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单选】开学了,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某中学语文老师为同学们确定了学期素质教育目标:“每个月读一本名著,识两位名人,听三首名曲,品四幅名画,背五首古诗。”该教师的做法。
A.干扰了学生学习的节奏
B.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C.窄化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D.指明了素质教育的途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都是偏知识性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故本题选C。
口诀:
2.【2021·单选】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仅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这句话隐含的学生观不包括的是。
A.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完整性
B.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C.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
D.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陶行知的话强调学生是自身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长远发展。题干中未体现重视学生的完整性。故本题选A。
3.【2019·单选】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
4.【2016·单选】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师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即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结合题干可知,邱老师是典型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故本题选A。
5.【2018·单选】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A.不恰当,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B.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
C.恰当,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孩子的发展
D.恰当,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教书育人”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话是不恰当的,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