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讯春节即将来临,全市各所学校也开启了寒假模式,为了让学生们过上一个平安、欢乐的假期,大庆市应急管理局推出了“30条安全提示”,为家长们提供了一部“假期安全宝典”,在这个寒冷的假期,让家长和学生倍感温暖。
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这“30条安全提示”的范围,不仅包含了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中小学学生,还有高校的大学生。其中,还特别针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安全提示,提醒家长在诸多细节中要掌握的安全常识。从内容上看,不但涉及学生和家长假期外出的安全防范常识,还特别强调了家长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应该掌握的安全知识等。
有娃的家长们,30条安全提示,您一定要仔细看。
学龄前:10条提示家长要牢记
有学龄前孩子的家长,一定要牢牢记住这10条安全提示,以免因预防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中小学:15条安全提示莫忽视
●安全出行必知
在参加冬令营、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时,事先要知悉组织者、内容、线路、安全保障措施,不参加不合法、不安全的活动。
●文明过节必看
在假期里,要早睡早起,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睡足9小时,高中生睡足8小时,做到不睡懒觉。
在饮食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不过度吃甜、咸、油炸食品,不吃“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不买无证经营和小摊小贩无质量保证的食品。
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运动1小时;讲究卫生,预防流行病;身体不适或生病时,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不要擅自燃放烟花爆竹和玩耍氢气球;不玩商品包装防腐剂、干燥剂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正确使用电、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同时,倡导文明风尚,积极乐观,尊老爱幼,多与父母、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
●自我管理必行
在假期里,要科学合理安排自学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盲目参加社会培训机构;提前做好开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不欺凌他人,不抽烟、喝酒、打牌、吸毒,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更不要沉迷于手机、网络中,不玩色情、暴力游戏,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
同时,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不与陌生网友见面。不要玩弹珠枪、激光笔、弹弓、诸葛弩、指尖陀螺等危险玩具。玩耍中,不用绳索套脖子,不用面具、塑料袋套住口鼻等。
高校生:5条“安全宝典”记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严防煤气中毒、意外溺水、踩踏、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确保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困惑时,直接向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寻求帮助。
平日里,更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无营运证或超载的交通工具,不无证驾驶机动车,不酒后驾驶机动车,不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大雾、雨雪等灾害天气减少外出,注意安全。
寒假里留校的学生,外出时要锁好宿舍门窗,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注意用电安全,离开宿舍及时断电,不在宿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劣质插座和劣质充电器;不在宿舍生火做饭,严防发生冬季火灾。
特别在寒假离校外出时,要把个人去向及联系方式告知辅导员、舍友、同学、家长,并务必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求职择业等活动时,须获得学校和家长同意,谨防传销、邪教等非法组织诱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