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作文题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32开
国际刊号:1671-430X
国内刊号:22-1338/G4
邮发代号:12-15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初中英语写作训练写作能力初中英语写作训练属于英文书写应用的初级阶段,这个过程中的教学主要是要依靠模仿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传统反复表达同类意思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感到无趣又没有实际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的写作训练呢?
一、初中英语写作训练关键点
1.内容决定形式
2.仿写训练能力
二、初中英语写作全面训练对策
1.内容训练
初中英语写作的内容训练要针对写作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素材,并学习能够自主设计写作提纲,完成写作内容的设置,写出内容完整的英语作文。
(1)收集素材
(2)拟定提纲
2.仿写训练
一、前言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四、综合分析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8(4).
而作文教学的现实却并不乐观,学生作文的虚假空洞、矫揉造作现象依然严重,文风清新、内容充实的好作文还是难以寻觅,究其本质,还是缺少了情感的参与,缺少了心灵的脉动,作文要与心灵共舞,才能真实而有文采。
一、打开视界,让素材叩动心灵。
作文,从本质意义上来看,是一种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方式,照理来说,作文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为文,灵动表达。作文首先应让丰富充盈的素材激荡情感的涟漪,让生动活泼的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上投下多彩的剪影,才能有情郁于中、发之于外的表达诉求,这样的文字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和情感色彩的文字。
但在课堂习作或考试作文的情境之下,很难要求学生有自由的心理和足够的时空,来审视命题、选择素材。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在限定的写作命意中,努力实现思维时空的突破,打开选材立意的视界,把写作素材的丰富性和写作命意的指向性结合起来,首先要让学生的情绪状态处于适度的紧张和兴奋之中,而不是把作文演变成了无生气的填字游戏。
所以,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写作心理,即使是在考试作文的情境之下,告诉学生暂时抛弃答题的困惑,暂时忘却考试的紧张,抬头舒气,向窗外凝望片刻,这是监考老师不会干预的,就在这片刻的凝望中,让作文题目在脑中徘徊,让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窗外的风景中,让自己的心灵循着天际延伸到远方,让那些动人的故事浮现在眼前,让自己的心灵开始有一点点悸动,把那些温暖的片段逐渐清晰地叠印在自己心灵的底片上,进而寻求作文立意选材的高妙,灵感也许就会在那一刻绽放。
二、启迪智慧,让思维激荡心灵。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有了好的素材,还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有智慧的火花迸现出来,引导学生开展思维的碰撞,捕捉稍纵即逝的思维亮点,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说“诗以言志,歌以咏言”,“不平则鸣”、“发愤而作”,其中都隐含着一种生命自觉。所谓的生命自觉,在学生的作文里,更多的就是一种人性深处的悲悯情怀,就是一种直面人生的精神力量。现在的学生作文里,很少有直面生活坎坷的坚韧,很少有发自内心的悲悯,也就缺少了思想和厚度和生命的质感,游戏文字、嬉笑人生、扮酷自我成了家常便饭,情感和思想的苍白成了通病。其实,人情冷暖是人生体验越不过的一道坎,是个体生命体验中道不尽的话题。因为有人情冷暖,人生才是多色调的,才显得丰富多彩。要努力用冷冰冰的人情去把自己的心磨出厚厚的茧,这样才不会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尽显弱态,才能传承民族的精神命脉。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当我们引导学生坦陈心曲、直面人生的时候,我们的情感才会被唤醒,在现实的磨难和情感的激荡面前,我们才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心灵的温暖,才会产生出用文字抒写内心的强烈感受,这时候我们的文字才会具备真切动人的力量,才会用最精准的文字,描摹人物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感动。
四、品味成功,让佳作放飞心灵。
写作,是激扬文字、锻造心灵的历程,当学生在写作中真正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语言积淀,经历了一个艰辛而充满智慧的过程之后,其品味创造、享受成功的心理是非常强烈的。但现实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再看一遍自己写的作文,很显然,这个作文过程没有经历一番痛苦的创造,没有耗费他太多的心神,所以,也就失去了欣赏的热望和回味的期待。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二、开阔知识面,尽力扩大词汇量
首先,加大词汇积累和句型训练。在教授新词汇或词组时,要鼓励学生用课堂和课本所教词组自行造句,增强学生对词语或词组的记忆和运用,还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编写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在其中大胆运用以前学过的句型,使学生在学习新句型时,复习学过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水到渠成之功效。
三、坚持经常性的英汉互译练习
命题趋势分析
2015年1月,四、六级考委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本次考试成为新一届考委会暨命题委员会成立后的首考,具有风向标般的指导意义。综合本次三套真题,我们可以看出四级作文的命题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上面提到的“新瓶装旧酒”,二是“反押题”。
“新瓶装旧酒”这一点将在下面的“真题解析”部分详述,这里首先说说“反押题”的趋势。2012年6月之前的四级作文大部分以“英文提示+汉语提纲”的组合形式出现;2012年12月四级作文出人意料地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图表作文;2013年6月和12月两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图画作文;2014年6月和12月两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情景作文;2015年6月再次出现全英文形式的图画作文。可以说,自2012年6月起,四级作文的命题形式一直在变,具有强烈的“反押题”趋势。
真题解析
以往的考试中也曾出现过与本次考试类似的写作话题,只是本次考试的形式和要求有所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具体分析如下。
真题一
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nessay.Youshouldstartyouressaywithabriefdescriptionofthepictureandcommentonparents’roleintheirchildren’sgrowth.Youshouldwriteatleast120butnomorethan180words.
简析:这道题的写作话题与2010年12月四级写作的话题“HowShouldParentsHelpKidstoBeIndependent?”十分类似,都是关于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问题。不过2010年12月的考题给了三个汉语提纲,本次考试则没有给出提纲,且整道题以全英文的形式出现。
范文:Thisisasimplebutenlighteningcartoon:Ayoungsterinformshermotherofagoodpieceofnews,“Goodnewsmom!Iwasacceptedbythecollegeofyourchoice.”Apparently,thegirl’smotherisexceedinglydelightedtohearthispieceofnews.
Thoughparentscanoffersupporttotheirkidsfortheirsuccess,itisnotadvisableforparentstobeoverprotective.Incontemporarysociety,ithasbecomeatrendforahostofyoungpeopletoexcessivelydependontheirparents.Meanwhile,anincreasingnumberofteenagersfinditquitecomfortabletobeindulgedbytheirparents.Acaseinpointisthegirlinthepicture.However,itistheparents’protectionthatdoesnotenablekidstobuildupadequateindependenceandcompetencetofacesocietyontheirown.
Asacollegestudent,Iamconvincedthatitisofgreatnecessityforyoungsterstogrowbylearningtomakechoicesindependently.Dobearthisinmind:Parentscannotmakechoicesforkidsfortherestoftheirlives.
点评:范文的首段首句摒弃阅卷中多数考生所写的“Asisvividlydescribed/depicted…”或“Fromthepicture,wecansee…”这两种结构,以简单清晰的介绍开篇,然后再结合图画内容进行描述。第二段首句则直接点明主题,指出父母不应该过分保护自己的孩子;第二至四句则重在从描述现象、孩子对这种保护的反应以及举例等角度来进一步将图画与现实结合;第五句则使用强调句式指出这种现象的危害。而尾段则联系自身提出建议并发起号召。
此外,这个范文多处选用书面表达来替换口头表达或考生作文中反复用到的陈旧表达。比如,用itisnotadvisableforparentsto替换parentsshouldnot,用anincreasingnumberof替换moreandmore,用acaseinpoint替换forexample,用Iamconvincedthat替换Ithinkthat,用itisofgreatnecessity替换itisverynecessary等。
真题二
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nessaybasedonthepicture.Youshouldstartyouressaywithabriefdescriptionofthepictureandcommentonthiskindofmodernlife.Youshouldwriteatleast120butnomorethan180words.
简析:图片描述的是人们“工作、生活、娱乐都玩电脑,连睡觉时都梦到电脑”的现象,考生应该主要从计算机对生活的消极影响这个角度展开写作。2013年12月四级考到过“手机、网络对人们交流方式的影响”,与本次考试的这个话题十分相似。
范文:Thisisasimplebutthought-provokingcartoon:Amanuseshiscomputerduringworktime,athomeandwhenheplays;what’smore,whenheissleeping,heevendreamsthatheissittinginfrontofthecomputer.
Thispicturecanbenaturallyassociatedwithpeople’saddictiontothisinvention.Incontemporarysociety,ithasbecomeatrendforahostofpeopletospendmostoftheirtimeonPCsandtablets,eitherinlife,atworkorstudyhours.Acaseinpointisthepersoninthepicture.Ontheonehand,anincreasingnumberofindividualsfinditconvenienttowork,entertainorkilltimewithcomputers.Ontheotherhand,largenumbersofintelligentpeoplehavecometorealizethenegativeimpactsofthistrend―somepeoplehavebecomeslavestocomputers.Itiscomputersthatdonotenablepeopletospendadequatetimecaringforfriends,familymembersandothersignificantissues.
Dobearthisinmind:Computersarejustourtools.Thus,weshouldremindourclassmatesandfriendstobesensiblewhenusingcomputers.
点评:比较真题一与真题二的范文,考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句型和表达,这说明考生在写作其他话题时可以灵活使用这些句型和表达。就写作思路而言,这篇作文与真题一的写作如出一辙,仅在二、三段略有调整,使用了ontheonehand和ontheotherhand的逻辑关系来比较计算机的利弊,然后使用“itis…that”强调句式的否定形式指出具体危害。第三段首句提出号召,随后提出建议。
真题三
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nessaybasedonthepicture.Youshouldstartyouressaywithabriefdescriptionofthepictureandcommentonkids’understandingofgoingtoschool.Youshouldwriteatleast120butnomorethan180words.
简析:2013年12月四级作文考到了话题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的图画作文,本次考试这道真题的话题与那道题类似。笔者阅卷时发现,在三道考题中,这道题的跑题率最高,原因依然是考生审题不周。不少考生只写了手机对学生的影响,但忽略了Directions对话题的限定,即kids’understandingofgoingtoschool(孩子对上学的理解),考生应围绕孩子对教育意义的片面看法展开讨论。就写作思路而言,考生仍然可以延续前两个范文的思路来展开写作。
范文:Thisisasimpleandfunnybutenlighteningcartoon,inwhichamotheristellinghersontogotoschool.Tohersurprise,however,theyoungsterresponds,“WhyamIgoingtoschoolifmyphoneknowseverything?”
Apparently,thispicturecanbenaturallyassociatedwithkids’incorrectunderstandingofgoingtoschool.Manyteenagersareconvincedthatitisofnovaluetothemtogotoschool,becauseithasbecomeatrendforahostofstudentstoacquireusefulinformationusingcellphonesorcomputers.Furthermore,anincreasingnumberofteenagersfinditconvenientandefficienttolearnwiththehelpofphones.Acaseinpointisthekidinthepicture.But,itisalsocellphonesthatdonotenablemanystudentstounderstandtheessenceofeducation.
Ifyoungstersintendtoacquiretalents,itisadvisableforthemtonotonlyacquireknowledge,butalsocultivatetheirownspiritsofcooperationanddiligenceaswellascommunicationskills.Thus,parentsandteachersshouldeducateandencouragetheirkidstocultivatethesequalities.Dobearthisinmind:Educationdoesnotmerelymean“knowingeverything.”
点评:这篇范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思路与前两篇范文大同小异,在这里不再点评赘述。
综上所述,三道真题命题形式相同,话题类似,考生均可以从描述现象、分析原因和利弊以及提出建议的思路展开写作。
备考建议
四级写作“新瓶装旧酒”的命题趋势表明,真题复习十分重要。笔者建议考生从“实战”“背写”和“翻译”三个角度来复习真题。
第一,“实战”指的是限时训练。基础稍差的考生应开始加强备考,按照考试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写作,以此提前适应考场写作。练习完之后,考生一定要找老师或英语基础扎实的同学修改作文,以完善自己的表达。当然考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与范文进行比较,找到差距并想办法提升。
1背景
在二语习得领域内,母语影响问题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讨论。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将母语看作二语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心灵主义否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作用,而近年来流行的认知理论又重新承认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母语影响是二语学习中的重要问题。至于母语到底如何影响外语学习,至今未有定论。回顾有关母语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分析二语输出结果的基础上将母语影响简单划分为“正迁移”或“负迁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的一些研究者把研究的着眼点转向了母语输出的过程[1]。在国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纯洁和刘芳在1997年发表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2]。2002年,南京大学的王文宇和文秋芳发表了《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二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认识。文中他们将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活动分为五大类:解题、内容构思、结构构思、文本输出和过程管理,并计算每一类活动中汉语的比例,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情况下易于依赖母语思维[3]。
2方法及对象
有声思维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收集研究数据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语教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声思维的概念,最早见于ericsson&simon对口述的分类,他们对有声思维做出以下定义:所谓有声思维,就是受试者(接受测试的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随时随地讲出头脑中的各种信息[4]。理想的有声本文由收集整理思维,是受试者一刻不停地说出自己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大脑内的任何信息。实际上,有声思维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令人感到陌生和神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或经历有声思维现象。例如,有些时候儿童在玩弄玩具(特别是小女孩玩过家家)的过程中,喜欢一边玩一边说。这其实就是有声思维的现象,都是当事人在用语言表达当时的思维状态。
3内容
本研究着眼于二语输出过程中的母语影响,旨在探究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汉语思维。具体研究问题如下:①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量总量是多少?②各思维活动中的思维量是多少?
4结果
我们按统一格式记录和整理有声思维数据,接着对有声思维记录做定量与定性分析。首先,数出每篇记录中的中、英文词数,算出中文的比例,作为母语思维量的指数(其中,中文词的确定以《现代汉语辞典》为准)(表1)。然后,将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分为五大类:解题、内容构思、结构构思、文本输出、过程管理(表2),并计算每一类活动中汉语的比例,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情况下易于依赖母语思维(表3)。
表1显示,大部分受试者的有声思维包括两种语言:中文和英语,一名受试者只使用了英语。此外,每个学生的汉语思维量是不同的,受试者的平均比例是31.54%。这和王文宇在2002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他研究了16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过程,看图作文的汉语思维比例是32%。
表3显示,每个受试者在各思维活动中的汉语思维量是不同的。在解题中,第7号和第17号学生使用了100%的汉语而14名学生没用汉语,所有学生的平均值是17.74%。在内容构思中,受试者平均使用了64.18%的汉语思维。在结构构思中,受试者平均使用了最少的汉语思维,4.14%。在文本输出中,平均使用了10.56%的汉语思维,从0%到39.53%不等。在过程管理中平均使用了最多的汉语思维,70%。
对元认知的研究,国外学者中具代表性的有Devine(1993)、Kasper(1997)、Victori(1999)等。他们的研究都证实了元认知与二语写作的重要关系。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有吴红云(2004)“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和路文军(2008)的“元认知知识与英语写作研究”。他们也证实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本地区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和能力,对写作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具体障碍进行分类整理,以此为依据进行因材施教、行之有效地促进本地区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2010级英语专业本科两个班7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A班自入学以来一直在写作教学中接受元认知训练,内容包括教授元认知知识,使实验班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能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计划、监控、评价。而教师在对B班的写作教学中未有意识地灌输元认知知识,学生对自己思维的认知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认知水平。
(一)元认知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写作阶段和评价阶段。针对这三个阶段,应向学生教授相应的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其有效途径是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可促使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对写作过程进行计划筹备、监控审视和积极评价。
1计划策略训练
2监控策略训练
在一般的写作过程中,学生最多依照预先写好的提纲按部就班地进行,很少同时反思自己的思路。接受过元认知训练的学生在写作进行时会注意到:(1)对思路进行适时调整,上下文是否连贯,是否呼应主题、呈现方式是否有效。(2)同时注意表达是否新颖、是否达意、是否凝练,句式是否多样化。(3)是否受到汉语思维和语法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如能注意以上事项,并能作及时必要的调整,会比事后的修改有效得多,对作文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3评价策略训练
作文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适当的修改,恰当的润色会对作文成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怎样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按照传统的做法,学生会自己检查一遍,而且一般只局限于检查语法和拼写。要提高作文成绩,这样做远远不够,应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再次思维、评价。其具体做
法包括:(1)主题定位是否合符命题要求;(2)对整体的思维表述的方式(即是否连贯、清晰、符合逻辑)重新进行审视,确定其是否有效的传达了主题;(3)微观方面的待检查内容包括:语法问题、单词拼写、句型结构、习语使用等。评价渠道也可以是多种的,在老师评价之前,自己评价,单个同学评价、小组评价都是有效的评价,并能让学生通过各种互动从同学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在实验班的写作课上,教师也经常安排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活动,以帮助同学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次认识。事实说明,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调查方法为元认知训练半年后的问卷调查和写作试卷。问卷内容为元认知策略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评价阶段的运用,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写作的各个阶段具体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以及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元认知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
本课题拟通过两个班的元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及写作水平的差距来寻找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
实验班自入学一直接受元认知训练,对照班未接受类似训练,一年后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为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情况和程度。教师将收集上来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进行过元认知训练的实验班学生在写作中较有意识地运用了元认知策略,而未接受此类训练的学生运用情况不太理想。
在事先计划阶段,实验班在主题思想和提纲撰写上的自我计划意识要略强,而在总体篇章结构和细节筛选方面的意识要明显高于对照班。
关键词:英语教学;书面表达;能力
一、重视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依照“词——句——段”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写作初始阶段,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1.从词与词组入手,训练学生的组句能力
例如,以myfamily组成句链:myfamilyisabigfamily.therearefivepeopleinmyfamily.wegetalongwellwitheachother,andweareahappyfamily.
2.围绕同一语境组句,扩句为段
语境构成话题的对象、话题的中心、话题的素材。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语境,启发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语境,当学生知道怎样去表达语境话题,怎样用几个句子去说明语境话题时,就会自觉写,从而形成练笔的好习惯。笔者给学生一个题目:myfavoritestar,要求他们完成语境段。
3.介绍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形成学生正确的表达习惯
顺序:first,then,lateron,intheend,tobeginwith…;
对比:however,ontheotherhand,while,but…;
举例:forexample,suchas,like,including,asyouknow…;
强调:indeed,infact,actually,especially…;
并列:and,also,either…or…,both…and…,too…;
总结:inaword,asyouknow,aboveall,inconclusion…;
评注性:luckily,unfortunately,generalspeaking…
4.以课文为范文,进行书面表达实践
课文体裁广泛,内容涉及面广,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改写、缩写、写中心思想以及仿写等练习。这些练习既训练学生写作,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考虑问题。
5.限时限量作文,及时点评
二、让学生掌握写作步骤和技巧
1.仔细审题,吃透要求
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一定要认真分析,审题中要确定:几个要点;要用哪些习语,句型表达;时态和语态;过渡词用什么。
2.明确内容,把握要点
中考书面表达有一个特点,即要求考生表达的内容在提示中都已交代清楚,我们在作题时必须明确这些内容,把握全部要点、理清脉络,既不能无中生有,写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更不能漏掉要点。
3.组织语言,连句成篇
这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审题时确定的要点,按一定的顺序扩写。因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运用已学过的最基础的英语词汇。由于这些词汇非常熟悉而且常用,不易出错。
(2)尽量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语言要准确,符合英语习惯,避免汉语式英语,尽量套用基本句型,要写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句子,减少时态和语言方面的错误。
(3)不要硬译。书面表达不同于汉译英,它有较大的灵活性,一个要点的表达方式不是唯一的,只要你的意思表达明确,用词正确,都可得分。也就是说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词、词语时,要学会变通,变难为易。
(4)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上下文过渡,句子间要加上必要的过渡句或连词,才能使结构紧凑。
(5)符合要求。要控制字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段落分明,一气呵成。
三、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指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怎样处理生词
2.指导学生做好阅读中的各类题型
句意理解题:常见的阅读题型,它不仅考查读者对句子表层意思的理解能力,有时还需要读者结合上下文和平时的知识积累、生活常识来判断或推测句子的深层含义。
主旨大意题:阅读理解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它是全文的概括与总结,能否抓住这个中心,取决于读者的总结能力。每篇短文都有其主题思想,而作者表现主题思想和手法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挖掘相同点,寻找解题的方法。
3.应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大量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博客;中职学校;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增多、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我国各行各业对外接触越来越频繁。中职学生在经历了三年的学习后,将走上工作岗位。以南京市财经学校为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到银行、医院、外企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一线工作,在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英语。例如,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申请外企的职位时,要用英语书写申请信;有的单位在对学生的面试中增加了英语面试环节。近年来,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单位在面试学生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自我介绍、同面试官进行英语交流等;大量的毕业生在银行和医院柜面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外国客户和病人,他们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但是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方面,中职学生的中考分数较低,英语基础薄弱,普遍厌学;另一方面,中职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较被动,参与机会很少。此外,中职英语教材内容枯燥,缺乏职业特点,脱离学生实际。因此,中职英语教师普遍感到英语课比较难上。
利用博客培养学生
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第二,通过博客,介绍听说技巧。尽管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学习比较努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其实,英语学习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比如,训练听力时可以采取精听与泛听想结合的方法、注意记录关键词等等。教师还可以在博客中介绍听力练习中的取舍法,告诉学生,在练习听力时,不需要听清楚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第三,通过博客,提供口语背景资料。笔者在口语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课上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教师所给的话题不熟悉。因此,教师在口语课前,可以将要讨论的话题放在博客上,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知识,让学生事先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发表自己思考的观点。例如,在以复活节为话题的口语课前,考虑到复活节在中国的传播度不如圣诞节那么高,因此,笔者在博客上介绍了复活节的一些背景知识,同时链接了一些复活节电影和歌曲,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即使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都能用简单的英语讲一点复活节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中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英语语言和文化输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历年公共英语一级和二级答题情况分析,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学生写作技能最弱。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要求学生提前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博客所具备的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用来辅助中职英语写作教学。笔者认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利用博客,可采取以下方式。
总之,将博客引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韦艳琼.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0(9):187-188.
[2]韩超.柴迎红,等.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53-54.
[3]韩超.基于博客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9:1-59.
[4]姚尚斌.博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1-48.
[5]刘珊.博客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69-71.
[6]程璐璐,潘基鑫.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105-106.
[7]赵呈领.基于博客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45.
[8]邓显奕.浅析博客与外语阅读和写作[J].教育与职业,2006(12下):95-96.
[关键词]教学写作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规定的教材范围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课本每单元都是一个整体,包括句型,对话,课文,生词,语法,练习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内涵,通过听说读写来掌握各单元内容,又在熟练掌握各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听说读写在教学中又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他们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读写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写又是听说读最好的反馈。那么在整体教学中如何做到以训练学生听说读为桥梁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多“听”让学生的耳朵敏锐起来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一长期的过程,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听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听的兴趣,让学生多听英语,在课上多用英语进行教学,英语课文都配有语音、语调比较地道的录音磁带,在教学中要尽量多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教师还要利用课本,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力,在教学中比较有效的听力培养途径是教师利用教材有目的地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掌握教材内容。
听力技能和写作技能互相促进,通过对听力内容中词汇群的使用,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以及谈话的主体和场合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学习者可以从中受益,增强对写作过程中主题,词汇,结构及其他语言方面对成文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语感,从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2.多“说”让学生嘴灵活起来
在外语教学里口语作用教学目的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调和词汇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为学生学说话创造条件和培养信心,鼓励学生多开口。句子是说话的应用单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狠抓每单元句型操练。另一种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复述。因为复述中的一切活动正是学生接受语音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语言信息的过程,而输出语言信息的结果是学生的口头作文,这种口头作文必将成为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句话,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不断提高,从而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与发展。
3.多“读”让学生的思维英语化起来
4.多“写”让学生的手勤快起来。
听、说、读是基础是先导,写是提高也是归宿,如果前面所阐述听、说、读的培养是写作基础的话,那么要彻底提高写作能力。“笔”不可少。写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多样,关键还是要从学生自己出发,培养写作兴趣,在各单元都有规定的写作要求,教师可以作适当安排,可让学生看图写话,提供话题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模仿作文,根据课文进行改写等等。在实践中我认为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乃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或教师让学生就某个现象发表。点看法让学生自由作文,在批阅中多用一点鼓励性的话语。这样既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敢于写、乐意写,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学生;有效阅读
一、高中阶段有关英语阅读的要求
《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及试题设计提出了要求:(一)测试要点:理解主旨大意;寻读具体信息;理解细节;根据上下文提供语境推测生词词义,进而加深对文段的理解;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二)测试方式:单项选择;完型填空;填词题;是非题;完成句子;图文转换;笔头转述;要点记录;内容总结;按指令完成文段;与写作结合完成任务。(三)说明:所选语言材料应与学生语言水平符合,题材、体裁丰富;每篇文段长度可在100—300词之间,阅读篇章总量在3—5篇,词数总量在300—1500之间;试题题干要尽可能简明,指示清楚,选项要体现测试要点。
二、采取措施
1.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摘抄的习惯
3.要求学生讲解阅读材料
三、注意事项
1.教师要注意阅读任务的循序渐进和梯度,注意阅读材料由易到难,有针对性、连续性和活动开展的持续性。
2.教师要科学组织,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并选择探究目标、内容和合作伙伴。
3.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技巧和提问策略的鼓励性,少指责和打击。
4.要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不仅要强调探究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英语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在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英语教师在不同学段,要对学生探究的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如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使学生在现代化技术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