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导学案
班级:姓名:
【真题演练】
[2023新高考卷Ⅱ]原文: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
.
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
...
T11-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2023全国乙卷]原文: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
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祓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
..
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
T11-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知识讲解】
一、姓氏称谓
1.谦称
(1)王侯自称。
朕为始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左传·僖公四年》)
(2)一般人自称。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
2.敬称
(1)称君王。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
记·秦始皇本纪》)
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导学案1/8
(2)称臣子。
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