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三观”不丢分的技巧
综合素质的“三观”考察方式:
1.请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角度分析一下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这是比较直接的,给出了考察的具体知识点。
2.在题干当中没有明确指令,而是以职业理念的内容为题干,让同学们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去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综合素质的“三观”具体内涵:
1.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是一直处在变化的过程中的。我们可以容错,就是意味着教师是允许学生犯错的,也是能够原谅学生犯错的。其次,学生的独特的人,是与成人不一样的,我们不要用衡量成人的标准去对待学生。最后,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案例分析题当中,看到以上几个方面出现了,均可以选择“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做答。
3.教师观
从教师角色转变来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从教师行为转变来看,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观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教师观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观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工作者上,教师观强调合作。
我们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师是主导,在对待教学上,一直强调灌输,而新教师观却强调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对待师生关系上也改变了原来的严厉,而是以赞赏尊重对待学生。所以,在案例当中只要体现教师有所转变,和过去行为不一样的,我们就可以从教师观入手。
综合素质的“三观”答题思路:
首先明确题干中给出的是那一观,然后回忆“三观”具体的内容,最后结合案例中的材料回答即可。
1.笔试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主要考核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核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核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科目
1.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2.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注:报考小学等级的笔试环节不涉及到今后任教学科,在面试报考的时候确定任教科目。报考中学等级的在笔试报名阶段就需要明确今后任教科目。如果想取得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就需要报考中学级别科目一科目二以及《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