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生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广大民众对于电动三、四轮车有着巨大的需求,不仅市场保有量庞大,而且使用的核心群体覆盖城乡镇各个区域。但近年来,全国各地针对电动三、四轮车开展新一轮大检查,对各个地区的用户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提醒广大车主注意合法合规上路。
自12月以来,多地又再次掀起一轮查三轮、禁四轮整治浪潮,处罚严格,罚款、扣车、拘留等情况都有不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目前针对三、四轮车市场整治最严的10大问题。
1、无牌电动三、四轮车
无论两轮、三轮还是四轮,车辆牌照是目前所有整治的第一对象,也是最容易发现的大问题。
所以除了无管理或以备案等方式管理的地区外,牌照都是电动三、四轮车上路使用的第一硬件。
2、无证使用电动三、四轮车
电动三、四轮车被列入机动车管理,上路时车主必须拥有相应的驾驶证。驾驶电动三轮车,需要拥有D照,低速四轮车根据地方情况为准,有的需要D照,有的需要C照。
所以如果不是过渡期管理的城市,D照驾驶证是电动三轮车上路的必要条件。
3、假牌套牌
4、非法运营
非法运营指的是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违法行为,也就是把电动三、四轮车作为出租车的属性用以牟利的行为。
根据机动车处罚标准,非法运营车辆一旦被查获,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并处该所得的2-10倍罚款,没有所得或不足2万元处3万-10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浙江省龙港市严查电动三、四轮车用户的非法运营行为,目前已查扣非法运营车辆上百辆。
5、改装加装
6、酒驾醉驾
电动三、四轮车被列入机动车管理,所以很多地方在管理三、四轮车的酒驾、醉驾问题时,其实是以机动车标准进行处理,非常严重。
7、报废车辆
过了报废期的电动三、四轮车,上路被查到,不仅要被罚款扣车,还会被强制性报废。
一般电动三轮车报废年限为正三轮摩托车12年,其他摩托车13年。地方交管部门可制定不低于10年的报废标准,以地方为准。
8、非标电动三、四轮车
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工信部产品目录,不具备上牌条件的三、四轮电动车,含城市观光车、老年代步车、低速代步车等被定义为非标车。
非标车上路目前主要处罚标准有三条:1、罚款。2、扣车、3、强制报废。目前主要针对不允许非标电动三、四轮车上路的城市,例如北京等地。
其余地方会以过渡期的形式让非标电动三、四轮车平稳过渡。
9、不佩戴头盔
使用电动三轮车时需要佩戴安全头盔。有部分地区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用户会处罚款50元,驾驶证记1分。
10、交通违规行为
这10条是目前电动三、四轮车整治最严的问题。希望广大电动三、四轮车用户都能仔细了解这些处罚标准和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