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娄底4月20日消息(记者唐丽丽实习生孙帆)时代在发展,基层治理的重点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从始至终,基层治理都是直接面向群众,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堵点、痛点、难点。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变“应对”为“面对”,化“被动”为“主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琅塘镇在构建“琅塘星”基层治理体系中,巧妙运用“互联网+”思维,瞄准解决基层矛盾“听不见、看不透、管不着”的问题,创新阵地、建设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用行动把群众心中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琅塘镇航拍图(央广网发廖洁供图)
用活“一张网”,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琅塘镇镇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辖27个村(社区),8.4万人口,是新化县的工业重镇。
一方面是基层治理内容广、要求高、任务重,一方面是群众地熟、人熟、事熟,参与自治有优势。如何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将群众的优势发挥出来?
几经摸索,琅塘镇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和融入到基层治理当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治理平台,整合治理资源,让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成果。
“琅塘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央广网发廖洁供图)
经过一年多实践,“琅塘星”全面融入了琅塘镇的各项中心工作,形成了方案管理、考核评比、宣传报道、积分兑换等全流程。如今,“琅塘星”志愿者已经发展到了6892名,他们遍布各村、争相出力,开展政策宣讲、安全巡查、矛盾调处、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人人崇尚志愿者,个个争当琅塘星”已成为幸福琅塘新风尚。
盯紧“四张单”,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很快,工作小组便联系施工人员,在琅塘社区主干道上安装了两组双排减速带,在岔路口及下坡路段安装了四根单排减速带,并设定了限速标识,确保往来车辆安全通过。如今,一条条黄黑相间的减速带被牢牢固定在社区道路上,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明显降低,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琅塘社区安装好的部分减速带(央广网发廖洁供图)
“有了减速带,司机到这个路口就知道要减速了,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真好!”社区居民老陈忍不住竖起来大拇指。
新化县半山、半丘陵地貌特征明显,琅塘镇也有不少山区群众。山高路远,群众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成本就高,导致一些问题和矛盾长期存在。
擦亮“志愿星”,共创家园新面貌
“是真是假?我去试试!”带着好奇,苏新社区志愿者戴龙文当即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带上志愿者证件,骑着三轮摩托车出发了。
到了加油站,他拿出手机,将优惠信息展示给工作人员看,“听说我们志愿者来这里加油有优惠,没有骗人吧?”“当然是真的,只要是‘琅塘星’志愿者,都能享受优惠!”工作人员热情回应道。
“琅塘星”志愿者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唐丽丽摄)
据了解,目前琅塘镇已成立32支志愿服务队伍和34个志愿者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182次。2022年7月,湖南省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琅塘镇面临饮水难的问题。“我们不能等靠要,要自己主动想办法。”龙湾村村民戴均初组织成立义务志愿掏井队,一个多月为琅塘镇清理水井45口,村民们喝上了干净的放心水。
“琅塘星”志愿者凌晨救出被困泥潭11个多小时的小伙(央广网发廖洁供图)
琅塘镇把能整合的资源、能优待的政策都给志愿者,出台了礼遇“琅塘星”志愿者的一系列政策,并要求全体党员、乡贤、镇村干部必须加入“琅塘星”,将志愿活动的组织情况和服务次数纳入积分管理,作为对村两委、党员、乡贤和志愿者的评价依据。今年1月,琅塘镇从财政收入中拿出20万元,用于“志愿之星”积分兑换。
目前,“琅塘星”公众号已经拥有了3万多名“铁粉”,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记者留意到,“琅塘星”公众号上发布的推送内容,除政务公开、信息服务外,志愿活动和志愿者故事占了多数。
“群众积极参与‘琅塘星’,让琅塘镇逐渐成为大家理想的美丽家园,宣传窗口当然要留给这些‘琅塘星’。”刘铁辉说。
琅塘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营造向上向善氛围(央广网发廖洁供图)
“琅塘星”已然成了琅塘镇基层系统治理的“牛鼻子”。该镇结合自身实际,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内容样式、互动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做好群众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探索了新方法,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及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琅塘镇党委、政府主动并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谋划和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在琅塘镇,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均能实现人人“可为”、人人“有为”、人人“有位”,基层治理生态得到进一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