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屋前晒场晒稻谷,屋后的院子里放了个大盆,一只黑白相间的猫蹲在盆边,“觊觎”里面腌制的鱼。
近日,“远安坤哥”在抖音上发布了这样的一条视频,观看量超过260万、点赞量1.5万。
9月29日,记者联系上“远安坤哥”杜坤,发现这条视频的背后,是一个暖心的孝亲故事。
三峡晚报抖音号将这条视频剪辑后发布,仅3个小时,观看量已超过300万,点赞近5000。
不放心独居母亲
儿子在老屋装监控
半个月前,杜坤网购的小米智能摄像机到货了。
9月19日,正逢周末。杜坤带着女儿从远安县城赶回旧县镇石桥坪村的老家,将监控安装在老屋后院的高处。
今年上半年,杜坤的父亲因病去世,他暂时放下工作和妻女,回老家陪67岁的母亲住了两个多月。
见母亲精神状态好转,杜坤打算带着母亲一起回县城,“她怎么都不愿意,我又不放心她一个人在老家,只好隔几天就回去一趟。”
今年7月,杜坤听说外省有个村落给空巢老人安装视频摄像头,方便在外务工打拼的子女随时掌握老人的情况,于是动了心思,“我在远安和宜昌专门了解了一下,跟家人商量后,觉得这样的方式最好。”
考虑到老人的隐私,杜坤买了款防水的监控装在室外高处,这样可以将老屋全貌及门前屋后的情况一览无余。
从装上监控的那天起,在远安县城的杜坤和远嫁贵州的姐姐,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就能看到老母亲在家的情况。
妈妈买了条大鱼
等我们放假回去吃
9月23日中午,忙完工作的杜坤打开手机APP,想看看母亲在忙些啥。
手机的画面里,一辆三轮摩托车停在屋前晒场上,母亲正在和人说话,“是卖东西的商贩,母亲是在买什么东西。”
没过多久,杜坤看到母亲提着条大鱼往后院走,并消失在了监控中,应该是进厨房了。
接下来一幕,让杜坤很感动:很快母亲又提着大鱼出现在摄像头下,然后将鱼举起来对着摄像头晃了晃,并说了几句话。
“她问我们中秋节回不回来,这条鱼准备腌好,等我们回来吃。”杜坤说,“我们喜欢吃鱼,每次回去母亲都会准备一条。”
就这样,母子俩通过视频监控,进行了一次相隔数十里的“云互动”,不仅赶跑了偷鱼的猫,还了解了彼此的近况。
杜坤觉得,这个画面挺有意思的,就剪成一段短视频发到了抖音上,没想到一天就有了200多万次的播放量,“当时我都惊呆了,一下就在网上火了,‘四川观察’都联系我希望转发。”
母子俩通过摄像头“隔空对话”。视频截图
监控拍到了一只猫来偷鱼。视频截图
装个监控不麻烦
摄像头加宽带就行
记者留意到,无论是在杜坤的抖音号,还是“四川观察”的抖音号,很多网友都在问摄像头的价格和工作原理。
杜坤表示,只要购买一个视频摄像头并连接网络信号就能实现,“必须有网络信号,不然不能工作。”
如果摄像头装在室外,则需要购买防水摄像头或做好防水措施,价格多在99元至300元之间,“我买的小米这款防水摄像头,只要99元。”
摄像头安装好后,连接上网络,需要看监控的亲人在手机上安装摄像头厂家的APP,设置匹配密码并匹配好后,就能通过小米APP来观看监控视频。
杜坤说,给老人装摄像头,最好家里装条宽带,使用左邻右舍的WIFI信号容易断网,无法及时监控,“类似的监控带宽要求不高,几百元的套餐就行,而且还能满足老人刷抖音看视频的需求。”
隐私保护很重要
事先一定要沟通好
9月29日,杜坤又收到了2个快递,里面是追加购买的视频摄像头,他打算国庆假期抽空去给岳父家也安装一个。
杜坤说,岳父岳母和小姨子一起生活,但岳父和小姨子夫妻都在外工作,只有岳母在家带2个孙子,“在家门口装个视频摄像头,在外面也能放心。”
为空巢老人或独居老人安装视频摄像头“云”看护,其实已不是新鲜事,早在几年前,浙江桐庐有个村给全村80岁以上空巢老人家门前安装视频摄像头,供在外工作的子女随时查看父母状况。
宜昌市自2016年被列入首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范围,这是一项专门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加快宽带发展的项目,将惠及全市834个村,全部工程在2017年完工。得益于宽带的普及,宜昌也有家庭安装了视频摄像头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本报曾报道宜昌一位母亲购买视频摄像头打算安装在孩子房间,结果引发“孩子隐私”的大讨论。
“我就是为了保护母亲的隐私,才将摄像头装在屋外,所以也想提醒跟我有一样想法的子女,安装前一定要跟家人沟通好。”杜坤说,安装摄像头后,也要注意安全维护,定时检查和升级,避免被不法分子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