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教学计划(通用17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汽车底盘构造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的

本教学计划旨在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及其运作方式,掌握车身稳定性、行驶平稳性、悬挂系统的构造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教学内容

1.汽车底盘的构造

2.悬挂系统的种类

3.转向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5.车身结构及稳定性

6.底盘的维护及保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实操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亲身感受汽车底盘的运作方式。

3.案例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底盘结构、故障排查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进度

第一节:汽车底盘的构造

1.1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1.2底盘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1.3底盘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1.4底盘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5底盘的检测方法和维护技巧

第二节:悬挂系统的种类

2.1悬挂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2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的区别

2.3拉杆式和横臂式悬挂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2.4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护方法

第三节:转向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1转向机构的定义和作用

3.2前轴悬挂和后轴悬挂的转向机构原理

3.3转向机构的构造及选用

3.4转向机构的调整和维护方法

第四节: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1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4.2集中式和分散式制动系统的区别

4.3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4.4制动系统故障的检修和维护

第五节:车身结构及稳定性

5.1车身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5.2车身稳定性的评判标准及影响因素

5.3车身设计和优化的原则

5.4车身结构的维护和保养

第六节:底盘的维护及保养

6.1底盘维护的意义及目的

6.2底盘保养的方法和步骤

6.3底盘日常检查和维护

6.4底盘故障排查及处理技巧

五、教材

根据学生专业、学位和年级的不同,可选用的教材有:

1.《汽车底盘设计与制造》;

2.《汽车悬挂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汽车驱动系统与底盘设计》;

4.《汽车底盘工程》。

六、评分标准

1.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以上。

2.实验操作占总成绩的30%以上。

3.实际维护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20%以上。

七、教学效果

通过该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及其运作原理,掌握底盘的检测和维护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和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一、教学背景

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的构造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底盘构造也随之更加多样化。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底盘构造,是现代汽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的作用;

2.掌握不同类型汽车底盘结构、材料、优劣势和应用场景;

3.掌握车辆灵活性、舒适性、油耗、性能等因素与汽车底盘构造的关系;

4.能够分析汽车底盘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汽车维修和改装提供专业建议和技术支持。

三、教学内容

1.汽车底盘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功能: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架系统、结构件等;

2.汽车底盘结构类型:前驱、后驱、四驱、中置等;

3.汽车底盘材料: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4.不同构造的汽车底盘优劣势及应用场景:适用于不同路况、驾驶要求等;

5.车辆灵活性、舒适性、油耗、性能等因素与汽车底盘构造的关系;

6.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分析方法:如悬挂弹簧断裂、刹车异响、变速器漏油等;

7.汽车底盘维修和改装技术:涉及汽车底盘的.更改、加装等操作;

8.汽车底盘安全及环保要求:过硬度、刚性、悬挂系统调整、噪声、排放控制等。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以教材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汽车底盘构造和原理;

2.案例讲解:选取一些典型车型的底盘结构进行讲解,便于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应用;

3.实践操作:配合汽车底盘的实物展示或实车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维修操作;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所学内容,形成小组报告;

3.课堂测试:学完一部分内容后进行测试;

4.大作业:选取某一种车型进行底盘维修操作或改装等。

六、教学资源

1.汽车底盘教材、课件、视频等;

2.汽车底盘及配套零件实物展示、模拟实车等;

3.网络资源,如汽车维修技术论坛、汽车行业新闻网等。

七、教学建议

2.选用容易理解且生动有趣的案例进行讲解;

4.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5.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汽车底盘构造是汽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能够:

1.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和结构,掌握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了解各种底盘型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掌握底盘的维修和保养知识,能够进行常规检修和维护操作;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底盘改进和升级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

1.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和结构:包括车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2.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讲述底盘在行驶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车架的刚度、悬挂系统的功能、制动系统的控制、转向系统的操纵和传动系统的驱动等方面的内容。

3.各种底盘型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讲述各种底盘型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托特框架式底盘、梯形式底盘、骨架式底盘等。

4.底盘的维修和保养知识:讲述底盘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和常规检修和保养操作方法,包括车架的防锈处理、悬挂系统的保养、制动系统的检查与调整、转向系统的清洗和传动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5.底盘改进和升级的技能:讲述底盘改装和升级的技能和方法,包括安装改进的悬挂系统、升级制动系统、更换加强的车架和传动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逐步熟悉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底盘的维修和保养知识。

3.实践教学法:设置底盘改装和升级的设计和制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开发创意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包括听课评价、教学观察评价、课堂测试评价、实验报告评价以及底盘设计和制作评价等多维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

1.课程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改装技术》

2.实验仪器和设备:底盘维修保养工具、底盘改装和升级实验设备。

3.教学场所:实验室和车间等教学场所。

六、教学布置:

2.参加实验课程,亲自体验和操作;

3.参与底盘设计和制作实践项目,锻炼综合素质。

七、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设计得清晰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

2.教学内容安排得合理科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要求。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

4.教学资源配置得充分适配,既有优质教材和教具,又有实验室和车间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5.教学评价落实得有效可行,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

本教学计划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认识,并且掌握对底盘构造中的关键技术点的重要性;了解汽车底盘基本组成、承受载荷特点及各部件的结构组成和零部件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车身骨架

2.悬挂系统

3.制动系统

4.转向系统

5.动力传动系统

本节课程选用二者兼备的`教学方法。结合讲解和实验操作,以及现场参观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安排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实验设备:

汽车底盘原理模型、实际车型、教学软件、教具

五、教学安排:

2.导入环节:介绍汽车底盘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其重要性和作用;

3.课堂讲解与演示:讲解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和作用原理,如车身骨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动力传动系统等;同时,根据教具模型和实际车辆展开实际演示,辅以图形、图片和PPT等多种形式讲解,提高学生对整个底盘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4.现场参观:到汽车厂、售后服务站等现场参观,实地检验和验证所学的知识点,吸取现场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的实际理解和使用方法等;

5.小组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对底盘构造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总结和检验:教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总结重点知识点和难点,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质疑;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程度,进行检验和考试,确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成果。

六、教学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教学存在价值和实际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知识检验来评估教学效果。常用的效果评估方法有:教师评估、学生评估和学校评估,以此确定教学效果的优劣,进而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汽车底盘构造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背景

二、教学目的

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3.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实际的汽车底盘构造技能;

4.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5.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学员将了解汽车底盘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起落架、转向与悬挂系统、制动系和驱动力传递系统等。学员还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车型设计和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底盘构造方案。

2.汽车底盘构造的构造类型:在了解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后,学员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底盘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类型包括前置、后置和中置底盘等。

4.汽车底盘构造的实际操作:学员将参与实际的汽车底盘构造操作,并进行制动系统、悬挂系统以及底盘上的其他关键组件的调整和维修等实践操作。

2.案例教学:通过讲解真实案例,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并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员加深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互动互助教学:鼓励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用具

本课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用具:

1.汽车车架底盘展示模型:用于展示汽车底盘的主要构造部分。

3.汽车底盘构造实验室:用于实验操作和实际维修操作。

5.多媒体设备:用于讲授教学和案例演示。

六、教材

1.《汽车底盘构造》

2.《汽车制动系统原理与调整》

3.《汽车悬挂系统设计原理与调整》

4.《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统》

七、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第一周:汽车底盘构造的概述

第二周:汽车底盘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周:不同类型底盘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四周:底盘结构设计的原则

第五周:底盘构造材料的选择

第六周:独立悬挂与非独立悬挂的区别

第七周:转向与悬挂系统的设计

第八周:制动系统的设计

第九周:驱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

第十周:曲轴箱油路的工作原理

第十一周: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十二周: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学期:

第一周:底盘实验操作介绍

第二周:测量车辆底盘的尺寸和底盘高度

第三周:制动系统调整实验

第四周:悬挂系统调整实验

第五周:转向系统调整实验

第六周:驱动力传递系统调整实验

第七周:汽车内饰部件的拆卸和安装

第八周:底盘上其他关键组件的维修和更换

第九周:底盘上其他关键组件的调整和校正

第十周:底盘维修案例讲解

第十一周:实际维修操作

第十二周:实际维修操作

八、总结

在汽车工程领域,底盘可谓是整个车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底盘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车身,使其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也是制动、悬挂、动力传递等系统的基础。因此,深入掌握汽车底盘构造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汽车底盘的主要构造和设计原理,以期让读者对汽车底盘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章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

汽车底盘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包括车架、前后轴、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动力传递系统等。这些部件在不同的车型和用途中变化很大,但一般来说,汽车底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车架

车架是车辆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承载所有部件的基础,负责高强度、高刚性的保护和支撑车身,同时也具备抗扭曲和抗拉伸的能力。车架可以分为前后桥架和全车架,前后桥架一般用于前置发动机车型,全车架用于后置发动机车型。

2.前后轴

汽车底盘的前后轴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控和行驶性能。前轴通常由一对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而后轴一般由悬架系统、轮胎、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前后轴的质量和结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平稳性和行驶舒适性。

3.悬架系统

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载车身,减少震动和噪音,使车辆行驶更稳定和舒适。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支架、减振器、弹簧等部件,常见的悬挂形式包括麦弗逊式悬挂、多连杆式悬挂以及空气悬挂等。

4.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减速和停车。制动系统分为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其中盘式制动系统在现代车辆中越来越常见。

5.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车辆能够快速准确地转向。转向系统包括转向齿轮、转向机等部件。

6.动力传递系统

动力传递系统是汽车底盘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车辆的推动力,并将车辆的行驶状态反馈给司机。动力传递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

7.油路系统

汽车底盘的油路系统一般包括进油路、机油滤芯、机油泵、冷却器、放油路等部件。

第二章汽车底盘的设计原则

汽车底盘的'设计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性能需求、安全性能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定。基于这些原则,汽车底盘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

汽车底盘的材料、层数、截面面积等都应该考虑到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在保证底盘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以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2.悬架系统的设计

悬架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力求在减少车辆震动和噪声的前提下,提高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3.制动系统的设计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该有助于减缓车辆的运动速度,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危险。制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材料选择应调整到车型、车重等各方面的要求。

4.转向系统的设计

转向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驾驶员的转向操作,确保车辆能够快速准确地转向,同时要考虑到转向过程中的反馈和需求,方便驾驶员在转弯时做出调整。

5.市场需求

除了考虑性能和安全性能,底盘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汽车底盘设计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章汽车底盘的制造工艺

汽车底盘的制造工艺包括设计、加工、焊接、装配等多个环节。在制造的各个环节中,质量控制是关键。底盘的制造应该:

1.采用高强度材料,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耐用性。

2.进行加工和模具加工时,要注意材料的成分和硬度,以确保精度和质量。

3.焊接工艺要正确,以确保焊接点的强度和连接性。

4.组装底盘时,要确保零部件的准确、严密的安装,使其在长期使用情况下,模块的质量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细节处理和操作步骤。

综上所述,汽车底盘的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都很重要,必须在车辆功能和外观要求、材料和质量的限制和考量下,达到稳定性、舒适度、外观和安全性的综合要求。最终的底盘的质量和性能,不仅决定着整个车辆的品质和性能,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

一、教学内容

1.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底盘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形式

3.底盘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4.底盘的故障检修及维护保养

二、教学方法

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

1.讲授

通过对底盘构造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2.实验

通过构造底盘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底盘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案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故障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底盘的构造,包括车架、悬架、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轮胎和轮辋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底盘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形式,了解各个部位的作用及其相互配合。

学生需要掌握底盘的调试方法和测试方法,包括对轮胎、悬架、制动系统等进行检测和调整。

学生需要掌握底盘故障的排除和维护保养的方法,包括对底盘进行常规维护、清洗、检测等。

四、教学实施

1.教材

以《汽车工程师教程》、《汽车制造与装配工艺》等为基础教材,结合各类车型的实际构造进行讲解。

2.讲授

通过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讲解汽车底盘构造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构造形式等。

3.实验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构造底盘模型,对底盘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进行实验教学。

4.案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故障案例的分析,进行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的实操教学。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篇教学,学生应当掌握:

1.汽车底盘的构造原理、设计与类型。

2.汽车底盘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定位及各自所处的位置。

1.1汽车底盘的构造原理:

汽车底盘是指构成车身底部框架结构的钢制、铝制或玻璃钢等材料的主体结构,包括支架、悬架、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部分的总称。

底盘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汽车车身、引擎及驾驶舱等重要零配件,提供车轮的动力传递和驱动支撑,以及一定的悬挂、制动、转向、减震和降噪等功能。

1.2汽车底盘的设计:

汽车底盘的设计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机械设计要求、动力学、紧固设计、耐冲击设计、安全性能、可靠性要求和更高的性价比等。

1.3汽车底盘的类型:

根据汽车底盘结构不同,可以将底盘分为非全承载式底盘和全承载式底盘两种类型,其中非全承载式底盘一般为拼装式结构,由车架、前悬挂、后悬挂和驱动系统组成;而全承载式底盘则一般为整车式结构,由车身、底板和支撑系统组成。

2.1驱动系统:

汽车底盘的驱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和功率通过传动装置传递到车轮,使车辆行驶起来的系统。驱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轮边减速器及车轮等部分组成。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传动轴一般位于底盘的中间,是连接前后轴传动器的一条主传动轴。

差速器是负责驱动车轮的力量分配和调节车轮间的差速的关键部件。而轮边减速器则是检测器,用来检测车轮的旋转和车速。

2.2转向系统:

汽车底盘的转向系统是指控制汽车转向的系统。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齿轮、转向销、转向传动杆、转向节、转向机等部分组成。

2.3制动系统:

汽车底盘的制动系统是指负责汽车制动的系统。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鼓、制动泵等部分组成。

2.4悬挂系统:

汽车底盘的悬挂系统是指负责车身支撑,保证车辆平稳行驶的系统。悬挂系统由悬挂弹簧、悬挂支架、减震器、悬挂杆等部分组成。

3.1汽车底盘的组成:

汽车底盘组成包括整车式底盘和非全承载式底盘。

整车式底盘:由底盘结构、车身和各种零部件组成。

非全承载式底盘:由车架、前悬挂、后悬挂和驱动系统组成。

3.2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

底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个系统和部件的协调运作,完成汽车发动、行驶、转向和制动等操作。

有关底盘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高度、长度、悬挂长度、减震器行程、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断坡角、最小转弯半径、整车质量等。

采用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结构、组成、原理和各构件的作用与功能。

2.掌握汽车底盘的检测、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及技巧。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一章汽车底盘的概述

1.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汽车底盘的分类与结构

3.汽车底盘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第二章汽车底盘的构造与组成

1.汽车底盘的'构造与组成

2.汽车发动机的安装和连接方式

3.汽车底盘与驾驶阻尼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第三章汽车底盘与转向系统

1.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和作用

2.汽车转向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3.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与保养

第四章汽车底盘与悬挂系统

1.汽车悬挂系统的概述和作用

2.汽车悬挂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汽车悬挂系统的检修与调整

第五章汽车底盘与制动系统

1.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与作用

2.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和维修方法

1.示教法:通过清晰的图示、图解和课件demo,直观展示汽车底盘的构造、组成和作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开展底盘检测、故障查找和维修的实验,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

3.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故障的诊断、分析和维修。

4.团队合作法:将学生分组进行检测、维修、调试等实践性操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要求

1.学生必须具备汽车原理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2.学生必须熟悉常用工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

3.学生必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考试: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技能测试。

2.实验报告:根据实验任务,撰写实验报告。

3.作业评定: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评定。

六、教材选用

1.《现代汽车底盘》(刘旭等)。

2.《汽车维修技术》(吴军等)。

3.《汽车结构原理》(罗振华等)。

第一周:汽车底盘的概述。

第二周:汽车底盘的构造与组成。

第三周:汽车底盘与转向系统。

第四周:汽车底盘与悬挂系统。

第五周:汽车底盘与制动系统。

第六周:复习与考试。

1.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作用,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作用;

3.了解汽车底盘的类型及特点;

4.掌握汽车底盘维修保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

3.常见的汽车底盘类型及其特点;

4.汽车底盘的检修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

1.汽车底盘的构造及组成部分;

2.常见的汽车底盘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汽车底盘维修保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作用。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汽车底盘的定义、构造、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维修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类型及特点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介绍汽车底盘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作用和重要性。

根据教材章节,对汽车底盘的构造、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

3.案例教学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维修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4.讨论式教学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类型及特点等。

5.反馈

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工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汽车底盘零部件模型

3.示范汽车底盘

4.各类工具、仪器

八、教学评估:

1.参加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积极发言;

2.对于汽车底盘的构造、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等掌握程度达到较好水平。

九、课后作业:

1.针对交给学生所学知识点,提供新的练习题。

2.准备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实验,让学生实践操作。

十、教学总结: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行业也迅速崛起,尤其是在各大院校中,都陆续开设了关于汽车方面的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因此,需要个院校在汽车教学课程加大改革力度。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结合校内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校内教学的思路以及可行性高的方案,为未来高校的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指点迷津。

P键词: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教学

一、目前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中的盲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二)教学目标指导作用欠缺

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之中,只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向进行指导,其内容涉及的方面比较笼统,具有极高的概括性,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没有起到指导得到作用,并不能满足现代各大院校的教学现状。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需要建立新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使之能够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主体自身的原因

对于教学主体而言,他们本身的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又在课堂中过多地灌输理论知识,并且传授的知识过多,涉及的面较多,知识体系杂乱无章,虽面面俱到,但无法做到精深,又因为没有配套的教学实践设备,导致学生即使拥有学习热情,但是学习成绩却无法提升的现象发生。

二、“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改革路线

(二)课程章节项目化

(三)课程考核过程化

课程考核采取任务工单评价、技能实操考核、期末考试三者相结合的形式。任务工单注重理论基础考核,资讯、计划、决策的内容在“学中做”,实施、检查、评估的内容在“做中学”,在“教、学、做”的工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长共同评价学生。技能实操考核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考核学生的工作过程的规范性、正确性、安全意识等。期末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

(四)微课教学

(五)虚拟仿真教学

(六)加强实践教学,扩展实训基地

(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进行一堂课程的重要环节,如果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不能够自助进行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还会加深学生对知R的理解深度,进而更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在进行整车实训的过程中,需要符合现实实际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际操作,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八)研究新型的实训教材和教学设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课程,我们需要集结各学者以及专家的一起对教材进行编写,另外在校内可以引进一些新的教学设备,例如:某些学校引入了汽车电控系统的模拟故障分析软件,让学生能够先进行模拟实验,然后根据相应的实验再进行实车培训。

本教学旨在通过对汽车底盘构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维护保养等知识,提升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1.汽车底盘的基本概念

2.汽车底盘的结构:前桥、后桥、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

3.汽车底盘的材料:钢材、铝合金、镁合金等

4.汽车底盘的.制造工艺:压铸、锻造、焊接等

5.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保养周期、注意事项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详细讲解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概念、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维护保养等内容。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汽车底盘的实际操作,如检查底盘部件,更换底盘零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交流: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环节等,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

1.汽车底盘结构的多样性、材料的特点和制造工艺的技术难点。

2.汽车底盘的保养周期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难点

1.对汽车底盘结构的细节部分进行精细讲解,使学生理解深入。

2.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其检修、维护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可以灵活操作。

六、教学评估

1.课堂测验:对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情况进行测验。

2.操作考核:对学生在对汽车底盘的维护、检修、排除故障等操作中的能力进行考核。

3.课程作业:布置关于汽车底盘的作业,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

1.书籍教材:《汽车工程学基础》、《汽车学》等。

2.多媒体课件:采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配合教师的讲解,直观形象地展示汽车底盘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

3.实体底盘模型:配合实际底盘部件,直观形象地展示汽车底盘结构的特点。

八、教学实施方案

1.授课时长:本教学计划总共需40学时,其中理论课程35学时,实践课程5学时。

2.组织形式:分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训练两个环节。

3.教学计划:

第一周:汽车底盘基本概念及结构

第二周:汽车底盘板

第三周:汽车底盘梁及其悬挂系统

第四周:汽车底盘桥及传动

第五周:汽车底盘刹车系统

第六周:汽车底盘材料

第七周:汽车底盘制造工艺

第八周:汽车底盘故障及检修

第九周:保养及维护

第十周:实践操作训练

九、总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并且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汽车底盘构造的教学对于汽车专业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针对汽车底盘构造教学计划进行探讨。

本次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汽车底盘的.构造原理、部件、组装要点,使得学生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模式,特别是汽车底盘各零部件的功用和如何进行维护保养。同时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和现在的应用情况,从而全面认识汽车底盘的构造及其在汽车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1.汽车底盘的结构特点及零部件;

2.汽车底盘的消失力、悬架系统、驱动方式;

3.底盘框架的种类及其特征;

4.轮胎和轮辋的配合关系;

5.汽车底盘的检测及检修方法;

6.车辆稳定性诊断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加深对汽车底盘构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手段

1.课件、视频教学材料;

2.教学用品:模型底盘、零配件、工具箱、检测设备等;

3.交互式互动教学软件,智能终端等。

五、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本次教学计划的目标,我们可以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1.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学生掌握了汽车底盘零部件组装、拆卸和检修的操作技能。

3.学生了解了汽车底盘的检测方法和案例分析,提升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汽车底盘的重要性和作用略有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汽车行业。

综上所述,本次汽车底盘构造教学计划,将分别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得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组装和维护技术,并且了解汽车底盘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应用实际应用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学效果的分析,不难看出本次教学计划的实施确实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汽车是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主要代表,汽车底盘是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技术参数,能够对汽车底盘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修理。

1.汽车底盘结构和分类

2.汽车底盘材料

3.前桥、后桥结构及构造

4.轮胎和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5.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6.转向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7.底盘的检测与维修

1.教师讲授,学生听讲

2.案例分析

3.课堂互动

四、教学评估

1.期末考试

2.课堂测验

3.课堂提问

五、教学资源

1.教材:《汽车理论》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实验室设备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汽车底盘结构和分类

第二周:汽车底盘材料

第三周:前桥、后桥结构及构造

第四周:轮胎和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第五周: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第六周:转向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第七周:底盘的检测与维修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能够准确判断汽车底盘的故障并进行有效维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也为今后就业或自我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不同类型的底盘构造和其特点,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安排

本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章:汽车底盘构造原理

2.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3.汽车底盘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第二章:底盘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悬挂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制动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转向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传动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不同类型的底盘构造和其特点

1.前置式底盘的构造和特点;

2.后置式底盘的构造和特点;

3.中置式底盘的构造和特点;

4.全时四驱底盘的构造和特点。

第四章:实践操作

1.组装各部件;

2.检测底盘的工作情况;

3.故障排查与维修。

本教学计划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底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和模拟操作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底盘构造和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底盘的优缺点。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底盘故障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故障排查和维修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考试。通过口头或书面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2.实验。通过实验室操作和检测底盘的实际情况,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综合评价。通过考试和实验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

1.课件。制作涵盖全套教学内容的课件,辅助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

2.教材。选择权威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3.实验设备。配备底盘组装和检测的实验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4.其他资源。如图书、期刊、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结语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底盘构造和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是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主要代表,汽车底盘是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底盘构造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技术参数,能够对汽车底盘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修理。

第五周: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念编写,根据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能特点,共设有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手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驱动桥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车轮的组成、悬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转向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和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13级汽修专业的学生,学生为刚入学的新生,普遍兴趣较高,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快的的占一部分,学习慢的也占一部分,因些,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从实际出发,教能学以致用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的知识都一起上,以实训室项目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本课程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3、掌握各总成、零件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或调整方法;

4、掌握典型汽车底盘各总成及其部件的作用、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拆装工艺和维修方法,熟悉常用维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5、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1、离合器的构造与维修;

2、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3、万向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4、驱动桥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车轮和轮胎的构造及保养;

5、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

(2)直观和现场教学法

(3)案例及实际生产任务教学

(4)项目教学

(5)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及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理论课(知识)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

本课程的理论考核方式是:全部采用闭卷、笔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采用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方法。

本课程的实践考试方式是:采用单元阶段性单项技能测试或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THE END
1.龙泽汽车底盘虚拟拆装VR仿真教学软件批发厂家汽车底盘虚拟拆装VR仿真教学软件是一款以轿车底盘制动系统部分拆装为主要内容,将底盘进行3D可视化仿真结构模拟再现,更直观全面、立体形象地还原其拆装过程。内容主要展示盘式制动器的拆装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该软件学习掌握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http://lzkj666.cn.china.cn/supply/5085628838.html
2.龙泽汽车底盘虚拟拆装VR仿真教学软件汽车底盘虚拟拆装vr仿真教学软件是一款以轿车底盘制动系统部分拆装为主要内容,将底盘进行3d可视化仿真结构拆分、旋转、模拟再现,更直观全面、立体形象地还原其拆装过程。内容主要展示盘式制动器的拆装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该软件学习掌握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测量http://www.f360f.com/f19185.htm
3.#和绪科技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理论教学模块通过二维视频、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智能传感器、计算平台、智能座舱系统、底盘线控系统的知识内容,实训教学模块采用交互的形式对各领域的应用进行实训操作模拟练习。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xciJXFbBjawZ2KY0g8oSrYK--tcZJ--6--dtftZJOdcn2EHpKaSeeSvJyOWMH8JHa9IaxCz8ckGN7EnyYXIHQQY6w____
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虚拟仿真教学软件首页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更新时间:2024-11-29 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理论教学模块通过二维视频、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智能传感器、计算平台、智能座舱系统、底盘线控系统的知识内容,实训教学模块使用交互的形式对各领域的应用进行实训操作模拟练习。 https://www.ruanfujia.com/software/10398403/
5.虚拟仿真软件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平台专业教学软件杭州欧拉专业提供虚拟仿真软件_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平台_专业教学软件产品详细介绍、图片照片、技术参数、报价、方案等信息,详情咨询0571-86267868 85397251http://www.olsysb.com/jxrj/
6.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平台天津圣纳教具研发中心主要培训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在多种场景中进行智能化装备装调、 测试和功能验证的能力,辅助多传感器融合线控底盘车进行教学。 功能特点 1、脱离了传统的传感器硬件设备,全套的仿真软件,在保证功能演示的基础上还能验证学生的自己写的算法,让学习和实验成本更低更便捷。 2、基于 Unity 引擎开发的仿真程序,可以在场景里http://m.tjshengna.com/pd.jsp?pid=354
7.车辆工程系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车辆工程系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训 基地教学仪器设备 竞争性磋商文件 采购单位名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采购代理机构名称: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项目编号 : BTZC-C-H -230009 2023年 08月 10日 -第1页- 目录 第一章 磋商邀请 第二章 供应商须知 第三章 采购内容与技术要求 第https://www.ccgp-neimenggu.gov.cn/gpx-bid-file/150201/gpx-tender/2023/8/10/402881dd89d4b4bd0189dd795bf45104.pdf?accessCode=89798dde01511371d982cc4c2758cce3
8.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软件★全部交互仿真软件开发后可统一上传至学校原有的汽车工程系虚拟仿真平台运行,由供货方负责上传,其中拆装检测、故障诊断、虚拟拆装、维护保养类的交互仿真软件需具备演示、训练、考核三种教学模式。汽车工程系虚拟仿真平台技术要求如下: 1. 交互仿真软件需采用AssetsBundle进行资源包管理,且资源包必须满足汽车工程系虚拟仿https://aiqicha.baidu.com/xbb/cc8907c9167864b9a7d04b628e3a98bdee1a69be?source=aqc_seo
9.虚拟仿真技术在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汽车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对人才的理论素养和技能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本文以汽车底盘构造课程为载体,首先分析了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yxdh201735018
10.仿真案例传统实验方法一般是参观机械示教陈列柜来完成,但示教陈列柜的局限性及更新问题日益显现。实验中心通过Pro/E、UG、AutoCAD等软件对部分机构建立了三维模型,部分机构模拟了装配过程及其运动仿真过程,开发了机构及机构组成认知实验系统,通过虚拟模型和运动仿真可方便地了解机构的组成及运动情况。如:http://zt-xlfz.hbuas.edu.cn/fzal.htm
1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汽车作为一个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内部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全面了解汽车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才可能对维修维护有深刻的认识和技能,利用先进的IT技术,使用虚拟汽车教学培训系统,对培养汽修人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凤凰创壹虚拟汽车教学培训系统以3D互动方式直观展现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虚拟拆卸与安装(每一步互动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fqe2k43.html
1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篇(全文)1、JXJG15-22-6)。本项目所使用软件均采用GPL协议。在此向VNC、FreeCAD和Ubuntu等开源软件及开源软件基金会致谢。 /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第2篇 变更及延期公告 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受新乡医学院委托,对新乡医学院医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已于2018年7月24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34ioyfj.html
13.汽车虚拟仿真软件为何被国外垄断汽车频道汽车虚拟仿真软件为何被国外垄断 计算机辅助软件越来越多地成为汽车工程师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从发动机、变速器开发,到底盘控制调校,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其后,其“升级版”——虚拟仿真技术也被大量地应用于汽车领域。虚拟仿真为整车开发、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优化——开发节点前移,节省了开发时间,节约了研发成本。近日,http://auto.youth.cn/xw/202101/t20210119_12671079.htm
14.虚拟仿真平台赋能智能网联教与学据悉,天行健智能科技(PanoSim)近期推出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教学的“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及“虚拟仿真科创平台”,为智能驾驶的知识传授、概念理解、工程实训、创新实践、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包括仿真软件工具链(PanoSim)、智能驾驶模拟器(PanoDrive)、底盘硬件在环仿真平台(PanoChassis)、数字孪生平台(PanoTwin)等在内的一系列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31010/d28b2dbcb8cf4a9e8618197324171ea1/c.html
15.好项目随着国外的成熟教学理念的推广,国内也会有对汽车模拟教具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结合AR进行教具的设计制作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虚拟教具与AR的结合使设计出来的软件和传统的教具台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要展示的教具或者汽车部件进行虚拟呈现,例如发动机的解剖,结合AR技术以后就能在看到解剖发动机的同时,也能在眼前看到虚拟的http://www.b2inter.net/index.php/index/project/index.html
16.虚拟仿真技术知多少2 虚拟仿真测试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汽车行业也越来越向软件行业靠拢,当下”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已经开始在汽车圈被广泛讨论。这一定义侧面映射出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那就是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以前,一部车从项目立案到SOP需要至少五年以上的时间,从设计、开发,到测试验证,遵循着一套复杂而完备的流https://www.jianshu.com/p/d0d618880e09
17.产品中心10501大众ID4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仿 791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仿真 7910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仿真软件 9454哈弗M6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虚拟实训软件 9353哈弗M6汽车整车维护仿真软件 9399哈弗M6汽车发动机拆装检修仿真教学软件 9524哈弗M6汽车底盘检修仿真软件 10347大众发动机管理技术仿https://www.jsshijilong.com/work/
18.汽车虚拟仿真测控实训教学大纲(本科).doc汽车技术汽车虚拟仿真测控实训教学大纲(本科).doc 8页内容提供方:tuo1317 大小:59.5 KB 字数:约5.58千字 发布时间:2022-05-23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6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汽车虚拟仿真测控实训教学大纲(本科).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2/8113062130004102.shtm
19.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系统涵盖机械与汽车工程相关学院实验教学全体系的三维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这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汽车工程人才为目标,由浅入深,覆盖基础型、专业型、特色创新型等不同层次与深度,建设思路清晰,形成了一套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同时,具备良好https://www.rainier.net.cn/cpzx/xnsyjxxl/jxl/qcsys/
20.底盘开发之CAE整车虚拟仿真仿真与模拟底盘开发之CAE -整车虚拟仿真 多体力学MBS模型验证 为了提高仿真的质量和有效性,MBS模型所提供的结果应与以往和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大的效率和确保系统的最佳功能,测试和仿真部门之间必须有密切的工作关系。 多体模拟和实验测试的结果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比较,如表6-3所示。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11918-2.html
2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单独招生简章—黑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主干课程: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与C语言、传感器与检测、工业机器人系统虚拟仿真、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 就业方向:面向现代高端制造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智能装备的高端技术岗位。主要涉及电子电气行业、汽车工业、机械及IC装备行业、https://www.eol.cn/heilongjiang/hlj_news/202005/t20200510_1726168.shtml?ivk_sa=10231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