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报名工作已启动,报名正在火爆进行中,你选好岗位了吗?
第一步:从“学历”一栏先把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筛选出来
国考学历分为8类,如本科生可以勾选“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本科及以上”、“大专或本科”、“大专及以上”、“仅限本科”五类,这五类是本科学历可以报考的,其他三类本科生均不可以报考;
再如硕士生可以勾选“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本科及以上”、“大专及以上”、“仅限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五类,这五类是硕士可以报考的,其他三类硕士生均不可以报考;博士生可以勾选“本科及以上”、“大专及以上”、“仅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四类,这四类是硕士可以报考的,其他四类硕士生均不可以报考;专科生可以勾选“大专或本科”、“大专及以上”两类,只有这两类是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其他6类专科生均不可以报考。
第二步:从四方面入手把不能报考的职位剔除
通过“学历”把自己能报的职位留下之后,再从这些职位里把自己不能报考的剔除。可以从“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政治面貌”、“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是否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这四项入手,先卡掉自己不能报考的职位,把自己能报考的职位选择出来。
如你不是党员,无基层工作经验,也无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也不想报考有专业能力测试的岗位,那么,你就可以这样选:
1、非党员可以选不限
2、无基层工作经验可以选无限制
3、无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可以选无限制
4、不想报考有专业能力测试的可以选否
第三步:根据地点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
经过了前面两步之后,考生可以根据“工作地点”和“落户地点”筛选出自己的意向岗位。比如考生想报考山东的岗位,那么就可以在“工作地点”筛选包含“山东”二字的岗位:
当然考生可以将范围缩小至更小,如淄博市,滨州市等等。
经过了这步,可以选择的岗位就很少了。
第四步:根据“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五步:不要漏掉“备注”列
按照前面的步骤顺利选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位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备注”栏目切不可忽视。备注包含该职位的特殊要求,如技能要求、性别要求、能力要求、专业考试、综合说明等,考生报名很可能会卡在“备注”上,因此考生务必仔细阅读备注信息,确保自己符合该职位的要求。
最后,希望考生认真备考,早点熟悉职位筛选流程,早点操练起来,祝愿各位考生都能报得好,考得好!
2024年国考招录的号角已吹响,各位小伙伴当下务必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并严格执行,相信自己的付出终会有回报,争取在2024年国考中超常发挥,早日上岸!
【2024国考选择报考岗位可以参考历年报考信息、进面分数等】
另外,往年国考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对报考阶段的选岗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你了解历年国考进面分数线,根据数据筛选对比,更能选出你心仪的职位,比起茫无目的的选岗,而通过比对历年国考报考数据进而找出自己要报考的岗位,这样的选岗更有方向。
历年国考(汕尾地区)报考分析及进面分数线参考
(数据仅截取一部分)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报考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
【2024国考笔试考试笔试科目考什么?】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试卷共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2024国考笔试备考试题练习】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我国古代诗词里面常以()表达送别意象。
A.松柏
B.杨柳
C.桑树
D.莲花
【答案】B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例2】农业危机根本上也是资源危机,关键是土地资源。我们总希望自己的住房大一点,然而,土地是有存量没有增量的要素,人类的需求却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更多的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更多的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农业危机的根源就在这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了,已经没有改弦更张的可能了。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我们应该把为数不多的土地做成高附加值的东西
B.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过度消耗资源的产业体系
C.我们要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D.这就提醒我们: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在产业升级中要保护好农田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首先引出农业危机这一话题,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从而导致农业危机。
第二步,对比选项。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农业危机”来论述,即农村土地被侵占。所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延续这一话题,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项中的“农田”最大程度上与“农村土地侵占”话题一致。因此,本题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