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pdf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科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

后面)

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

第一题

题目:请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节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

的科学探究活动。

第二题

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一堂小学科学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三题

请以“水”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科学课,并简要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

教学方法。

第四题

题目: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你认为在科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五题

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如

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六题

题目:请你谈谈如何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第七题

题目: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你如何设计一节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探究

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发展?

第八题

题目:在你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学生的家长对科学课程表示担忧,认为科

学实验存在一定的风险,担心孩子在进行实验时受伤。作为教师,你将如何与这位家长

沟通,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并让他们支持你的教学活动?

第九题

题目: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请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你

的教学设计思路。

第十题

题目:请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

科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二、教案设计题(3题)

题目要求:

设计一份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水的循环》课程教案。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理解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请确保你的教案包

含以下内容:

课程标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含导入新课、讲解演示、活动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题目:请设计一堂小学科学课《水的浮力》的教学活动。

假设你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地球与宇宙》单元时,需要设计一堂关于“月

相变化”的课程。请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个45分钟的教学活动方案,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方法(至少两种);

4.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5.作业布置;

6.需要使用的教具或辅助材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科学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指

答案:

一、设计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

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

二、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水的三态变化的现象?

2.实验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不同状态的水(冰块、水、热水)。

小组讨论:如何证明水的三态变化?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冰块融化、热水蒸发的现象,记录数据。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讨论交流

提问: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子间距离、分子运动速度的变化导致物质状态

的变化。

4.总结与拓展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拓展:探讨生活中其他物质的态变化现象,如冰、雪、雾等。

5.作业布置

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水的三态变化现象,记录并撰写观察报告。

解析:

本节课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拓展等环节,

帮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的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答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经

验的一些建议:

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植物生长”的课程时,可

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教

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实用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的乐器,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可

以直观地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地球和宇宙”的课程时,

4.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他

5.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教授“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让学

生分组研究不同动物的习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活动、运用

多媒体技术、鼓励提问和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

们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特性,包括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有重量、可以溶解

其他物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水的特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特性。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法:通过设计简单的水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如水的流动、蒸发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的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案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水”。

2.新课讲授:

(1)讲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等;

(2)通过实验展示水的特性,如水的表面张力、水的溶解性等;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如水的流动、蒸发等;

(4)组织学生讨论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3.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特性和环保意识。

4.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家庭、学校或社区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

议。

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观察、讨论、游戏等,使学

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寻找

答案,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提高

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

科学思维。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认识。

在回答本题时,考生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科学素养

的具体策略。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1.理解: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主动发现、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过程。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实施实例: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可以开展以下探究式学习活动:

(1)植物生长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光照、

水分、土壤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天气观察日记:让学生每天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水的浮力探究:教师提供不同密度的物质和容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

的浮力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现象。

3.有效实施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

(2)提供探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工具、材料和资源,支持学生进行自

主探究。

(3)引导学生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培养探究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分析、反思的习惯,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这道题目考查考生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和实施能力。在回答时,首

先要明确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意义,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在小学科学教

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在实例中,考生应展示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究资源、

引导学生合作、注重过程评价和培养探究习惯等策略,以体现对探究式学习的深刻理解

和实践能力。

答案内容:

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

水平相近。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都能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2.简化问题:对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提出更为简单、基础的科学问题,引

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科学现象。

3.逐步引导: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通过逐步

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深入探究科学原理。

4.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实验

材料、多媒体资源等,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5.鼓励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这样可以促进

学生的互助与共进,同时也能帮助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那里学习o

6.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克服学

习中的困难,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解析:

本题目考察考生对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的掌握,以及针对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教

学能力。答案中提到的分层教学、简化问题、逐步引导、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鼓励合

作学习和个性化指导,都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

学生,尤其是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

究能力。考生在回答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

并认识到温度变化对水状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

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和探索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冰块、热水、冷水、透明杯子、温度计、记录表格、彩色笔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如:瀑布、雾、冰雕等),引

发学生对水三态变化的兴趣。

2.实验探究:

a.将冰块放入冷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记录数据。

b.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记录数据。

c.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变化,记录数据。

3.讨论分析:

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温度对水状态的影响。

b.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下对生活的影响,如:固态的冰可以降温,液态的水

可以饮用,气态的水蒸气可以供暖。

4.拓展延伸:

a.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b.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5.总结评价:

b.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水的三态变化。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以下问题:

1.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

2.活动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解与运用。在回答时,考生需要

体现以下要点:

1.明确活动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器材、教学资源等。

3.设计合理的活动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拓展延伸和总结评

价等环节。

4.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倾听与理解:首先,我会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担忧,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担忧是

被重视的。我会说:“我非常理解您的担忧,安全确实是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时的首要

考虑。”

2.解释实验的安全性:接着,我会向家长解释科学实验的安全性措施。例如:“在

我们学校,所有的实验都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使用的是安全的实验器材,

并且会有严格的安全规则和操作程序。”

3.展示实验的价值:我会强调科学实验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比如:“科学实验不

仅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过实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实验带给他们的积极体验。

5.提供安全保障信息:我会提供关于学校实验安全保障的具体信息,比如:“我们

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安全培训I,确保所有教师都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紧急应对措施。”

6.邀请家长参与:最后,我会邀请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科学实验活动中来,比如:“如

果您愿意,我们可以邀请您来参观我们的科学实验室,亲自体验我们的实验活动。”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在面对家长对科学实验的担忧时,教师需要

例、提供安全保障信息以及邀请家长参与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家长的顾虑,并争取他

们的支持和理解。这种沟通策略有助于建立家校之间的信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个关于“水的循环”主题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展示如何有效地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L引入问题情境-通过观看一段简短而有趣的动画视频来介绍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关键概念。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为后续的

学习活动设置了背景知识。

2.提出探究任务-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水循环的现象呢?”

鼓励孩子们思考并观察周围环境,比如窗户上的雾气或植物叶子上的露珠,并尝试解释

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3.小组合作探究-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方面(例如,蒸

发实验、模拟降雨装置制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如烧杯、温度计、塑料瓶等,并给予足

5.总结归纳-在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强

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点系统化地整理出来。

6.拓展应用-最后,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一一让学生们在家里寻找更多有关于水循

环的例子,并用图画或小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本方案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新知

产生兴趣;

接着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整个流程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既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又强调能力培养,符合新课

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此教学设计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实践体验、强调合

作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探索

未知世界的热情。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

3.制定计划: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包括探究方法、步骤、所

需材料等。

4.实施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或观察,收集数据,

并记录实验过程。

同完善探究结果。

6.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反思探究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举例说明:

以“水的浮力”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将一个石头和一个木块分别放入水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现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头会下沉,而木

块会浮起来?”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如测量物体的密度、改变水的深度

等。在实施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得出水的浮力与物体密度和形状

有关。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科学教

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

答案

《奇妙的旅程一一探索水的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了解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意义。

2.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模拟简单的水循环现象。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护水资源、珍惜自然环境的情感。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认识并描述完整的水循环过程。

难点:理解蒸发、凝结等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瓶、冷水、热水、冰块、蓝色食用色素

打印好的学习资料

视频资源:关于水循环的动画或纪录片片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小雨点旅行记”故事开头,引导孩子们思考雨水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

2.讲解演示(10分钟)

使用多媒体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详细解释蒸发、凝结、降水等关键术语。

3.活动探究(20分钟)

分组进行简易版水循环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5.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要点,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完成一份手抄报,主题为“我眼中的水循环”,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说明。

思考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帮助节约用水?

水的循环

+------------+

II

I蒸发,凝结I

I(太阳)(冷空气)1

I降水->地表径流I

I(云层)(河流湖泊)1

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未来类似的教学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供更多开放

性的问题情境。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复杂自然现象的基本

认知框架,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浮力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理解浮力的概念,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教学难点:解释物体浮沉的原因,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体积的关系。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瓶、石头、木块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沉浮

现象。

2.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在水中的表现不同?

二、新课讲授

1.引入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通过实验演示:

a.将一个空心塑料瓶装满水,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b.改变塑料瓶中水的多少,再次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c.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浮力的特点。

3.讨论浮力与物体密度、体积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

1.学生分组实验:用不同密度的物体(如泡沫、橡皮泥、金属块等)进行浮力实验。

2.每组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物体密度、体积的关系。

四、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浮力的概念和特点。

2.提问: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浮力的概念和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

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讨论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

THE END
1.科目一模拟考试有什么技巧?科目一模拟考试技巧如下: 1、驾驶考试学习软件中的有科目一的1000多道题的题库; 2、题库学习可以先将所有题目按一般顺序做1-2遍,做错题会自动收集到错题集里; 3、利用大量的时间复习错误的问题,反复做2-3次错误的问题,过滤掉一部分错误的问题留在错误的集合中,再重复2-3次,直到掌握为止。拓展资料:以下是https://www.yoojia.com/wenda/321111.html
2.科目一官网考驾照科目一全部试题科目一模拟考试在线模拟驾考,考摩托车EDF,小车C1C2,大车ABC6驾照,科目一电脑(手机)考试45分钟时间,考场试题答题系统,驾校学车科目一题库技巧,专业驾驶证科目一理论题目。http://www.kemuyi1.com/
3.头条文章Tip:《贝壳精炼》通过对CPA各科近十年真题的汇总整理,以考点维度进行分类,同时对各个考点的命题规律进行深度挖掘,给出各个命题角度的破解方法和快速解题技巧。 冲刺阶段最好别做模拟题,做多了还会让你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 ⑤口述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593345422032976
4.科一100道题是什么更多答案科四答题技巧100 分多选 题技巧有哪些? 考试的时候要注意看清题,有很多时候,题目会混淆视线,会打乱顺序误导,也会改变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具体介绍:技巧:科目四的多选题有文字题、图片题、视频题。在考试之前可以在手机上做做题库里面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考试的时候鼠标不能连击,点一下即可,当https://youjia.baidu.com/pages/wenda/index?fromtype=top1&wid=850426
5.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告诉您通过2025科目一的考试技巧,元贝驾考提供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信息,2025新版的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助您快速通过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科目一考试,科一模拟考试题全新的版100道考题就在元贝驾考。https://www.ybjk.com/ks/miecoo.htm
6.新高考题目越来越难及对应方法第二,重视模拟考试联合考试。 学生要重视每一次模拟考试,不要觉得模拟考试很简单,自己高考就可以一网打尽,而是感受题型的变化,考试的难点和重点,能够总结出答题技巧。 在每一次模拟考试中,都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查缺补漏,及时向老师提问,增加自己的考试体验感。 http://gzs.hsszhjy.cn/studios/other_detail?special=204&r=77
7.驾照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及答案驾照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及答案,驾考宝典网站为您准备了驾照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及答案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驾照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及答案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驾照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您只需在答题结束后点击再做一套按钮。驾考宝典预祝您考试成功! https://www.jiakaobaodian.com/kaoshi/179e8e5f.html
8.小车驾驶证科目一模拟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随机练习)驾校一点通提供小车驾驶证考试题练习,提供2024年小车驾驶证科目一模拟考试题练习。驾校一点通提供便捷的驾照考试服务。考驾照,找驾校,选教练,驾照考试题练习就选(驾校一点通)https://mnks.jxedt.com/ckm1/sjlx/
9.最全科一答题技巧,看完考试绝对一把过!1. 答题中所有题原则——“安全”,所以怎么做安全就怎么做。 2. 遇到紧急情况所有过激的行为都错的,比如急踩(用力踏)油门(制动),急转方向,类似的答案都错。 3. 能让行的都让行,能帮助的都帮助,能避让就避让,不抢、不急都是对。 4. 抢救伤员原则先救人,救人原则先止血。 https://zhuanlan.zhihu.com/p/83165963
10.科一预约+考试流程+技巧口诀大分享,都帮你整理好了斑斑为大家总结了科一全攻略:预约+考试流程+技巧口诀,帮助学员们快速通过科目一考试。 科一考试如何正确预约呢? 第1步,先下载交管12123app。 第2步,注册并登录自己的账号,点击更多 第3步,找到驾驶证业务,点击考试预约 第4步,选择自己的目标考场和时间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482415461538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