们村来说,浮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整个村都靠着浮桥发展了,不管啥原因,我们希望浮桥能尽快恢复通行。”何光辉说。
事实上,不只是黄河北岸滩区的群众着急,包括武陟县和焦作市的政府部门也着急。记者日前从焦作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为了能尽快恢复浮桥通行,该局专门向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函,请求协调解决浮桥通车事宜。
记者看到,在这份函件中,焦作市交通运输局写道:经实地调查,该桥经过十四年的运行,已经成为黄河两岸群众出行的福利桥和郑州、焦作、新乡两岸三地快速发展的经济桥。
一是该桥将两岸距离缩短了40余公里,加之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免费,给居民带来了不少福利。据统计,仅武陟县、平原新区前往惠济区打工、上班的人数在6000余人,加上惠济区在黄河北岸居住的群众以及两岸来往旅游的群众,每天有近万人通行该桥。
二是黄河北岸利用当地农业景观资源,发展第三产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同时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和奶牛、肉鸡、生猪等养殖规模,该桥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交通便利,使北岸成为郑州的近郊农业、畜牧业发展基地。
三是武陟县将该县作为郑州的后花园打造。建成了沿黄河北岸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王园公路,加之黄河第一观——嘉应观和渠首黄河风景区与南岸邙山风景区和湿地公园,组合成了有山有水有历史,吃喝玩乐更休闲的旅游观光地带,给两岸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环境污染、群众投诉,指挥部决定终止租赁合同
12月22日下午,黄河生态保护和滩区治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也给本报记者发来了一份情况说明。其中说到,因为浮桥项目带来的噪音和环境污染,导致附近群众长年投诉,浮桥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后,期间有8年未履行租金交纳义务,且该项目未取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手续,指挥部决定终止租赁合同并对该区域进行了绿化。
关于土地租赁问题,回复中说,2008年10月1日,郑州惠武黄河浮桥有限公司与国营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农牧场(后简称:黄河农牧场)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书,但2008年10月至2015年9月,浮桥公司始终未履行租金交纳义务。
记者就此也联系了惠武浮桥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范先生解释说,他是于2015年对郑州惠武黄河浮桥有限公司进行了收购,拖欠租金一事发生在收购之前,他并不知情。在他接手后,运营五年以来,一直在按合同交费。
范先生又称,他在于原公司法人沟通后获知,是因为黄河农牧场未按照合同提供足够土地,比如协议签订的道路宽度为20米,但实际提供的道路宽度只有为12米,协议中约定的20亩生活区土地使用权也未落实,所以原公司法人是按照实际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缴纳了相应比例的租金。
对于“移栽林木被拘留”一事,指挥部在回复中说,今年11月10日下午,惠之美公司现场管养人员发现有人未经允许,动用铲车、钩机在挪移树木,给已经成活的树木造成很大损坏,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区林业执法人员接到通知后赶往现场,查扣施工机械,下发责令整改通知。辖区派出所接警后赶到现场处置,并将司机董某口头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调查,民警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2天的处罚。
黄河北岸的武陟县,出于经济发展考虑,需要浮桥。黄河南岸的惠济区,出于环境保护考虑,要取消浮桥。于是,问题又回到了“便利与争议如何两全”的层面。
在浮桥引路附近的黄河桥村,有村民表现出了典型的“邻避”心理:浮桥畅通当然好,但是不要从我们村边经过就行。
但是对于两岸的居民们来说,更为切实的意见则是:如果能找到一个既方便通行,又能保护环境的两全之策,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