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下教资笔试科目一中学综合素质全卷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卷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C.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规律

【答案】D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自主性D.能动性

【答案】A

3.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下列选项与这句话强调的内容相符的是()

A.专业知识和专业态度是为师的基础

B.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为师的基础

C.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是为师的基础

D.专业知识和专业自主是为师的基础

4.某校许多优秀校友在回忆录中都谈到“自己的成长凝聚着各学段许许多多教师的辛勤劳动”,这充分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主体性

B.特殊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有权改变或撤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决定的机构是()。

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C.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某校进行摸底考试,取消低于一定分数线学生的中考资格,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

B.正确,学校有组织学生考试的权利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不正确,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7.某位老师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与实验,但是学校以影响升学率为由,停止了他的做法。对这一做法描述正确的是()?

A.正确,学校有提高升学率的义务

B.正确,学校有自主管理老师的权利

C.不正确,该老师有科学研究权

D.不正确,该老师有教育教学权

8.某中学班主任规定,学生每迟到一次罚款5元,一学期下来,班级得到罚款135元,用于班级建设,班主任孙某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减少学生迟到的现象B.正确,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C.不正确,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力D.不正确,应征得家长同意才能罚款

9.熊某侵占学校的校舍用于经营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熊某应依法承担的责任是()。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补偿责任

【答案】B

10.中学生赵某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件科技作品参加比赛并获奖,所获荣誉证书应归()。

A.赵某本人B.辅导老师C.所在学校D.所在班级

11.某县民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身份不明,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承担()。

A.临时照顾责任B.临时监护责任C.教育责任D.监护责任

12.中学生郭某在上课时突发疾病,学校发现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关于学校在此事故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承担任何责任

B.承担部分法律责任

C.仅承担道义责任

D.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13.林老师是某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她所带的班级取得理想成绩,于是,她私下发了班级成绩。此事被发现后,林老师收到警告处分。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由学校提出对林老师处分的建议

B.对林老师的处分期限为12个月

C.对林老师的处分要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D.林老师接受处分期间学校暂停其教师资格

14.莎莎的语文常常不及格。这次考试,莎莎的成绩又下降了,她自己也很着急。按惯例,教语文的程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谈话。程老师的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你怎么又考这么差!明天把家长叫来”

B.“你觉得在学习中哪些方面遇到了困难?”

C.“你成绩总提不上来,要不要到校外机构培训一下?”

D.“我这里有些模拟试卷,你要不要拿回去做一些?”

15.李老师和方老师是好朋友,学校每次组织教学评课时,李老师和方老师只评对方的优点,

提到不足时往往轻描淡写。对于李老师和方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体现自由和责任的结合

B.没有体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C.没有体现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D.没有体现个性与全面的结合

1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

A.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B.注重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C.遵循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D.体现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1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

18.国徽的主要设计人是()?

A.李诫B.童寯C.梁思成D.吴良镛

19.属于史蒂芬.霍金的科普创作是()?

C.《生命是什么》D.《未来时速》

A.福鼎白茶-福建安溪B.郫县豆瓣-四川成都

C.文登苹果-山东威海D.兴隆咖啡·海南万宁

21.素三彩,不用哪一色()

A.绿色B.紫色

C.黄色D.红色

22.不属于希腊悲剧作家的是?()

A.埃斯库罗斯B.欧里庇得斯

C.阿里斯托芬D.索福克勒斯

23.不是民间号子创作的是?()

A.码头工人歌B.黄河船夫曲

C.军民大生产D.沂蒙山小调

2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办,比赛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下列图标中,标识“冬季两项”的是()。

25.“人造纤维工业之父”是()

A.爱迪生B.海厄特C.卡罗瑟斯D.夏尔多内

26.如下图,在excel中单击单元格E2,欲计算甲班2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应输入的公式是()。

A.SUM(A1:D1)B.MEDIAN(A1:D1)

C.MODE(A1:D1)D.AVERAGE(A1:D1)

27.在PowerPoint的排版中,通过对其母版的设置可实现的功能是()。

A.统一整套幻灯片风格B.统一标题内容

C.统一所有图片的格式D.统一正文内容

28.与“出席-缺席”,逻辑一致的是()?

A.邮件-电邮B.灌篮-投篮

29.根据所给图形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填入空最适当的是()。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问题:教师观。

【参考答案】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材料中的特岗老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当地教学环境和条件,利用日常生活物品补充实验用品,体现了其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角色。同时改善了学生机械学习物理的情况,使学生可以进行物理实验探究和操作,并告诉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等,体现了其作为学生促进者的角色。

2.现代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材料中的特岗老师积极主动请教老教师,体现了其能够虚心反思自我的不足,并在教学中善于与其他教育者合作(求教)。该特岗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实验用品,引导其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体现其在教学关系上不是简单教授,而是更强调帮助引导。

31.材料:廖老师因为李超(性格活泼、大大咧咧)打破了同学们养的一盆花,告诉班上同学不要和李超一起玩,后续班上又养了三盆花,廖老师告诉班长看着李超,不要让他碰花。之后有一次廖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同学和李超在办公室,廖老师和这个同学聊天,没搭理李超,李超想到了之前碰倒打破了班级的花,廖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很多。他离开了办公室,哭着回家了。从此李超越来越孤僻。(回忆版)

问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答案】廖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1.“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廖老师因为李超不小心打破了班级的花盆而变相孤立、歧视该同学,不能做到平等公平对待,导致其心理受挫,性格越来孤僻,严重违反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材料中,廖老师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教育学生改正缺点,也没有针对其性格等因素引导其更好发展,反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身心发展受损,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32.材料:“白话文运动”中的异体成语

清末民初,文言文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民众深感晦涩难懂。以黄遵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崇白话废文言”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由初期的几十种突增至370余种。这些白话报刊不仅谈论救亡图存、变法革新,同时也在语言使用中推广白话文、倡导语言变革。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成语使用上不断“破旧立新”,产生了大量异体成语。

笔者对清末民初近50种白话报刊进行统计发现,其使用的成语中有1200多个具有一个或多个异体形式。这些异体成语改换了原有成语的某些构成要素,而整体意义与用法保持不变。比如,“童叟无欺”在当时的白话报刊中被广泛变异为“老少无欺”,“见风使舵”被变异为“见风使船”“看风使船”“见风使帆”等。异体成语的大量涌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报人从语言运用方面冲破旧有文言格局、建立新文法的决心和尝试。正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倡导的,文学可以“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当时白话报刊的成语运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是新语素替代成语中的旧语素。在成语的构成语素中使用新语素、新白话替代成语中的文言旧语素,使成语通俗化、白话化。比如,当时的白话报刊将成语“十之八九”中的文言语素“之”摒弃,换成白话语素“分”,形成异体“十分八九”。

三是常见语素替代成语中的生僻语素。白话报刊的阅读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底层劳苦民众,他们文化水平有限。为了顾及宣传对象,当时的报人主动规避成语中的生僻语素,如“面面相觑”中的“觑”较为生僻,识字有限的老百姓不一定都认识,于是用与它意义相同的浅显易懂的字“观”“看”来替代,形成异体“面面相观”“面面相看”。

四是方言语素替代成语中的原有语素。白话报刊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地域差别较大,各地的白话报刊中不乏方言语素的使用。报人根据自己的方言及当地的用语习惯用方言语素来替代成语中的语素,如“鸡飞狗跳”在《蒙文白话报》中被变异成“鸡飞狗跛”,“恼羞成怒”在《吉林白话报》中被变异成“老羞成怒”等,“装疯卖傻”“胡说八道”在《申报》中分别被变异成“装痴诈呆”“胡诌白道”,“事不关己”在《江苏白话报》终被变异成“事不干己”等。

五是打破成语内部的韵律与对仗。古代写诗作文讲求音律和谐、对仗工整,很多成语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平仄搭配得当、结构对仗工整。这类成语在当时的白话报刊中却被变异为韵律并不和谐、结构并不工整的异体形式。如,“千真万确”被变异为“千真万真”,其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平仄”对仗被改为“平平”对仗,韵律不再和谐,并且在用字上“不避重复”,这也与古人的用字习惯不同;“七上八下”中的“上”与“下”都属于方位词,在成语中对仗工整,而异体“七上八落”却打破了这种工整对仗。

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产生如此之多的异体成语,并不只是当时报人“有意为之”,汉语的意合性为成语改换构成要素形成异体成语提供了客观基础。汉语以表意为主,不太拘泥于形式。表现在异体成语上,则是成语的整体意义取决于各构成要素的意义组合,即便结构有所变化,或个别语素有所变化,很多时候也不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表达。比如,“面红耳赤”中的“耳”被替换成“眼”,形成异体“面红眼赤”,字面意义发生了改变,但并不影响其“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涨红的样子”的深层意义。

同时,这一时期正处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和文言与白话的激烈碰撞期。词汇上单音词的双音化发展迅速,成语构成语素中的单音语素受到双音化影响,极容易将此语素与其他语素组成的双音词带到成语中来,将成语中的其他语素替代掉,形成异体成语,如“感激不尽”受双音词“感情”的影响,产生了异体“感情不尽”。

【参考答案】1.(1)文言文与社会发展脱节,晦涩难懂,为了使底层民众也看懂报刊,所以需要进行语言变革。

(2)知识分子们发起了“我手写我口”的白话文运动,推广白话文,在成语上破旧立新。

(3)汉语以表意为主,具有意合性,个别的变化不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表达。

(4)单音词双音化发展迅速,极易将双音词带到成语中来。

2.语言的发展会适应社会上大部分民众的用语习惯。(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不少于1000字。

【立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一时被埋没,也不要灰心丧气

【范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被革职降级的林则徐在黄河决口时,身先士卒平定水患,在发配到伊犁之后,林则徐又使久荒之地成沃野。

由此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

春秋名将吴起便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金子。吴起早年起于卫国,因被奸人陷害,无奈只得离开,在卫国遇到自己的伯乐魏惠王,开始一展雄图,除内奸,攘外患,兴变法,强雄兵……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取得丞相一职。但由于触犯到贵族利益,在魏王死后,他出逃楚国,又在楚国做出巨大贡献。

由此可见,金子无论在何时都会被发现,并在发现者手中绽放耀眼的光彩。

明朝的袁崇焕,早年只是一名无名小卒,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他似乎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的勤奋,却让他这个一无是处的煤块逐渐积淀为一块金子,并在明清关辽一站中被烈火炼去黑色外衣,就此大放异彩,被辽东巡府提拔重用,并在接下来的明清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练铁骑,驻防线,造大炮,用人才……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让明朝延续几十年。

由此可见,勤奋能让那些被深深埋在土底的金子大放光彩。

mao早年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家庭的贫穷没有让mao屈服,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mao仍然在继续读书。在加入GCD时,mao也仅仅是无名小卒,但在秋收起义一站中,他大放异彩,并在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后,成为GCD领导人。在其领导下的GCD逐渐强大,最终解放全中国。

由此可见,金子不会因为在泥土中冲刷就改变耀眼的本质,是金子总会发光。

THE END
1.科目一1000道题含答案科目一1000道题含答案,元贝驾考官网为您准备了科目一1000道题含答案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科目一1000道题含答案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科目一1000道题含答案练习,只需在答题结束后点击重新出卷按钮。元贝驾考官方网站助您考试成功早日拿证! https://www.ybjk.com/ks/ncmdl.htm
2.科目一考试题库含答案1000题一科目一考试题库含答案1000题一,驾考宝典网站为您准备了科目一考试题库含答案1000题一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科目一考试题库含答案1000题一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科目一考试题库含答案1000题一练习,您只需在答题结束后点击再做一套按钮。驾考宝典预祝您考试成功! https://www.jiakaobaodian.com/kaoshi/fca58582.html
3.科目一1000题全解答科目一1000题全解答是驾驶员考试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科目一1000题全解答可以帮助您快速通过科目一2025科目一科目四考试。 元贝驾考为您准备了科目一1000题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试题。点击试题编号,还能查看最全答案和解析。 科目一经典易错题,分不清的学员,看这里!车辆的指示灯有数十种https://kmy.jsyks.com/makcie
4.2019年驾照考试科目一试题1000题(含标准答案).pdf2019年驾照考试科目一试题1000题(含标准答案).pdf,【精品文档,百度专属】 驾照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900题) 含答案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190 题) 1.1 道路交通安全法(56 道题) 1.1.1选择题:(28 题) 1.1.1.1 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16/8130026033004130.shtm
5.科目一模拟考试答案是什么?科目一是在手机上模拟考试答题的,应该根据以下方法考驾照科目一:1、驾驶考试学习软件中的有科目一的题库,一般有1000多道https://3g.china.com/auto/mip/231673.html
6.汽车类科目一考试题库(900题)答案:A1.6.1.11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一次记分。A.2B.3C.6D.12答案:D1.6.2判断题:(14题)1.6.2.2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两次以上达到12分的,应当参加科目一、科目三考试。 答案:正确1.6.2.3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驾驶证的换证、补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延期https://www.360doc.cn/article/7769504_203168756.html
7.科目一考试题库8篇(全文)汽车类科目一考试题库 第7篇 1.5.1 选择题:(3 题) 1.5.1.1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填写。 A.知情人证明B.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C.当事人的报告D.赔偿费用发票 答案: B 1.5.1.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jdc69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