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艰辛走到重庆,很快就能回家了。记者钱波摄一路的奔波使得皮鞋破旧不堪记者钱波摄龙头寺火车站出站,广州返渝的农民工们带着新的希望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好好清理一番,精精神神地去见老婆和孩子。重庆晚报12月2日报道昨上午10时,渝黔高速路东溪收费站迎来一个特殊自驾车队——车队由四辆货三轮摩托车组成,驾乘人员无不蓬头垢面。每辆车上,横七竖八摆放着板凳、被褥、热水瓶、塑料桶等家什。
这是一群在广东汕头打工的四川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他们丢了工作,不得不驾驶三轮车,行程数千里,回家。“我们的大部队还在后面,出发时,车队共有14辆三轮车。”
危险执法人员劝下车队
毫无保护设施的三轮车、驾驶人无法出示驾驶证行驶证、塑料雨棚布捆扎的车厢内,还挤坐着老人、妇女……此类车岂可上高速路!高速公路执法人员接讯赶紧前往东溪收费站路口,将欲借道的三轮车,请下高速路。鉴于其特殊情况,执法人员仅对其进行了劝导便予以放行。
三轮车队不得不重返210国道。四辆三轮车上,包括司机,共搭载了11人。一辆车便是一个家庭单元:夫妻或者父母儿女。一行人上月18日从广东出发,一路经广西、贵州,到昨日,已奔波了14天。
行至210国道綦河收费站附近,已近下午3时,众车停下来稍作休息。一过路村民上前搭讪:“你们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搬家吗”“不,回家!”车开在最前头的秦师傅大声答道,眼圈有点泛红。这条回家路,五味杂陈。
不舍众人合议举家迁徙
为什么不乘火车或汽车秦师傅说舍不得:舍不得车费;舍不得花费数千元钱买来的赖以为生的三轮车;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家什……于是,众人商议:开三轮车回家。为搞清楚线路,临行前,几人专门买了张地图。经计算发现:从汕头到老家,全程逾3000公里。
一路行来,修修停停:广东境内坏掉一辆;广西境内一辆车滚下坡,摔成废铁不说司机还受伤,不得不弃车改乘火车;贵州境内又坏掉两辆……截至昨日到重庆时,仅剩下四辆“排头兵”。
艰辛女人睡车男人睡路
近半个月的奔波,有说不完的苦:为了赶路,每天驾驶10小时以上是“最低标准”。“你看我这双皮鞋,全是走烂的。”被唤作刚子的驾驶员边说边伸出左脚,脚上的皮鞋裂开足有手掌大小,露出袜子。“出门前这可是双新鞋。”
三轮车没有驾驶室,男人们不得不把棉衣包在头上抵御风寒。坐在“车厢”内的人也不好过:厢体狭小,整日蜷曲得腰酸腿疼,颠簸更是家常便饭。“这趟回家比种田还苦,”秦师傅的妻子、42岁的肖大姐揉着头上刚被撞出的大包,有些哽咽。
累还只是一小问题,吃饭、睡觉更难解决。为减少开支,每人一天最多吃两顿饭。临行前,每家都准备了几箱方便面,不过,因为没有热水,方便面大都被干啃下肚。睡觉是走到哪睡到哪——男人让出车厢在公路边上打地铺,女人小孩在车厢内将就。洗脸、洗头,更是奢望。十多天下来,每个人的脸和手都已干裂,风刮得生痛。
感动好心保安主动让床
不过,回家路上也有感动。秦师傅介绍,途经贵州时,因三轮车难以翻越崇山峻岭,车队“冒死”闯过一次高速公路。被贵州交警发现后,得知其特殊情况,交警未作阻拦,给予放行,还为其指路,让他们“捡了一段便宜”。而头天晚上,在遵义高速公路服务站,他们还以10元/人的价格,吃到了15元/份的盒饭,这是他们行程中唯一一顿热饭。好心的保安还慷慨地将宿舍让给他们,众人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再次上路回到家乡喘口气马不停蹄闯西北
昨日,下午4点,有温暖的冬阳。火车北站,涌出站台的那一刻,朱道勇和老乡们都激动起来:重庆,家乡……
但是,他们不会在家乡作停留。朱道勇说:“回趟家乡,就当是喘口气;火车票已经买好,我们马上就要去兰州。”
离开劳作了10年的深圳,是大家商议的结果。“企业已经倒闭了20天,大家就在一起琢磨——没工作了,总不能天天赖着铺盖窝里混日子吧大家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就决定了回重庆,然后立马转车去西北,去兰州。”
在朱道勇的行李中,有一只塑料桶,满满一桶全是车工工具书。回乡时,很多东西都扔了,但这些书他全留着,“出门在外,没得点知识硬是不行”。
“从头再来个嘛,没得啥子。”詹自强马上就要坐上前往成都的火车。詹自强得过东莞市十佳农民工,因为对设计皮鞋有想法,他做到了一家企业的副经理,还去美国考察过。企业倒闭后,他谢绝了当地工会为他安排的工作,转而去成都一家鞋厂做设计部主任。“有了外头10多年打工的经验,即便从头做起,相信也不会太差。”
也有个别人不准备出去了,就把根扎在家乡重庆。工厂开始裁员时,周兴贵夫妇曾经被吓着过,但后来想,树挪死,人挪活,哪里不能刨口饭吃孩子也大了,需要一个稳定的读书环境了。夫妇俩想了想,干脆回重庆算了。周兴贵打算让媳妇儿当保姆,自己去工地上找个活干。5岁儿子趴在包袱上,眼睛睁得好大,望着这个他们将停留下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