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中、高级)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应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救援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答案】:正确
2、关于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监测系统,决策子系统是根据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果发出警报,并向警报子系统发出指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3、单设的突发事件办事机构,平时应急管理职能可以归结为“三预”:预警、预测、预防。()
【答案】:错误
4、《应急预案》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
5、在我国,对突发事件进行捐赠与救助时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救助法》。()
6、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分类,2013年11月发生的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属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答案】:错误
7、我国经济不具有强劲内生动力()。【答案】:错误
8、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答案】:正确
9、改革开放是党在旧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答案】:错误
10、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答案】:正确
11、把一切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国内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调动起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
12、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答案】:正确
13、我国经济目前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答案】:正确
1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正确
1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答案】:正确
16、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改革()。【答案】:正确
17、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主要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强化需求导向()。
18、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把手领导的责任制度。()
1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范围是从预警阶段到补偿阶段。()
20、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分类,大规模事物中毒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危机发生后,公众信任度衡量中通常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
A、能力、专业知识B、献身精神、责任性C、关爱、同情心D、诚实度、公开性
【答案】:关爱、同情心
2、以下职业类别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是()。
A、工程技术人员B、农业生产人员C、科学研究人员D、法律专业人员
【答案】:农业生产人员
3、道德是()。
A、一种规范B、不能违背的行为准则C、做人做事的良心D、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
【答案】: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
4、关于加强责任感的培养,表述错误的是:()。
A、应届大学毕业生常常出现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等一些问题,反映了“对服务对象负责任”的培养缺失
B、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树立正确的行为选择标准
C、高等教育应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非责任感的培养
D、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答案】:高等教育应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非责任感的培养
5、1987年上海肝病盛行,造成治疗该病的板蓝根冲剂脱销。同仁堂接到上海求药的信息后,坚持不在药品脱销时涨价,赚昧心钱,而是秉承“养生济世”“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宗旨,赶制冲剂并火速运往上海。这事例体现了坚持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摆在第一位的()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A、不断进取,精业为上B、照章办事,公正廉洁C、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答案】: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6、百问不厌、有问必答是()的职业准则。
A、秘书人员B、保密人员C、公共行业窗口服务人员D、法官
【答案】:公共行业窗口服务人员
7、在危机公关的舆论应对方面,组织可以采取“转换议题”的处理方式。“转换议题”指的是()。本题得2分
A、用“第三方效应”有效转移热点
B、对外采取“无可奉告”的态度
C、对事实进行选择性澄清
D、企业用其他行为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答案】:用“第三方效应”有效转移热点
8、反应职业道德现象本质特征,对具体职业道德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是()。
A、职业道德信念B、职业道德意识C、职业道德情感D、职业道德观念
【答案】:职业道德观念
9、道德方面最起码的基本规范以及行为主体最低的道德要求是()。
A、道德意识B、道德底线C、道德观念D、道德准则
【答案】:道德底线
10、舆论危机的正确解决方法不包括()。
A、仅仅依靠主流的大众传媒B、将真实的事实与数据告知公众
C、以合作的态度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D、借助有公信力的第三方
【答案】:仅仅依靠主流的大众传媒
11、下列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环境建设的是()。
A、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企业树立核心价值观
C、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D、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道德理论
【答案】: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关于自觉践行职业道德,错误的是:()。
A、在专业精神引导下,专业技术人员会更加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
B、有否具备“专业精神”主要是通过职业行为体现的,而不是他讲的多好,多深刻
C、专业精神能够正确把握和引导“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方向
13、下列属于禁止性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新闻工作者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B、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调查研究
C、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D、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答案】:新闻工作者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14、知识的“双刃剑”作用()。
A、有两面性
B、知识就是“宝剑”
C、有利有弊
D、既可以被正义力量应用,也可以被非正义力量利用
【答案】:有利有弊
15、以下不符合危机中传播管理原则的是()。
B、危机发生时,企业利益服从公众利益
C、危机发生时,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D、遮掩已经发生的失误,阻止媒体的负面报道
【答案】:遮掩已经发生的失误,阻止媒体的负面报道
16、职业关系是()。
A、与顾客的关系
B、与所在组织的关系
C、因职业行为及结果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与同行的关系
【答案】:因职业行为及结果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7、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加强设计。()
A、高层B、中层C、底层
【答案】:底层
18、按照危机分类,下列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劳资关系问题B、大规模疾病传播C、自然灾害D、敲诈勒索
【答案】:劳资关系问题
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专业精神的要求:()。
A、对服务对象具有真挚的爱B、追求利润和成功
C、对服务对象负责D、对专业领域的.探索充满科学精神
【答案】:追求利润和成功
20、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按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A、十八届一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八届三中全会
【答案】:十八届三中全会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精业为上”这个职业准则中,“精”是指():
A、精益求精的精神
B、精诚团结的气度
C、精湛的技艺
D、精于算计的本事
【答案】:精益求精的精神,精湛的技艺,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A、已深陷其中,要司机逃脱,避免越陷越深B、切忌侥幸心理
C、趋利避害,不入“险境”D、顺其自然
【答案】:已深陷其中,要司机逃脱,避免越陷越深,切忌侥幸心理,趋利避害,不入“险境”,
3、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发展,()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A、党情B、国情C、世情D、人情
【答案】:党情,国情,世情,
4、每一种职业都是()的统一体。
A、职业权力B、职业准则C、职业责任D、职业利益
【答案】:职业权力,职业准则,职业责任,职业利益,
5、没办法,生活所迫,做点儿缺德事只要不违法也行()。
A、要防微杜渐B、生活在困难也不做亏心事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D、合理
【答案】:要防微杜渐,生活在困难也不做亏心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6、自然环境包括()。
A、人生活的一定生态环境B、生物环境C、地下自然环境
【答案】:人生活的一定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地下自然环境,
7、下列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
B、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
C、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
D、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答案】: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8、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特征包括()。
A、客观性B、发展性C、专业性D、创造性
【答案】:客观性,发展性,专业性,
9、财税是国家治理的()。
A、基础B、重要支撑C、核心
【答案】:基础,重要支撑,
10、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体现了专业精神,这种爱体现在如下哪些方面:()。
A、教育服务作为为人师表的道德服务,要求教师具有高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