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25年2月关键营销节点及热点话题预测
就在前几天的假期里,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人从众”的热闹氛围,也目睹了消费走势的逐步复苏。今年国庆适逢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出台,从节后公布的一系列市场数据,也能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当下市场正在展现一些积极的活力和变化。
·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文化和旅游部10月8日公布,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同比增长6.3%。交通运输部10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03亿人次,日均28618.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3.9%。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长。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5%,有251.9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等)超374万台,销售额达178.4亿元。
此外,除了整体市场规模在扩大,在这些细分领域上,居民消费市场展现较强增长活力:
·文化服务等市场消费活跃。国庆假期,居民通过观演出、看电影、逛书店等方式满足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带动文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2%,其中电影放映、文艺创作与表演、数字文化服务销售收入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分别增长18.7%、51.7%和178.7%。
·汽车市场迎来消费热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车企推出降价促销、购车优惠、购车礼包等优惠,全国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65.9%,汽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5.8%。
·特色餐饮住宿服务平稳增长。露营、民宿休闲新场景、新形式不断更迭,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2%和6.3%。
·生活服务、夜间消费增长。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国庆前5天,餐饮堂食消费日均值相比2023年国庆假期增长33.4%,分消费时段来看,夜间时段消费较2023年假期增长44.8%。全国生活服务到店消费同比增长41.2%。
虽然小长假的喧嚣渐行渐远,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Q4新一轮的商业角逐,节后的第一波营销攻势才是决定Q4成败的关键时刻。
国庆后,10月还有很多重要营销节点:
10月12日重阳节
10月30日万圣节
10月23日霜降
还有一些大事也将在10月发生:
10月9日,联发科天玑9400芯片国内发布会。
10月10日,特斯拉计划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
10月14日,vivo将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将推出X200系列旗舰手机。
10月14日,天猫开启双11第一波预售。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
10月17日,京东开启双十一抢先购。
10月底,网传小米将新品发布会,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音频产品等多个领域。
在今年Q4消费增长这个关键的准备周期内,品牌往往都会非常忙碌提前布局,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双十二、圣诞与元旦促销季,以及2025年春节的营销机遇,本月有哪些关键内容是品牌需要提前知晓并准备的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2024年12月-2025年2月的热点备忘录。
圣诞节(12月25日)
作为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圣诞节都会掀起一波营销浪潮,圣诞节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品牌可以推出圣诞主题的促销活动、限定版产品,以及节日装饰和礼物。
传统节气
大雪(12月6日)
冬至(12月21日)
小众节点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提高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品牌可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产品和服务,如网站无障碍设计、辅助技术等,展现品牌的社会责任。
世界志愿者日(12月5日)
国际民航日(12月7日)
当月话题
双十二购物节
虽然双十二(12月12日)购物节主要在线上进行,但品牌可以提前布局站内站外,通过预热活动、限时折扣、跨店满减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年底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购物活动。
年终总结与跨年营销
元旦(1月1日)
春节(1月28日)
每年一度的CNY营销总是备受瞩目的重头戏。在这个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时刻,各大品牌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以独特的创意和深情的故事,为消费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求新、求差异化,才能脱颖而出。可从内容、人群、场景和IP寻找突破,这里是对今年CNY营销的一些观察:
小寒(1月5日)
腊八节(1月7日)
大寒(1月20日)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和寒冷的极致。这个时期,消费者对于保暖、健康和节日庆祝的需求增加,适合推广冬季防寒用品和取暖设备。同时针对滑雪、冰雕节等冬季特色旅游活动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体验冬季乐趣。
小年(1月22日/23日)
国际教育日(1月24日)
教育是一项人权、一项公共产品及一项公共责任。联合国大会宣布1月24日为国际教育日,以庆祝教育对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技术品牌和学习资源提供商可以借此机会推广其产品。品牌也可以与教育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合作,支持教育项目。
CNY(中国新年)营销
2025年的CNY,品牌们可能将不再仅仅聚焦于节日的喧嚣,而是更多地探索和表达个体的情感世界。CNY营销可能会更加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这些元素有望成为营销讨论的新焦点。品牌们有机会通过这些细节来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意义的体验。
节后综合症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人们开始回归工作和日常生活,但节日的愉悦心情并未完全消散。天气逐渐转暖,特别是在南方,这也为户外活动和促销活动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情人节的到来也为商家带来了额外的营销机会,通过创意活动和节日主题促销,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增长。
元宵节(2月12日)
2月12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习惯吃元宵、赏花灯。品牌可以在社交媒体或官方网站上发布灯谜,吸引用户参与。“团圆”仍然是元宵节主旋律价值,元宵节所赋予人们对未来美好祈愿、人情往复的礼遇、象征团圆的美食体验和与亲人团聚的仪式感。
借势元宵节点,金典联合全聚德、饿了么推出「元宵节套餐」和「元宵限定礼盒」,基于金典产品的礼赠属性,放大元宵节的好运祈愿+故事感+团圆情感,让温暖喜得人心。
情人节(2月14日)
时趣IP宇宙今年为妮维雅男士牵线英国艺术家共造予爱系列联名礼盒,将高频低单价的拳头护肤品创新组合,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目标。
立春(2月3日)
雨水(2月18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开春后气温回升,餐饮、服务、百货行业可以利用节气推出新品促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品牌可以围绕健康、滋润等概念进行话题打造,对于美妆个护赛道,春天换季皮肤容易敏感,“成分+产品”的打造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功能性的诉求。
世界湿地日(2月2日)
填仓节(2月22日)
春日营销
春日营销少不了赏花和踏青两个话题,茶饮品牌时令山茶、茉莉花香融入饮品,与消费者共同迎接春天;个护品牌推出植物系列的新品,带来温和的护理效果,同时带来春天的感官体验,包装设计上采用粉嫩的色调、印上花朵图案,视觉上传递春天的气息,品牌还可以举办踏青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户外瑜伽、野餐等,提供新品试用。让消费者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新品带来的愉悦。
开学返校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2月通常标志着寒假的结束和新学期的开始。品牌可以围绕新学期的开始,推广学习用品、图书、教育工具和AI应用等产品,以及适合开学集好运活动和新学期开学指南等情绪营销;组合搭配推出开学礼盒,服装行业可针对开学季穿搭进行种草和上新。
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愈发稀缺,多样化的营销渠道促使了品牌的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中争夺一席之地,已成为营销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