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对应的微博却改的面目全非:首页、消息中心、发现和我的,每个频道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视频甚至都单拎出来作为一个模块占据一个频道页。
答案很简单——因为功能和功能是不一样的。
根据需求重要程度和使用频度,我们可以把功能分为四种类型:高频刚需,高频非刚需,低频刚需,低频非刚需。
虽然这里我把抖音放在了非刚需的应用里,但是成为用户的刚需是每一个应用的目标。我们认为抖音只是一个内容消费平台,而抖音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信息记录、存储和传递的工具,成为更加底层和普适的刚需。
抖音是一个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工具,短视频和抖音带来的,是视频创作、分发门槛的大幅度降低,是信息的更快流动和连接,是一种信息普惠的价值——张楠
高频的功能需要方便用户触达,减少用户的操作路径。
那么小程序究竟适合连接什么样的服务呢?——刚需低频。
所以不用安装即可使用的小程序就可以完美替代这些“刚需低频”类app。因为是刚需,所以入口放的再深,用户也会找的到;因为是低频,所以偶尔让用户走这么长的路径问题不大。
而视频号和微博类似,提供的休闲娱乐服务对我来说是非刚需的。非刚需的服务,需要运营手段来激发你,让你觉得你有这样的需求。这有点像直播带货的套路,在李佳琦“omg”之前,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这个商品。
以提供非刚需服务为主的产品,注定了会经常改版来给新的风口业务导流。非刚需的服务入口如果放的很深,注定凉凉,因为用户就没有动力去查找。提出五彩斑斓的黑多是此类产品,他们需要自己花枝招展一点来吸引用户注意力。
不是,因为功能迭代不是导致产品臃肿的唯一原因。
什么叫臃肿?在我的理解中,臃肿代表的不是绝对的内容量。用户所讨厌的臃肿,所表达的意思是“你的产品里有很多没有用的东西”。而这些“没有用”东西一方面是因为产品迭代了一些我用不到的功能,例如微博上线了很多功能,我一个都没用过,所以我觉得微博很臃肿。
微博的答案是算法排序。
微博从2014年开始的信息流优化计划
总结来说,微博通过算法根据你的行为标签给你筛选出更符合你口味的内容,过滤掉那些跟你不是很匹配的内容。你在第一屏就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这样就缩短了用户获取内容的成本。
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会发现微博采用算法推荐其中暗含了一个前提——微博认为用户不会自己筛选掉低质量的内容。
改版缩短了用户取关公众号的路径
针对微博的乱序排列,很多用户表示反对,甚至直接去微博ceo“来去之间”下面吐槽。但是自从微博采用乱序排列后,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连续10个季度上涨30%。当然微博用户量的增长也跟微博的下沉战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