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会开车”已被视为现代都市人的必备技能。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各类驾校也是办得风生水起。在网上搜索“肇庆驾校”,能搜到30多家肇庆本地的驾校,口碑不一。
然而,驾考培训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呢?近日,记者多次前往肇庆城区多个驾培机构的训练场地走访后发现,在驾考培训过程中,个别驾校教练不随车指导、非“学牌”车辆进入桩场训练等违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市机动车辆技术管理所和市交通执法局第三大队等部门采用联合执法等方式,对驾培过程中的违规现象进行整治。
乱象一:学员练车时多数教练未随车指导
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民乐桥附近的驾考培训场地进行走访。在各大驾培机构的训练场地,不时有人员从场地中间穿过。虽然教练车车速不快,但训练时的车辆与等候训练的学员相距不远,仍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在训练车辆之间穿行,未有人员制止。
记者观察到,由于天气比较热,8、9个训练桩场内,除了正在练车的学员,其余大部分人员都躲在树荫或者搭建的棚子里乘凉,有部分教练车车身还被绑上一把大太阳伞遮阳。
训练场内,多辆教练车正在进行练习。然而记者观察到,部分教练在车上对学员进行一番指导后,就不再随车指导,而是在车门一侧跟着教练车,提点正在训练的学员。而有些教练则干脆不跟,只要学员会操作,自己便在树荫下乘凉。
“他们都会操作了,就让他们自己先兜几圈。”在被问到为什么放任学员自己开时,一位戴草帽正在休息的教练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来到大冲多间驾考培训机构的训练场进行走访,教练不随车指导的情况同样存在。在鸿景驾校的训练场记者看到,在曲线行驶的训练场上,副驾驶位置大多都有教练随车。而到了侧方停车等训练场地上,一般由学员自行训练,教练只是偶尔在车窗外提点。
9日下午,在永利驾校的训练场,场上约17辆车正在练习,记者点算后发现,其中10辆车没有教练在副驾驶座位上。
正在参加驾考科目二培训的市民张小姐向记者“吐槽”了自己训练时的经历。“当时我们在学侧方停车,第一次教练在车上指导我们怎么操作,第二次他则是下车,让我们自己开,他在车门旁边观察指导。大概每人练10分钟左右,他觉得没问题,在这以后就都是我自己练了,他也一直没有跟车指导。”张小姐说。
乱象二:非“学牌”车辆进入桩场训练
在一家驾校的训练场内记者发现,十余辆正在训练的教练车中,有3、4辆虽然车身和其他教练车一样喷涂上红黄两色,但并无标志驾培机构的名称,车牌也并非黄底黑字的“学”牌,而是普通的蓝底白字小型汽车号牌。
而在另一块场地,记者还看到两辆普通车辆正在进行训练。这两辆车并未喷涂上教练车的颜色,车牌也是普通的蓝底白字小型汽车号牌。而在训练期间,也只有学员在车上操作,看起来是教练模样的男子则只是偶尔前去提点。
场地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块场地并非正式的训练桩场,由于靠近养猪场,很多教练会将其称为“猪场”,有些外来的车辆也会在这里进行训练。
在一些桩场上记者还看到,部分教练车虽然有“学牌”,但是车门上本来注明属于哪个驾校的位置上,驾校名称被清除掉,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车也不知道是不是驾校的,或者是哪个驾校的,更不知道会不会跟教练车一样限定车速,以及安装副刹车,一旦出了事故,不知道找谁负责。”谈起这种“身份不明”的“教练车”,一位学员对记者说。
教练车内一名学员独自练习,副驾位上未见教练随车指导。
驾培协会:培训期间教练员必须随车指导
而对于训练场地内出现非“学牌”车辆等外来车辆自行训练的现象,谭会长则表示,非驾考培训机构的教练车进入培训场地进行训练的行为是违规的,应当予以制止。
对于记者采访时发现的一些违规现象,作为驾考培训资质审批单位——肇庆市机动车辆技术管理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车技所每周都会联合市交通执法局等部门对驾培机构进行联合执法,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将现场进行纠正要求整改。“比如针对目前出现教练员不随车指导的现象,我们已经督促各大驾校进行自查,一旦发现也会提醒教育,提醒无效的话我们还会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的管理办法》规定,对其进行停岗整改的处罚。”
“对未经许可或者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培训活动,也就是那些没有‘学牌’的教练车,可以暂扣其教学车辆和其他教学设备,并要求尽快进行备案。”该负责人说。
而为了保障训练场的安全,市车技所还计划推出训练场监督员机制,由各驾校自行派出监督员不间断进行监督,对发现训练场上存在的违规现象及时制止纠正。
市交通执法局第三大队副大队长李兵告诉记者,针对驾培机构存在的一些违规现象,去年以来,该大队在端州城区就查处了28宗,大部分是教练员和教练车辆手续不齐全,或者培训过程中不在规定场地训练等违规现象。而对于教练员不随车指导、车辆绑伞这类现象,执法过程中发现了也会现场予以纠正,并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