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㈢房山区中学、职成校推荐北京市骨干教师业绩公示一、语文学科㈠推荐北京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5名)⒈张学艳:1964年3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曾获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称号。
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国家、市级奖励,多篇论文在《房山教育》杂志上发表,其中《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初探》获市级一等奖,参与编著了正式出版的《中学常用文言文虚词集释》、《高中比较作文》等书。
同意推荐为市级骨干教师。
⒊高淑一:1965年6月出生,198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曾获得房山区教委优秀教研员、北京市公开课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和语文学科知识基础,熟练掌握教材教法,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的研究,专题研究论文获市级一等奖。
并参与编写了《文言文精读新编》等书。
⒋滕玉玲:1961年3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
现为良乡二中语文教师,原北京市级骨干教师。
曾多次获房山区人民满意教师标兵、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研修站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多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其撰写的实验报告、论文、案例、教学反思多次获得国家、市级评选一、二等奖,教学成绩优秀。
主持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房山站工作并任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教师多次获市区级奖励,有多篇论文发表,并参与《初中语文关键学习内容》一书的编写工作。
⒌张洪峰:1953年10月出生,1979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原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
张洪峰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坚实的语文学科理论基础,参加了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多次做市区级观摩课和各种讲座,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获得“高考优秀教师”、“科研优秀教师”、“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㈡推荐北京市级骨干教师(19名)⒈邓长生:1970年1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
邓长生老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学科基础理论和技能扎实,在工作中认真探索中学语文学科的内在教学规律,重视了解语文教师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指导,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该同志重视继续学习,努力积累研究,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多项成果已出版。
论文、课例曾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项,他指导的语文教师成长快,并多人多次获奖。
⒉李晓莲:1970年出生,1990年10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曾多次荣获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杰出德育工作者”、“房山区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教育学会研究成果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国家、市级一、二等奖,并做多节市区级观摩课,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著有《文言文精读新编》、《高中生比较作文》等书。
⒊任全林:1963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原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该同志专业知识扎实,重视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
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撰写的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北京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参与了《文言文精读新编》、《高效阅读》的编写。
⒋杨志静:1967年5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该同志具有系统坚实的语文学科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中考优秀教师。
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其中《传统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指导》获国家级评优课二等奖。
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撰写的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
⒌刘大庆:1970年出生,房山区窦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该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教学效果好,曾参与“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个性化作文与阅读”的课题研究。
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文言文精读新编》、《初中语文关键内容学习过程》、《语文教学设计》等书,多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做观摩课,有多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⒍李永革:1962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曾荣获房山区优秀教师称号,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市区级奖励,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市级二等奖。
参与编著正式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习用书》、《文言文精读新编》等书籍。
⒎魏淑珍:1970年2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曾获得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先进个人,房山区教育系统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该教师在本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多次做市区级公开课、研究课,受到好评。
积极参加市区级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担任多部专著的主编、编委,在房山区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⒏姜海燕:1971年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官道中学语文教师。
从教二十年始终扎根于农村学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曾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房山区人民满意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积极参与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并发表在《北京教研》上,所做的多节公开课、评优课获得房山区一等奖,还参与了《文言文精读》等书的编写工作。
⒐赵永芝:1971年12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石楼中学语文教师。
曾荣获房山区中考评价优秀教师称号,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市区级奖励,其中《学案导学模式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入选《现代教育理论与指导丛书》一书,参与编著了正式出版的《文言文精读新编》、《语文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关键内容学习过程》等书。
⒑田小将:1971年4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南尚乐中学教师。
曾参加北京援疆支教工作,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房山区优秀德育工作者、新疆和田地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称号。
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市区级奖励,其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获市级一等奖。
论文《语文无差生》在《北京教育教学研究》专刊发表,参与编著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文精读新编》一书。
⒒马小松:1969年3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房山区岳各庄中学语文教师,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其实验课例曾荣获中央教科所“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课题”实验成果推广。
并获北京市、河南省实验区一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多次在市级评比中获奖。
⒓解桂英:1968年10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良乡二中语文教师。
该同志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⒔付秀华:1973年9月出生,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良乡中学语文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付秀华老师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注意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她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扎实,多次承担区级研究课,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参与市级课题并有阶段性成果,曾发表论文并获市级以上奖励。
曾被评为房山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称号。
⒕武忠梅:1963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语文教师,房山区骨干教师,曾获房山区优秀教师、优秀备课组长等称号,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国家、市级奖励,其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获中国教育学会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参与编著了《高中比较作文》等书。
⒖卢爱红:1967年11月出生,1992年9月参加工作,房山区良乡四中语文教师,曾获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获北京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教学案例获市初中作文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⒗张英华:1973年10月出生,1994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韩村河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曾荣获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房山区十五教科研优秀教师,中央教科所“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等称号,论文《生命的奇迹》获全国文心杯作文大赛教师组一等奖,曾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区以上刊物上发表,并有论著。
⒘曹德凤:1964年5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房山区骨干教师。
曾荣获房山区优秀教师,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
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其中《语文教学中的“三个改变”》、《云环教育案例》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编著了正式出版的《文言文精读新编》等三部书籍。
⒙刘晓新:1974年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曾多次荣获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市级评选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国家、市级一、二等奖。
参加东北巡讲团,获得突出贡献奖,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论文和公开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与编著了《文言文精读新编》、《新课程高考考试题评析》等书。
⒚李香阁:1972年12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韩村河中学语文教师,曾荣获区“人民满意教师标兵”、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数学学科㈠推荐北京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5名)⒈刘万里:1972年8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高考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
⒉侯秀霞:1969年7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良乡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曾多次荣获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学员、房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⒊张勃:1969年1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工作站指导教师。
多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房山区十佳优秀教师、房山区创新标兵、十大建功成才标兵等称号。
多次在房山区中考教学质量评价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⒋李青梅:1966年1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获得房山区青年优秀教师、市骨干优秀学员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怎样听评课》一书的部分编著工作。
⒌隗淑芝:1963年11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荣获房山区优秀教师、房山进校先进个人等称号,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与了《新课改教材讲解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八年级(下)、九年级(下)》书籍的编写工作。
㈡推荐北京市级骨干教师(12名)⒈孙友禄:1967年7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优秀教师、学校课堂教学之星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与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提高高中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⒉丁淑艳:1971年1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中数学教师,房山区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高考优秀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杰出德育工作者”、中国爱国工程组委会“爱国教育成就勋章”等称号。
⒊刘琼:1971年5月出生,1992年2月参加工作,北京示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获得校内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之星、优秀备课组长等称号,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市区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与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中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⒋鲁松启:1972年9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中数学教师,房山区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高考评价优秀教师、房山区考试命题组成员、房山区高中联校教研组组长等称号。
⒌吴增广:1963年12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荣获房山区高考优秀教师、房山区教育系统人民满意教师标兵、房山区教委中教科教学专家、房山区考试命题组成员等称号。
⒍安国敏:1964年6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工作站指导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中考优秀教师、房山区命题组成员、学校科研引领创新标兵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国家级、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加了“整体把握中学数学课程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⒎刘洪辉:1967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良乡第三中学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荣获房山区中考优秀教师、房山区“十五”教研科研培训优秀教师、房山区基础教育教材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先进教师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与了《新课改教材讲解——数学》的编写工作。
⒏张瑞:1970年7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中考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
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参加了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的培训及科研工作。
⒐王兆凤:1961年10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获得房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先进科研工作者、北京教科院优秀课题管理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学会先进个人等称号,所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所申报的“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立项为房山区“十一五”重点课题。
⒑孟宁:1968年6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数学教研组长。
⒒刘雪明:1969年8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数学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多次被评为房山区优秀教研员、房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在房山区高考质量评价中被评为优秀教研员,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人次在市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
⒓张吉:1968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数学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
三、化学学科㈠推荐北京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1人)刘焕亮:1964年4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农村中学工作13年。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级中学教师,教研组长,多年来致力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房山区中心备课组核心成员。
先后荣获北京市德育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十一五期间,被聘为市级课题核心组成员;论文和课题成果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先后承担《高考必备》、《理综高考必备》、《化学中考必备》、《新课程高考试题评析》等论著的编写工作;多次承担北京市示范课、公开课,效果显著,课例获得中国化学会教学评比全国一等奖等奖项。
㈡推荐北京市级骨干教师(7名)⒈袁雪梅:1967年11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农村工作2年。
房山区良乡二中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多年来致力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荣获房山区人民满意教师和创新标兵,连续多年获得房山区中考评价优秀教师称号。
参加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改教材讲解》编写工作,承担北京市重点课题,论文和课题成果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级示范课、公开课,效果显著,多篇课例获市区级一等奖。
⒉符金枝:1970年10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房山区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房山区优秀共产党员、房山区高考优秀管理者、北京市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房山区引进人才专访事迹报道人员等荣誉称号。
多次承担房山区示范课、公开课,效果显著,多篇课例获区级一等奖。
⒊强文媛:1970年3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农村工作8年。
房山区良乡二中高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荣获房山区中考评价优秀教师,并被房山报多次报道。
参加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改教材讲解》编写工作,承担北京市重点课题,论文和课题成果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级示范课、公开课,效果显著,多篇课例获市区级一等奖,教学案例曾被收录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刊登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上》。
⒋张雅芹:1966年8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坚持在农村工作20年。
房山区琉璃河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多年来致力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中央电化教育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优秀撰稿教师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被聘为房山区教委确定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课题组成员。
多次承担区级示范课、公开课,效果显著,多篇课例获区级一等奖。
⒌秦美荣:1967年8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农村中学工作14年。
房山区房山二中高级教师,教研室主任,房山区化学中心备课组成员,多年来致力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荣获北京市骨干教师、区人民满意教师、师德标兵、三育人标兵、区课改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北京市化学骨干教师培训论文收录在市级骨干教师研修丛书中。
多次承担区级观摩课、公开课,效果显著,多篇课例获区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