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题库建设;探讨
0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考试形式也逐渐从传统纸制试卷模式转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在线考试模式。早期的在线考试系统多以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模式实现,伴随着Internet应用的推广,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模式成为一种趋势。在B/S模式下,无论什么样的客户端,无需下载安装任何软件,便可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考试系统,非常有利于系统的普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任何接入Internet的设备参加指定考试。任何科目的考试,考试系统在实现方法上相对统一,主要的区别在于试卷内容的组织,即题库建设才是考试系统的真正核心。题库建设是在线考试系统的最重要一环,一个健全的、新颖的题库系统是我们做好在线考试的基础,下面就题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题库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1.1基于OLAP技术建设题库
OLAP是一种分析处理技术,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存取,使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的观察。在一个OLAP数据模型中信息被抽象为一个立方体(Cube),它包括维(Dimension)和度量(Measure),这个多维的数据模型使终端用户提交的复杂查询、报表数据的分类排列、概要数据向详细数据的转化和过滤、数据的切片等工作变得简单。多维结构是决策支持的支柱,也是OLAP的核心。OLAP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幅幅多维视图。
大学计算机基础题库采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5分析服务实现,这个分析服务提供了数据仓库设计、构建以及管理多维数据集的功能,也能方便地让客户端获得OLAP数据。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题库自身的复杂度较小这一状况,使用数据集市形式完全可以解决教师的所有需求。
1.2基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组织题库
试题难度系数的确定是保证最后生成试卷符合考核要求的前提。一份试卷由多道试题构成,其整体难度是由所有试题的难度共同决定的。在题库建设过程中,难度系数的初始值由人工设置,其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的小数,数值越大题目越难,一般在0.35~0.65之间。理论上,难度系数取值为0.5是最理想的,这样的取值最能区分考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对整个题库系统来说,多数题目难度系数应在0.50左右。
区分度即对学生知识能力的鉴别力,分为五级:优秀(1~0.8)、良好(0.8~0.6)、中等(0.6~0.4)、较差(0.4~0.2)、差(0.2~0)。
截止到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题库依据上述原则,已编制各种类型题目近8000道。
1.3基于新技术、新内容更新题库
现在有的学校在题库建设完成后,工作就基本停止了,导致题库中的题目多年不变,不能真正反映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有的教材已经更新了版本,但题库中仍有老版本的旧题;一些多年前已经取消的题型、教材中删除的内容,仍然出现在题库中。而教材中添加的新知识,没有及时添加到题库系统,使得考试失去了检查学生知识水平的意义。此外由于题库多年没有变化,容易产生押题等不良现象,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无法真实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1.4基于调查问卷和考试结果调整题库
2结束语
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题库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题库建设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在应用中及时更新和完善题库,实现题库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宋丽.高校题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10).
[2]李慧.基于数据仓库的OLAP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
[3]罗永莲.经典测量理论在小型专业题库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0).
[4]张建华.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题库建设的探讨[J].教育届,2011(28).
一、夯基础构思路,系统梳理巧复习
二、抓重点显主干,研究试题强训练
根据考试大纲的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部分在试卷中约占20%的比例,上一阶段还未复习这一模块,所以本阶段先复习这部分内容,复习任务是狠抓重点、把握主干。首先,教师应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命题思路和方向;其次,研究近几年高职招考试卷,科学设计每个模块的专题训练习题;最后,讲审题、讲思路、讲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题析】本题输出的结果是55。本题是For循环与一维数组的综合应用,根据题意要求输出斐波那契(Fibonaccii)数列的第10项,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是,数列中的第1及第2个数是1,从第3个数起,该数是前两个数之和(1,1,2,3,5,8……)[2],用表格列出程序执行情况,如下表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1)要求输出的是a(10),而不是数列的前10项,题目要看清楚;(2)从a(i)=a(i-1)+a(i-2)这个表达式可判断出数组a()是斐波那契数列,因而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即可快速计算出a(10)的值;(3)如果不知道是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按上面列表的方法计算出a(10)的值。
本阶段通过分模块强化训练,认真分析归纳每个模块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课后在练习过程中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自学或寻求帮助自我解决,经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
三、提能力补缺漏,综合训练促实效
关键词考试模式网络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StudyonReformofCollegeComputerBasicCourseExaminationMode
——ApplicationofTestSystemBasedOnNetworkPlatforminComputerBasicCourseExamination
WANGYun
(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Beijing1022490)AbstractAsthetestmethodbasedoncomputerandnetworktechnologyhasmoreadvantages,thispaperexpoundsthenecessityofthiskindoftestmethod,implementationprocess,problemsandsolutions.
Keywordsexaminationmode;networktest;computerbasiccourse
因应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变化,多数高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分级教学法。每学期设多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供学生选读。这一方案的实施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考试模式相配套,而技术渐已成熟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成为较好的选择。
1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适应新时期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
文科类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先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的普及”到现在的“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①由此变化可以看出,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试恰恰要与这样的课程教学目的相适应。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考试中对应用技能的检测应该是重点,应用技能的考查通过试卷是无法实现的,而采用基于网络平台考试系统进行考试不仅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还能真正检测学生的应用技能,适应新时期该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
1.2教师解放体力劳动的需要
传统的考试要求教师拟试题、组织试卷、参与监考、评阅试卷、进行试卷分析,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且学校招生人数增多,这类基础必修课修学人数多,这样考试阅卷分析将耗费教师许多精力。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考试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各环节的失误和差错,确实使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教师的一致认可。
1.3使考试朝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准确、安全公平性方向发展
相对传统考试而言,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有许多的优势。传统的考试往往每年由不同的教师出题,由于个体的差异,在试卷的难易程度、风格一致性、知识点的涵盖范围等方面很难做到一贯性,从而产生各学期考试成绩波动较大。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是基于题库的,可以保持试卷的平衡一致性,使出卷更趋科学合理;考生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现场随机抽取试题生成,可以防止猜题押题、作弊等现象;网络考试系统可以自动评分,迅速准确,减少人为误差以及人情分等问题,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可以直接把考生成绩放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分析等工作。
2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在考试中的应用
我校近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试中尝试应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教师端)和考试系统(学生端)。教师端实现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班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试管理、信息、教案管理、在线答疑等功能。学生端可以实现作业、考试、咨询、文件管理等多项功能。在考试前,通常要对系统运行的一些基础数据进行维护,包括教师信息、院系班级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试卷库等。下面就对考试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作一介绍。
2.1题库建设
题库是考试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直接关系到试卷的质量,所以系统应用一开始就要重点建设题库。考试系统中题库按课程建立,包含有:课程代码、知识点代码、组卷标识、难度等级、分值、试题类型、题目、参考答案等部分。
进行题库建设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试题的设计与编写必须以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为依据。二是要把握好试题的广度与深度。三是试题数要足够多,并坚持持续更新,对陈旧内容要淘汰。试题内容要科学,避免出现错误、歧义,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能相互矛盾。
2.2考试
2.3评分与统计
考试系统对进行试卷评分时会根据是否客观型试题不是主观性试题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客观性试题,考试系统将按参考答案及分值快速准确地给出成绩。对于主观型试题考试系统不完全采用机器评分,而是采用人工参与评分的方式。总成绩出来后,教师可以按分数段进行统计,检验是否呈正态分布。考试系统除了考试功能外,还兼具作业、答疑等功能。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目前,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作为一种较新的考试模式,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就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考试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3.1考试过程中的网络拥塞
3.2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功能有待加强
目前所用考试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分数统计功能,不具备更深层次的试卷分析能力。评分完成后老师需要对答卷进行分析,了解哪一部分试题的错误较多,从而分析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可总结经验,促进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试卷分析功能有必要添加到系统,可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方便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3.3通过网络技术实施作弊的问题
4结语
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具有它自身的优势,在各科考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我校通过在计算机基础课考试中率先使用这一考试系统,取得了基本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该种考试模式在我校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计算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越来越多的单位也要求职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快速的掌握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获取一个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成为了职业院校学生顺利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如何让学生轻松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简介及新大纲的主要变化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整理
三、狠抓操作题练习
四、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五、应试注意事项
(一)解题顺序安排
总的来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的题型可以分为两种:选择题和操作题。由于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分散,分值较小,而操作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集中,且分值较大,所以解题时可以对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根据抓大放小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我们可以先做“汉字录入”,完成之后再依次完成“基本操作”“字处理”“电子表格”和“上网”。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采用其他的解题顺序。
(二)解题要细心
电子邮件的收发基本上都会,可在辅导时却发现好多学生因为粗心把收件人的地址打错了。同样,对于浏览器的使用,大家上网通常都是浏览页面,所以如何保存网页或将网页中的文字信息以文本的形式保存起来也总会出错。所以在辅导时,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解题要细心。
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人都具备的基本技能,作为学生,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去学习的同时,还应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也将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