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低价驾校“温柔陷阱”碎了你的学车梦
本报记者朱颖江
隐形收费,钱包“被掏空”。踏入低价驾校门槛后,你会发现真正的“坑”才刚开始。报名时宣称的低价,只是吸引你入局的诱饵。练车伊始,各种隐形收费纷至沓来:场地升级费,声称普通场地练不好,要想顺利通过得加钱去优质场地;模拟考试费,教练鼓吹不模拟就难以适应考场,一收就是几百元;还有燃油费、学时费、加餐费、陪考费、做车费等奇葩名头,七七八八加起来,最终花费远超正规驾校正常收费。学员往往骑虎难下,为了不半途而废,只能乖乖掏钱,原本冲着省钱去,结果却成了“冤大头”,钱包被一步步掏空。
培训“缩水”,拿证成奢望。低价驾校为压缩成本,大幅削减培训课时与服务质量。理论教学只是让学员自己刷题,而实操训练更是能省则省,练车时长不够,想多练习就得加钱。上路训练,本该涵盖多种路况模拟,却只是在驾校周边简单开几圈完事。这般“缩水”培训,学员驾驶技能生疏,面对严格驾考关卡通过率极低,如果要继续学习就要继续交费。
业内人士提醒大家,学车是为掌握实用生活技能,开启安全驾驶旅程,不应陷入低价驾校的重重陷阱中。大家在挑选驾校时,千万别只盯着价格,务必实地考察场地,查验驾校资质证书;多向学过车的朋友打听口碑;仔细研读合同条款,明确收费明细。多问多对比,报考驾驶证时才能避免踩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