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新闻眼或新闻鼻,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事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事实所包含的新闻内涵的一种能力。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培养和锻炼自己捕捉新闻的能力,提高新闻敏感。
预测考题3:空白分割
03
是指在报纸的版面中,利用固有的白色来分割版面的一种方式。这种空白不是“无”的代名词,而是利用空白显示重要。稿件之间的空白一是可以很好地将稿件之间区分开来,是读者在阅读时不易产生混淆带来好的阅读体验,二是有效地切分版面,提高重要稿件在读者心中的地位。空白分割的运用要合理适当,由此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预测考题4:视觉采访
04
视觉采访,也叫现场观察或观察采访,是新闻采访的基本手段之一。观察就是记者用眼睛进行采访,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目击和思考,了解、搜集和核实新闻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观察采访是以眼睛的察看和大脑的思维为主,在某些特殊场合,观察成为唯一可行的采访手段。观察的方式有旁观式采访、隐蔽式采访和体验式采访。观察采访的作用:(1)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2)增强记者的现场感受,使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3)采写“视觉新闻”,克服新闻报道“假大空”的弊病等。
预测考题5:显性采访
05
显性采访是与隐性采访相对应的一种采访形式,指的是记者主动向被采访者表明身份以及采访意图后再进行采访,是最常用的采访方式。显性采访有利于被采访者了解报道的目的与意义,积极与记者配合,达成良好的采访效果。但是,由于受到在表明记者身份的情况下,对方未必愿意接受采访、被采访者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影响表达、被采访者会因为自身利益向记者撒谎等因素的限制,显性采访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采访情境,如揭丑性报道等。因此,记者必须灵活应用显性报道和隐性报道等多种形式,以期达到最好的采访效果。
预测考题6:新闻角度
06
新闻角度指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新闻角度的选择有三大要点:
1.要客观,从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上全面真实地把握事实;
2.要抓特点,即这一事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最突出、最典型的方面;
3.要有新意,同样一件事,立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对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新闻角度进行写作,能够体现不同媒体的媒介特色和风格,有利于各家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找准定位,在受众心目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位置。
预测考题7:稿件配置
07
08
预测考题9:新闻要素
09
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②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③有利于判断和选择新闻体裁的要义。
预测考题10:新闻导语
10
新闻导语就是、消息中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可读性的开头部分,通常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消息特有的概念,是由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导语的作用是导读和到导听,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导语的主要类型有: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
预测考题11:匿名消息
11
预测考题12:新闻发言稿
12
新闻发言稿是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的发言稿;由于新闻发言人是是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者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者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者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因此新闻发言稿的写作既要考虑受众和新闻媒体记者渴望了解的事情真相,也要捍卫代表企业的利益。
预测考题13:模块化板面
13
1963年,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版面设计中就引入了“模块化版面”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当时日渐成型的网格系统上的设计方法,它利用网格形成区域模块,然后将同样模块化的版面信息放置其中,以保证在统一的设计框架内灵活地安排版面的视觉信息。模块化版面有利于提高编辑排版的效率,同时保证报纸版面的独特性、彰显报纸风格。
预测考题14:报眼
14
预测考题15:专栏组合
15
新闻实务的理解知识比较繁琐,又多又杂,但好处在于很好理解,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即可,无须大量重复的记忆,所以这部分考察比较多的专业,多看一看一些实务的术语。
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推出最后3道预测论述题,如果你喜欢我们的专栏,记得给我们多多点赞哦~
往期回顾:
持之以恒,相信自己会在12月的考场上完成一份出色的高级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