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广东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通告》精神,2024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简称“NTCE”)定于3月9日(星期六)举行,考生网上报名将于1月12日-15日进行。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二)笔试科目
类别
2024年3月9日(星期六)
上午
下午
9:00-11:00
13:00-15:00
16:00-18:00
幼儿园
综合素质(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
综合素质(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
综合素质(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中职文化课
中职专业课
中职实习指导
本次笔试各科目名称、代码和有关说明见附件1。
二、报名工作安排
(二)报名方式
(三)考试费用及缴纳方式
三、报名对象及条件
(一)报考对象
1.肇庆市户籍人员。
2.持有肇庆市居住证并在有效期内人员。
4.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居民。
满足以上条件中至少一条的方可报考。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见附件2)。
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台居民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内地(大陆)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就读省份相应师范生政策。
(三)免考条件
1.2021年及以后年份毕业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部分或全部科目。
2.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的,可在有效期内一次免试认定相应教师资格。具体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执行。
3.根据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关于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全国有效的通知》(教资字〔2012〕24号)精神,已在外省参加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且取得单科以上合格成绩的考生,在满足我省报考条件的前提下,其合格科目在有效期内可免予考试。
符合以上免考条件的人员申请教师资格,不需再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直接向面试组织机构申请参加面试。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四、网上报名流程
第二步: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新注册的考生用户必须先阅读考试承诺,确认遵守《诚信考试承诺书》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步:阅读报考须知,填报个人信息。
第四步:上传个人照片。详细照片要求见考生注意事项第18点。
第五步:考试报名。根据页面提示操作。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的地址为准。
五、考生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4.所有考生笔试报名前需要重新进行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并上传个人照片,重新注册操作不影响考生已获得的成绩。
6.考生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保持一致,使用简体字输入,不可使用繁体字、汉语拼音或其他文字。
7.凭肇庆市内居住证报名的考生,“居住证编号”一栏填写身份证号码。
8.考生报名时必须填写标准学校名称(报名界面可查询),属于分校或者校区的,在标准学校名称后以全角中文括号加以注明,例如“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不可填写简称或不规范名称,以免因学校名称不符而被审核不通过。
10.考生应自行对照报考条件,如实填写个人情况并选择报考类别,保证本人的报名信息真实有效且具有报名资格。不符合报名条件而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者,后果自负(在面试报名现场审查中将被取消面试资格或在后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时考试成绩无效)。
13.如拟报考区额满,考生可选择肇庆其它考区报考,肇庆各考区仅接受户籍在肇庆市、居住证申领地在肇庆市、肇庆市内高校在校生报考,考生务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区。
16.考生通过上传平台上传的材料必须与报名信息一致,如材料不符或信息不实,本次报名审核将不予通过。
17.考生通过上传平台上传的材料为图片格式,请务必注意拍摄清晰并正确上传,如上传3次仍无法成功核验,则本轮报名审核不予通过。
18.考生网上报名上传照片要求:
(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证件照,白色背景为佳;
(2)电子照片格式及大小:JPG/JPEG格式,照片文件不大于200K,高不多于600像素,宽不多于400像素,压缩品质系数不低于60;
(3)照片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睛和耳朵,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人像在图像矩形框内水平居中,左右对称,头顶发际距上边沿50至110像素,眼睛所在位置距上边沿200至300像素,脸部宽度180至300像素;
(4)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以及考试合格证明,请考生上传照片时慎重选用。
备注:可使用图片剪辑工具将照片进行剪裁压缩。因报名时需对上传相片进行拖曳裁剪,请保证拖曳裁剪后的相片符合上述要求。
六、考位情况
本次考试肇庆将设肇庆市(考点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高新区、德庆县、怀集县六个考区,各考区对报名系统推送的考生报名信息依次审核。
七、咨询方式
现场咨询地址: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北路教育大楼一楼教育服务大厅;
附件1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科目代码列表
序号
科目名称
科目
代码
备注
(一)
1
101
2
102
(二)
201
综合素质(小学)(音体美专业)
201A
3
202
4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
202A
(三)
初中
301
初中、高中相同
综合素质(中学)(音体美专业)
301A
302
教育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
302A
5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3
6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4
7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5
8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6
9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7
10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8
11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09
12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0
13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1
14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2
15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3
16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4
17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5
18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6
19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317
(四)
高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3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4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5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6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7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8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09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1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2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3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4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5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418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说明如下: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三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4.初级中学笔试科目中,原“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科目代码:309)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5.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门科目,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
6.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7.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共三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科目三的考查结合面试环节进行。
8.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代码:201、202、301、302)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音、体、美专业考生在笔试报名时应选报单独编码的公共科目。取得科目201A、202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取得科目301A、302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考生已获得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绩;考生已获得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绩不可替代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
9.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特殊教育”学科的笔试科目一、科目二与已开考学科一致,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节选)
第十一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附件3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1.填写个人信息后提交不成功怎么办?
答:教师资格考试是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系统及服务器维护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安排部署,考试期间报名人数众多,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建议考生错峰报考。
2.为什么有些已经关闭的考区又重新开放?
答:因各考区考位有限,在报名过程中如果发现报名人数过多,超出考区承受范围已达一定比例,则考区会临时关闭报名通道。待本考区已报名考生审核完毕,审核不通过的考位被释放出来后,如本考区仍有剩余考位,则重新开放本考区报名通道,接受考生报名。
3.提交报名信息后多久可以看到审核结果?
答:我省是教师资格考试报考大省,考生人数众多,且报名高峰期集中在报名第一天,审核工作量庞大,审核结果将于报名第一天18:00起陆续呈现,请考生予以理解,耐心等待。
4.填写报名信息后,提示身份证号已注册,怎么办?
5.审核不通过,提示相片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答:因报名时需对上传相片进行拖曳裁剪,考生须保证拖曳裁剪后的相片清晰度和大小均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须再次提交报名申请。
6.户籍和居住证不在当地,可以选择当地的考区吗?
答:非在校生报考我省教师资格考试,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户籍所在地市或居住证申领地市报考,各考区均不接受外市考生报考。
7.提交报名信息后很久了还是“待审核”状态。
8.按照短信要求上传证明材料了,人工审核也已经通过了,为什么报名系统还是显示审核不通过?
答: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系统与上传平台属于不同系统,数据不能同步,考生在报名系统提交报名申请且信息核验失败后,上传平台将读取考生信息并等待考生上传材料,如果考生此时修改报名系统上的个人信息,将造成两个系统上的数据不一致,从而影响审核结果。请考生提交报名申请后,务必等待审核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9.港澳台考生怎么报考?
答:港澳台考生凭指定的有效证件(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省内任一考区。入场考试时,需提供与报名登记相一致的有效证件。
10.补充上传材料后,审核不通过,还可以再次修改报名信息后再提交报名申请吗?
11.审核通过后,发现个人信息有误怎么办?
12.有效身份证件是指什么?
答: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公安部门出具的带相片的身份证明、军官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其它证件不作为本项考试的有效证件。
13.可以凭电子身份证或者电子居住证报名吗?
答:符合条件的有效期内的电子身份证或者电子居住证都可以作为报名凭证。如果需要上传补充材料,请上传“粤省事”或“支付宝”上的证件完整截图,如需上传其他渠道的证件截图,请提前与所报考区招生办联系,否则无法受理。
14.报名后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怎么办?
答:请考生在个人信息发生变更后,及时向肇庆市招生办公室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个人信息变更证明材料,最终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的更正结果为准。
15.肇庆市高校在校生,为什么审核不通过?
答:肇庆市高校在校生审核不通过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不符合“肇庆市内普通高等学校在读研究生、三年级及以上的本科学生、毕业学年的专科学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年学生”这个条件;二是未正确填写在读学校的标准校名,系统无法识别。
16.收到短信提醒个人信息审核不通过,怎么回事?
17.提交报名申请后发现报错科目了,可以改吗?
18.报名后身份证丢失,可以凭电子身份证入场吗?
答:不可以,电子身份证的载体是手机,考生进入考场后,监考员将对考生证件进行再次核实,而手机不可携带进入考场,否则视为违纪。请考生务必检查考试必需证件及材料,如身份证丢失,请及时前往公安机关办理临时身份证,或带有相片的身份证明,以免影响考试入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